|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中交地產以1元的價格 ,將房地產開發業務整體打包出售了 。
*ST中地(000736.SZ)6月16日發布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公司擬以1元的交易價格,將房地產開發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轉讓至控股股東中交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根據重組草案,本次轉讓資產涵蓋房地產開發業務全鏈條 ,包括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控參股權、對應應收款項和負債等。另據資產評估報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標的資產賬面凈值為-39.19億元 ,經評估為-29.76億元,評估增值24.06%。
“從中交地產公布的財務數據可以看出,該公司此次轉讓的是一個龐大的負資產包 ,這解釋了為何交易定價,僅為象征性的1元 。其核心訴求是,剝離沉重的負資產。 ”易居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指出。
“1元定價 ,其實質是剝離負資產 。”一位資深投行人士認為,“這某種程度上相當于母公司中交集團以承擔規模不小的負資產為代價,為上市公司提供支持。”
對于本次重大資產出售 ,中交地產方面表示,標的資產所從事的房地產開發行業資金需求量大 、負債規模高,本次交易完成后,相關標的資產將不再納入上市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上市公司將“由重轉輕”,預計上市公司總資產及營收規模等指標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業內人士指出,這場價格僅1元的交易背后 ,是一家深陷虧損與退市邊緣境地的央企地產公司,為求生而進行的“斷腕式 ”戰略撤退 。
“近幾年房地產市場持續深度調整,房地產開發業務對一些上市公司業績形成拖累。”中指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表示。央企中交地產也同樣受開發業務拖累 ,不僅連續2年虧損,還面臨退市風險 。
財報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 ,中交地產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 0.34億元、-16.11億元及-51.79億元。
凈利潤下降的同時,中交地產銷售規模也嚴重縮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中交地產銷售金額分別為458.82億元 、373億元以及156.4億元 。
該公司公布的財務數據顯示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交地產總資產1076.9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35.79億元。根據《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其股票于2025年4月16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ST)。
“連續2年虧損 ,若其不能在短期內徹底扭轉基本面,退市幾成定局。剝離重資產包袱,是贏得喘息機會的關鍵一步 。”上述投行人士稱。
“通過本次交易剝離虧損資產 ,將提升公司資產質量,為后續轉型發展創造條件。本次交易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化解上市公司退市風險 。 ”中交地產方面稱。
甩掉沉重的房地產開發包袱后 ,中交地產宣布,其將轉向“輕資產”運營。
中交地產方面表示,本次重組前 ,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與銷售 。通過本次重組,未來將聚焦于物業服務和資產管理與運營(包括商業管理及自持物業租賃)等輕資產業務,實現向輕資產運營模式的戰略轉型。
“剝離房開業務不僅能減少公司的負債 ,還可減少與房地產開發業務的重資產屬性相關的信用風險。”劉水認為,將重心轉移到輕資產模式,能實現更高的利潤率,并減少公司在房地產市場的周期性風險敞口 。
不過 ,分析人士指出,剝離也將導致總資產和營收規模大幅縮水,該公司后續業績表現如何 ,關鍵要看輕資產新引擎能否快速接棒。
“對于背靠央企大樹卻深陷退市風險的中交地產而言,剝離房地產業務只是開始。其重生之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在競爭激烈的物業服務與資產管理紅海中完成蛻變 。 ”嚴躍進稱。
(文章來源:財聯社)
最新配資平臺:股票辦理開戶-1元“甩賣”地產開發業務 背靠央企的南國置業斷臂求生
網絡炒股杠桿平臺:前十大證券公司排名-剛剛直線漲停!稀土行業半年報集體爆發!
杠桿炒股:十大證券公司-芯上微裝第500臺步進光刻機成功交付
國內十大股票軟件:配資炒股之家-《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資產管理試點業務實施細則》發布
正規在線炒股配資知識門戶:十大配資平臺排名-六部門聯合部署開展汽車行業網絡亂象專項整治行動
國家正規炒股平臺:中國前十大證券公司排名-龐大集團追溯34.59億元業績補償案始末:對賭由來清晰 法院已作出一審判決 后續履約情況待觀察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