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繼7月10日重返3500點后,滬指繼續上攻 。
7月22日 ,市場全天震蕩走高,三大指數盤中均創年內新高,截至收盤。滬指漲0.62%至3581.86點 ,持續逼近2024年10月以來的最高點。A股全天成交1.93萬億元,較上日的1.73萬億元繼續增加 。
年初至今,在政策紅利釋放、產業邏輯重構 、資金面充裕的三重共振中 ,A股市場交投持續活躍。Wind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僅有三個交易日A股成交金額低于一萬億元 ,7月以來,A股日成交金額更是長期居于1.2萬億元之上。7月21日,市場成交額更是突破1.7萬億元 。
作為“市場風向標”之一,也是A股市場重要的增量資金 ,兩融余額創下3個月來的新高。截至7月21日,最新兩融余額為1.92萬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2.25%。兩融余額連續12個交易日增加 。
隨著樂觀情緒逐漸蔓延 ,投資者信心不斷提振,不少機構喊出了新一輪牛市起點的“口號 ”。前海開源基金預判下半年有望突破2024年10月的3700點高位;星石投資則指出,基本面內生動能增強或催生“新一輪牛市起點”。
不過 ,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回顧A股歷史,3500點并非是牛市全面啟動的標志。全球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 ,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地緣政治沖突等外部因素可能對A股形成擾動 。
展望2025年下半場,A股究竟會呈現何種走勢?有哪些風險值得關注?
滬指站穩3500點
“滬指站穩3500點,標志著市場進入了一個關鍵的信心修復期。”酷望投資總經理楊如意也對記者指出。
回顧2025年前七月 ,繼去年一攬子宏觀增量政策發布后,年初DeepSeek、人形機器人等重磅突破引發中國科技資產重估,創新藥 、金融等板塊也持續發力 。盡管4月份突發的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 ”事件,對A股造成一定沖擊 ,但5月起上證指數再度穩健上漲,很快收復失地。
7月份主要指數實現開門紅,再度激發市場的熱情。對于這一輪新行情的展開 ,楊如意認為,首先是政策面暖風頻吹,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 ,反內卷、擴大內需、城市更新利好頻出,投資者預期明顯改善;其次,經濟數據超預期修復 ,社融數據大幅增長,制造業PMI重回擴張區間,企業盈利能力邊際回升 ,為市場提供了基本面支撐 。
此外,楊如意指出,臨近中報季,大量公司迎來業績改善 ,如CPO 、稀土、券商等,板塊輪番表現,疊加險資等配置多元金融會抬高指數 ,多方面因素激發了市場的結構性行情,賺錢效應明顯增加,進而場外資金也開始回流 ,助推指數上行。
最新披露的一系列金融數據顯示,宏觀市場流動性保持充裕。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24萬億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4.2萬億元 ,均超出市場預期 。從貨幣供應量看,M1同比增長4.6%,M2同比增長8.3% ,增速均較上月有所提升。
季度經濟數據也好于預期,今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長5.2%,進一步夯實全年增速目標完成基礎。從6月單月數據來看,6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8% ,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8% 。
“在股市流動性較為充裕的背景下,資金交投情緒不弱,疊加市場對政策面的樂觀預期 ,當前股市多頭力量仍強。”星石投資總經理、高級基金經理汪晟對記者指出。
汪晟認為,隨著牛市氛圍發酵,資金風險偏好逐步提升 ,前期表現亮眼的銀行板塊表現略有落后,產業及政策利好頻發的科技板塊表現更優,部分傳統板塊在“反內卷”政策預期下也有所表現。
分化明顯
從盤面上看 ,市場分化仍然較為明顯 。
7月以來,受中央預算資金 、專項債資金等均向水利水電傾斜,水利水電基建投資增速保持高增長 ,水利水電、基建等領域表現活躍,雅江水電站指數、水利水電建設指數近20日漲幅超過20%。同時,稀土、創新藥等板塊熱度不減,稀土指數 、CRO指數和創新藥指數近20日的漲幅也分別達到30.78%、20.59%和19.22%。
不過 ,前期上漲的銀行、券商 、油氣板塊集體走弱,半導體、跨境支付、穩定幣等也出現震蕩 。
從行業資金流向來看,Wind 數據顯示 ,近20個交易日,申萬電子 、計算機、電力設備、國防軍工主力資金凈流出396.40億元 、395.51億元、238.95億元和222.72億元。7月以來,北上資金已凈流出287.27億元。
玄甲金融CEO林佳義認為 ,市場樂觀情緒主要基于水牛效應,即低利率及政策呵護雙重短期效應 。市場樂觀情緒主要基于水牛效應,即低利率及政策呵護雙重短期效應。對于估值超過15PE且增速不匹配的企業是相當危險的。
楊如意也指出 ,當前行情仍屬于存量博弈中的結構性反彈,向上空間依賴于增量資金的持續介入 。
“從估值看,部分熱門板塊已有一定漲幅 ,短期不排除震蕩消化的可能,尤其是前期漲幅較大的小盤股存在獲利回吐壓力。因此,后市雖有望延續結構性機會,但節奏上要防范過熱后的調整 ,投資者宜保持謹慎樂觀,重視倉位控制與均衡配置。 ”楊如意說道 。
上攻能否持續?
展望后市,A股主要指數的上攻態勢能否延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有市場人士認為 ,當前蘊含了一定的風險,反彈或不可持續。
林佳義指出,上周平準基金通過ETF已經減持了幾百億。同時 ,需要警惕地產進一步下行,物價壓力持續通縮、出口斷崖以及貿易摩擦持續升級等風險 。
不過,也有投資機構指出 ,后市有望延續結構性機會。
楊如意指出,下半年A股的走勢大概率將呈現出“震蕩中孕育結構性機會”的格局,核心邏輯在于資金推動 、政策托底與經濟修復的持續交織。隨著穩增長政策逐步落地、財政發力加快、企業盈利周期回升 ,宏觀基本面有望繼續改善,為市場提供中期支撐,指數有望摸到前期高點 。此外,資本市場改革提速、退市常態化等舉措也有助于提升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和投資信心。但節奏上要防范過熱后的調整 ,投資者宜保持謹慎樂觀,重視倉位控制與均衡配置,建議保持科技+紅利的均衡配置。
汪晟認為 ,短期看,股市流動性依舊是市場方向的重要影響因素,產業 、政策利好信息是推動股市資金和結構性機會的決定性因素 ,在此背景下,股市或繼續保持輪動格局,各權益類資產都有機會 。
“目前海外風險因素基本已被市場充分交易 ,后續對股市更為重要的可能是國內因素。今年以來,國內政策積極發力,上半年經濟表現也超出市場預期 ,疊加科技突破等產業亮點不斷,國內積極因素積累必將從量變轉化為質變,質變效果已經逐漸顯現。并且,當前物價保持合理水平已被列為政策目標 ,決策層有意愿也有儲備工具推動價格端逐漸向合理水平回歸,這也意味著大家對經濟的體感會逐漸好轉,這有望帶動股市情緒的進一步好轉 。”汪晟進一步說道。
站在中長期視角下 ,汪晟表示,當前或處于新一輪牛市的開端。隨著國內政策持續發力以穩定經濟增長,基本面的好轉 ,尤其是內生動能的增強,將是后續股市進一步上漲的動能 。基本面推動的股價上漲將會是更加扎實、更具有持續性的。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股票配資專業:買股加杠桿-氣勢如虹!滬指漲逾1%創年內新高 A股能否持續上攻?
線上實盤配資:股票杠桿交易平臺哪個好-滬指小陽星再創年內新高 向上攻勢能否持續?
股票配資公司平臺:線上配資排名-6月10日晚間滬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項公告最新快遞
線上開戶的證券公司:配資安全平臺-電力負荷7月三度創新高!火電企業利潤大增 機構看好后市
最新配資平臺排名:股票配資門戶導航-突發!三大利好加持半導體尾盤爆發 13股年內已翻倍
今日低價股票排名:股票配資平臺門戶-A股三大指數創年內新高:成交額接近1.9萬億 雅下水電概念股延續漲停潮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