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導讀】全球最大魚子醬企業鱘龍科技沖擊港股上市
10月30日,杭州千島湖鱘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鱘龍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 ,邁出其資本市場征程的新一步。這家已連續十年穩坐全球魚子醬銷量冠軍寶座的企業,在過去十余年里卻經歷了三次A股上市失敗。
鱘龍科技此次港股遞表,不僅揭開了其驚人的盈利能力——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率高達58.3% ,也將其曲折的上市歷程和曾深陷的財務造假爭議再次置于聚光燈下 。
全球魚子醬霸主
2024年凈利率近50%
魚子醬特指取自成熟雌性鱘魚并經加工處理后以少量鹽腌制保存的魚卵。作為歐美地區的傳統頂級美食,其全球最大生產商卻是一家來自中國的企業。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全球野生鱘魚資源不斷匱乏,而鱘龍科技率先突破遺傳育種和人工養殖技術壁壘 ,開創國內鱘魚養殖與魚子醬出口先河 。
鱘龍科技成立于2003年,主營業務為鱘魚全人工選育、生態健康養殖 、魚子醬和鱘魚及鱘魚肉的加工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是魚子醬、鱘魚及鱘魚肉制品,其中魚子醬是核心產品。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 ,鱘龍科技自2015年以來連續10年實現魚子醬銷量全球第一名 。2021年至2024年,公司的魚子醬銷量持續占據全球市場的30%以上,于2024年達到35.4% ,超過第二大企業的5倍以上。
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令人矚目。2022年至2024年,鱘龍科技營業收入從4.91億元增長至6.69億元,同期凈利潤從2.34億元增長至3.24億元 。
這一增長態勢延續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為3.02億元 ,凈利潤達到1.76億元。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利潤率水平。根據財務數據,2024年公司毛利率(計入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影響前)達66.3%,凈利率達48.4% 。2025年上半年 ,相同口徑下的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71.3%、58.3%。如此高的利潤率即使在高端消費品行業中也屬罕見。
目前,鱘龍科技創立了全球知名的魚子醬品牌“KALUGA QUEEN”(卡露伽),產品已出口至46個國家和地區。公司長期為漢莎航空 、新加坡航空及國泰航空等主要國際航空公司的頭等艙提供產品 ,同時入選奧斯卡晚宴、米其林星級餐廳等高端場所 。
從銷售地區看,鱘龍科技約80%的銷售收入來自海外地區,且主要通過第三方品牌實現。
不過 ,在光鮮的業績背后,公司面臨著美洲市場收入占比約30%的依賴風險,以及2025年4月以來美國關稅提升帶來的挑戰。
A股IPO三度折戟
曾陷財務造假爭議
鱘龍科技的資本化道路堪稱曲折 。公開資料顯示 ,這家魚子醬巨頭在過去的十余年間三次沖擊A股IPO,但均告失敗。
根據鱘龍科技自述,其資本化道路始于2011年10月。彼時公司向中國證監會提交首次于創業板上市的申請 。2012年7月,經發行審核委員會審閱后 ,公司的上市申請未獲批準,主要由于對若干關聯方交易金額占公司當時總收入及凈利潤的比例存在關注。
記者查詢公開資料發現,上述關聯方交易主要是指鱘龍科技和股東湖南省資興市良美鱘龍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資興良美)之間的交易。
歷史財務數據顯示 ,作為鱘龍科技股東及公司2010至2012年的主要供應商,資興良美通過關聯交易給鱘龍科技帶來的業績貢獻十分可觀,這也直接導致了2012年鱘龍科技第一次IPO闖關失敗 。根據證監會相關規定 ,發行人應不存在“最近一年的營業收入或凈利潤對關聯方或者有重大不確定性的客戶存在重大依賴”等情形。
2014年9月,鱘龍科技向中國證監會提交第二次創業板上市申請。不過在IPO的關鍵檔口,資興良美卻對法院“自曝家丑 ” ,稱曾經為配合鱘龍科技上市,故意制造數據以應付證監會檢查 。
鱘龍科技2014年提交的招股書顯示,鱘龍科技和資興良美存在一起買賣合同糾紛 ,最后法院的判決支持了鱘龍科技的訴求。但據公開報道,資興良美彼時向法院提交證據稱,2012年1月9日的雙方盤點記錄系為配合千島湖公司上市,應付證監會的檢查工作 ,并非真實數據。這一指控直接質疑了鱘龍科技財務數據的真實性。
鱘龍科技在2025年10月30日披露的招股書中稱,第二次創業板上市申請提交后,公司曾就中國證監會的問詢作出回復 。2018年1月 ,經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后,公司第二次創業板上市申請未獲批準,主要由于對公司海外銷售、存貨水平及公司當時股權架構的關注。
2022年12月 ,鱘龍科技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于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第三次申請。但自提交上市申請以來,公司并未收到中國證監會的受理通知,亦無收到深交所或中國證監會就公司上市申請程序的任何意見或反饋 。
2024年3月 ,鱘龍科技轉而掛牌新三板,但僅一年多后就在2025年8月摘牌。隨后,市場即傳出公司擬赴港上市的消息。
“連續三次A股上市折戟 ,或反映出公司在財務透明度 、治理結構等方面存在深層次問題 。”有財務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農業養殖類公司因為專業的門檻限制導致審計困難,因此這類公司存在較高的財務造假風險,“獐子島‘扇貝失蹤’事件曾給公眾留下深刻印象 ,和扇貝一樣,鱘魚的周期也很長,從苗種到加工成魚子醬產品 ,這個過程需要7年到15年。這期間什么事都有可能發生。”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證券app排行榜前十名:安全杠桿炒股-六連板成飛集成:航空零部件業務收入占比為1.74% 市場環境沒有重大調整
炒股配資什么意思:實盤股票配資公司-中信證券:糖酒會表現符合預期 Q3預計軟著陸
可靠股票配資公司:炒股怎么加杠桿-韓國最大娛樂公司掌門深陷IPO欺詐風波 最高面臨無期徒刑
上海配資炒股:證券app排行榜前十名-優訊股份IPO披露實控人柯騰隆“升級”路徑:歷時15年 將原大股東踢出局
炒股加杠桿app:證券配資公司-商務部回應中美經貿磋商新動向:敦促美方停止對華歧視性限制措施 共同維護日內瓦高層會談共識
上杠桿炒股:證券app排行榜前十名-8月29日北向資金最新動向(附十大成交股)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