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證券業業績與市場熱度齊飛,行業景氣度持續攀升。截至10月30日 ,52家券商及上市主體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業績,行業整體表現亮眼 。
具體來看,數據可比券商前三季歸母凈利合計為1837.82億元,同比增61.25%;第三季單季歸母凈利合計為703.59億元 ,同比增59.08%,季度環比增26.45%。
頭部券商盈利規模優勢顯著,超百億凈利券商有5家 ,分別是中信證券(231.59億元)、國泰海通(220.74億元) 、華泰證券(127.33億元)、中國銀河(109.68億元)、廣發證券(109.34億元);此外,國信證券(91.37億元)、東方財富(90.97億元)凈利潤規模接近百億。
12家券商凈利翻倍
券商前三季歸母凈利均實現較高增速,34家券商同比增幅超50% ,其中12家券商實現翻倍。
國聯民生增速居首位,前三季歸母凈利同比增345.30%,并表是該券商業績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公司稱業績大幅增長主要系公司主動把握市場機遇 ,持續推進各項業務發展,同時將民生證券納入合并報表范圍,證券投資 、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等同比顯著增長。
其他增速翻倍券商還包括華西證券(316.89%)、國海證券(282.96%) 、國盛證券(191.21%)、中泰證券(158.63%)、江海證券(140.39%) 、中原證券(138.68%)、長江證券(135.20%)、國泰海通(131.80%) 、中金公司(129.75%)、東北證券(125.21%)、申萬宏源(108.22%)。
作為重點觀察維度 ,第三季業績環比分化明顯,48家數據可比券商中,31家券商環比增速為正,17家增速告負 ,二者比例接近2比1;環比增速超過50%的有13家,翻倍的有6家,其中天風證券環比增速高達1404.44% ,其他為華鑫股份(224.39%) 、東北證券(175.11%)、華西證券(159.90%)、太平洋(136.57%)、長江證券(115.56%) 、國海證券(95.35%) 。
中信證券、國泰海通總資產均破2萬億
此外,頭部券商中信證券與國泰海通的業績對比,引發廣泛關注。中信證券(231.59億元)前三季歸母凈利潤僅較國泰海通(220.74億元)多出4.92%。但兩家券商扣非歸母凈利仍有不小差距 ,中信證券前三季扣非歸母凈利為230億元,國泰海通扣非歸母凈利為163億元;國泰海通扣非歸母凈利增速較高,同比增長80.5% ,中信證券為37.41% 。
上述兩家頭部券商總資產雙雙跨過2萬億大關,截至三季度末,中信證券總資產2.03萬億 ,較上年末增18.45%;國泰海通總資產為2.009萬億,較上年末增長91.7%。
其他可進入總資產規模排名前十的券商還包括華泰證券(1.03萬億)、廣發證券(9534.36億元) 、中國銀河(8610.93億元)、中金公司(7649.41億元)、招商證券(7456.32億元) 、申萬宏源(7219.73億元)、中信建投(6627.57億元)、國信證券(5610.87億元)。
經紀收入激增逾七成
券商四大業務均實現較好增長,經紀 、自營是主要業績推動力量,二者規模大、增速高 。
今年以來 ,股市活躍度較高,券商經紀業務直接受益。42家數據可比券商前三季經紀業務凈收入合計為1117.77億元,同比增74.64%。
經紀業務凈收入TOP10為中信證券(109.39億元)、國泰海通(108.14億元) 、廣發證券(69.79億元)、招商證券(66億元)、華泰證券(65.88億元)、國信證券(63.62億元) 、中國銀河(63.05億元)、中信建投(57.57億元)、中金公司(45.16億元) 、申萬宏源(44.85億元) 。
經紀業務凈收入翻倍券商有3家 ,分別是國聯民生(293.05%)、國泰海通(142.8%)、國信證券(109.30%)。
自營成業績差距拉開重要力量
自營收入規模高于經紀,由此盡管增速稍低,但增收規模依然極為客觀。42家數據可比券商前三季自營收入合計為1868.57億元 ,同比增43.83%;其中37家實現正增長,占比達88.1%。
同時,自營成為券商業績拉開差距的重要業務條線 ,以中信證券與國泰海通為例,前者較后者前三季自營收入超出112.33億元,較后者多出55.14% 。
具體來看 ,自營業務凈收入TOP10為中信證券(316.03億元) 、國泰海通(203.7億元)、中國銀河(120.81億元)、申萬宏源(119.33億元) 、中金公司(109.66億元)、華泰證券(102.23億元)、國信證券(99.22億元) 、廣發證券(93.02億元)、招商證券(73.34億元)、中信建投(68.51億元)。
IPO邊際向好致投行收入回升
隨著IPO市場邊際回暖,券商投行業務逐步復蘇。上述42家券商投行業務前三季凈收入合計為251.51億元,同比增23.46%;其中27家實現正增長,占比為64.29% 。
值得關注的是 ,國聯民生通過對民生證券業務整合,投行業務快速增長,前三季投行業務凈收入同比增160.77% ,藉此成功進入行業前十。
具體來看,投行業務凈收入TOP10為中信證券(36.89億元)、中金公司(29.4億元) 、國泰海通(26.29億元)、華泰證券(19.48億元)、中信建投(18.46億元) 、東方證券(11.71億元)、申萬宏源(8.51億元)、國金證券(7.72億元) 、國聯民生(6.88億元)、國信證券(6.08億元)。
資管溫和回暖
資管業務逐步回暖,但增速相對平緩 。上述42家數據可比券商資管業務凈收入合計為332.51億元 ,同比增2.77%;其中15家增速為正,占比為35.71%。
資管業務凈收入TOP10依次為中信證券(87.03億元)、廣發證券(56.61億元) 、國泰海通(42.73億元)、中泰證券(17.68億元)、華泰證券(13.54億元) 、中金公司(10.62億元)、東方證券(9.73億元)、財通證券(9.57億元)、中信建投(9.51億元) 、光大證券(6.66億元)。
此外,與信用業務密切相關的利息凈收入合計為339.06億元 ,同比增54.52% 。
市場火熱的兩融業務需求,引發多家券商上調業務規模。截至目前,今年已有招商證券、興業證券、浙商證券 、山西證券、華林證券5家券商上調融資融券業務規模上限。其中 ,招商證券10月30日公告融資融券業務規模上限由1500億元增至2500億元 。
配資114平臺登錄入口:股市炒股杠桿-直擊中國平安業績會:凈利為何下滑?為何舉牌同業?
配資門戶平臺:股市加杠桿-華泰證券:適度向低位板塊做切換 10月將迎來政策及業績布局窗口期
股票杠桿的平臺:配資官網-多家券商業績預喜!兩家公司凈利暴增超10倍 什么信號?
個人配資是否屬于非法經營:配資平臺查詢網站-多家頭部券商半年度業績亮相!凈利最高增58%
配資查詢官網:最專業的股票配資公司-11家券商上半年業績集體報喜!國聯民生、華西證券凈利同比預增超10倍
配資官網:十大優質配資平臺-TMT板塊首只萬億股出爐 保險板塊集體上漲 4股發布中期分紅方案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