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牛市”氣息愈發濃厚 。今日,上證指數成功突破3800點關口 ,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達2.55萬億元,再次點燃投資者熱情。
“居民存款搬家 ”成為牛市中備受關注的議題。這一場盛大的資金流動將如何影響資本市場格局和市場走向? 一邊糾結,一邊蠢蠢欲動的理財客戶,能否成為牛市的助推器?
“最近我準備提走一點錢 ,去市場試試機會。”蘇州工業園區某國有大行的理財經理張明(化名)告訴記者,其服務多年的一位穩健型理財“忠實”客戶50歲左右的王阿姨準備將部分資金轉去炒股 。
張明說,“王阿姨以前被傷過 ,一直不太信任股市,喜歡買低風險理財,大約資金量為1000萬元。她買了很多年理財 ,這兩天突然想轉走20萬元去炒股。不過,資金大頭還留在這里 。”
市場情緒高漲時,居民將存款轉到資本市場的討論和期待成為焦點。近期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7月,居民存款減少1.11萬億元 ,而非銀存款增加2.14萬億元。種種跡象表明,隨著存款利率不斷下行、股市賺錢效應顯現,越來越多資金正從低風險 、低收益的存款轉向保險、基金、股票等領域 。
不會炒股,但在“糾結 ”中選擇加倉試水
一邊是不斷創新高的股市 ,另一邊是年化收益率不到2%的理財產品。
記者采訪的多位銀行理財經理稱,當前客戶“在糾結中蠢蠢欲動”。
“我能感受到王阿姨的糾結,她其實不會炒股 ,以前因為買基金被傷過所以來了我們這里 。真要說跟二級市場相關的操作,也就是偶爾去北交所打新,中簽一次能賺幾千塊錢 ,屬于比較低風險的。”張明告訴記者,他也很意外,沒想到王阿姨還能去炒股。
“好像聽說是券商那邊有人帶著她試試那種 ,不過目前感覺她還是蠻理性謹慎的,因為只是把一些低風險流動性高的理財產品資金轉走,主要資金目前還在我們這里 。 ”張明說 ,王阿姨說就試試,后期還會回來。“我覺得也正常吧,畢竟市場好難免會心動參與一下。”
權益理財好賣到“飛起”
“現在都不算是起點。很多大戶從去年9月份就開始陸續轉走資金去炒股了 。 ”深圳某股份制大行資深的私行客戶經理王鵬(化名)告訴記者。
“大資金不斷撤走,我們績效變低了。”王鵬說 ,他們也靠股市“發紅包”彌補下失去的績效工資 。不過心態比較坦然。“資金的挪出是擋不住的。市場好他們肯定是要奔去,畢竟都是要賺錢的 。 ”
在王鵬看來,這些客戶的資金流向遵循“周期” ,待他們獲利了結后,錢還是會回來尋找穩健型理財。“感覺他們對市場有敏銳度,不愧是大戶。”
不過 ,就目前而言,權益理財好賣到“飛起 ” 。王鵬告訴記者,今年他們渠道中權益理財銷售業績較往年翻了好幾倍。與往日權益理財“推不動”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語 ,“現在蠻多客戶在咨詢,畢竟收益率很可觀。”
王鵬透露,現在他們開始賣基金、私募進行創收 。“以前行情不好賣理財 、保險 ,現在開始向權益資產傾斜。”
南北“存款搬家 ”流速差異
深圳、江浙等地區銀行資金不斷流出,給理財經理們帶來“焦慮”。相形之下,其他城市的理財經理頗為“淡定”。
山西一位中大型城商行資深理財經理崔銘(化名)表示,“雖然我們也有一些客戶挪出資金去炒股 ,但數量比較少,對我們的影響比較小 。 ”
“長期在銀行買理財的基本都是低風險偏好型客戶。雖然現在不錯,不過有人心有余悸。畢竟 ,以前也有上漲一個月就‘泄氣’的情況 。有的客戶不愿意折騰了。”崔銘稱,雖然銀行理財收益率低,但目前在山西地區很多人還是愿意買的。
“大家還在觀望 。隨著后期市場的繼續上漲 ,不排除很多客戶也會陸續參與。”崔銘表示,感覺現在市場更像一根“干柴 ”,還需要再來一點“火星” ,然后便可燎原。“我們其實也希望這輪行情能走慢、走久,讓大家都賺錢 。”
崔銘表示,當前推銷銀行理財 ,更大的壓力不是資金持續流入股市,而是“股債蹺蹺板 ”中,債市收益率的不斷降低,進而所帶來的“固收+”理財產品收益持續走低。“這可能會倒逼客戶最終舍棄固收+型理財產品 、買入權益類資產。”他說 。
為何而“搬 ” ,去向何處?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數據顯示,7月,居民存款單月減少1.11萬億元 ,同比多減7800億元。與此同時,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激增2.14萬億元,同比多增1.39萬億元。一減一增勾勒出資金流動的新軌跡。
存款搬家的背后 ,兩大關鍵因素在發揮作用 。一是無風險利率與存款利率下行,使得存款與替代理財品收益率差距擴大,這是居民存款搬家最穩定的觸發器。
本輪存款利率調降始于2022年9月 ,2023年后居民存款和企業存款同比增速步入下行通道。 目前,Wind數據顯示,四大行二年期存款利率、三年期存款利率、五年期存款利率分別為1.05% 、1.25%、1.30% ,中長期存款利率全面邁向“1時代” 。利率下行直接推動了居民尋求更高收益的理財渠道。
二是資產賺錢效應形成,居民投資風險偏好提升。8月以來,A股單日成交額突破2萬億元,成交量明顯放大 ,同時A股融資余額突破2萬億元,都表明股票市場資金更為活躍 。
那么,流失的居民存款都進入股市了嗎?
對此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指出,本輪存款搬家去向呈現多元化特征。2024年期間,存款主要流向理財、貨幣基金 、保險等穩定型資產;而2024年9月后 ,資金開始顯現流入權益類資產的趨勢。
從具體渠道來看,銀行理財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25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市場規模已超過30萬億元 。公募基金方面 ,2024年至今,貨幣基金和被動基金得到長足發展,2024年全年和2025年1月—8月 ,公募總體規模分別增加5.2萬億元和1.6萬億元,其中貨幣基金、被動指數型基金、債券類基金規模均有較快增長。
股市方面,參考證券公司的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判斷流入股市資金方向。2024年證券公司客戶交易結算資金流入8200億元(2024年下半年流入7500億元),主要是2024年9月24日 ,伴隨一攬子增量政策發布推動股市走強,吸引部分居民存款流入股市 。
潛力幾何?還有多少增量資金“在路上”
市場共識是:目前居民存款搬家進程啟動但尚未全面加速,仍處于萌芽階段。
宏觀數據可幫助大家看清居民存款搬家的歷史脈絡。
例如 ,申萬宏源策略團隊認為,2022年以來居民存款規模提升 、定期化加速,居民存款搬家程度也持續下行 ,短期A股市場賺錢效應初步恢復,居民存款搬家程度不再繼續回落、但仍位于歷史絕對低位,居民存款搬家正在萌芽 ,但尚未全面加速。
截至2025年7月,我國居民存款規模高達約160萬億元,而A股自由流通市值約為43萬億元——居民存款規模達到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近4倍 。權益市場存在巨大的潛在資金池。
在機構看來 ,過去多年牛熊周期,權益市場面臨“股房蹺蹺板”的問題。但本輪市場沒有這一約束,增量資金的天花板正在打開,權益市場有望成為居民資產配置遷移的下一站 。
推動資金遷移的另一因素是大量高息存款到期需重新配置。據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測算 ,2025年可能有90萬億元以上的存款到期,假設其中5%—10%的資金尋求更高的收益,則流出規模可能在4.5萬億元—9萬億元。不過他認為 ,“搬家 ”的存款不太可能集中進入權益市場,或傾向于以“固收+”類型的資管產品進行過渡承接,也能實現資金的“間接入市” 。
中金公司從超額儲蓄、定期存款到期和存款活化視角測算 ,居民存款潛在入市的資金規模約為5萬億元—7萬億元,可能高于2016—2017年、2020—2021年兩輪股市上漲的行情中存款入市的規模,但實際入市情況取決于宏觀經濟 、政策預期、外部環境等多種因素。
有何影響?能否助推牛市?
2005年以來我國出現過五次明顯的居民存款搬家 ,分別為2006—2007年、2009年 、2012—2015年、2021年和2024—2025年。從歷輪存款搬家來看,低利率是推動因素之一,但資本市場表現才是核心因素 。
記者從券商處了解到 ,存款遷徙趨勢和對市場影響是機構客戶熱議話題。賣方機構普遍對“居民存款涌入催生牛市 ”的流行敘事持謹慎理性態度。他們認為這更多是市場熱度的結果而非原因 。
“居民存款快速遷徙資本市場,大概率是資本市場熱度的結果,而非原因;是情緒波動而非觀念轉變。924以來,居民財富的額外流出并非單向趨勢 ,同期資本市場表現形成一定共振。從歷史經驗來看,資本市場關注度較高時候,居民存款與非銀存款的此消彼長可能會呈現高波動狀態。”招商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王先爽說 。
王先爽表示 ,如果市場過多將居民存款遷徙作為牛市的理由,那么短期資本市場微觀流動性可能進入不可預測狀態,對中長期資本市場良好發展未必是好事。相反 ,如果市場對微觀流動性導致牛市情緒討論下降,更多關注上市公司業績和估值,也許居民財富逐步中長期配置資本市場和A股慢牛會同步實現。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也認為 ,居民往往在上漲后一段時間才會有存款搬家行為,而居民存款入場后將進一步放大股市賺錢效應,居民存款加速搬家入場后 ,2009年與2014—2015年分別助推上證綜合指數上漲8.1%和48.3% 。
他表示,根據歷史情況,居民存款加速搬家往往對應牛市中后期,比如2009年居民存款搬家加速于7月 ,股市高點于8月見頂(間隔1個月),2014年居民存款搬家加速于12月,股市高點于2015年6月見頂(間隔4個月) ,存款搬家往往滯后于行情啟動,是股市上漲后的結果而非原因。
2024年配資一覽表最新:股票杠桿哪個平臺最好用-暴漲!A股重大信號:居民存款“搬家”
杠桿炒股在哪里申請:專業的股票配資一覽表-A股爆發!居民存款“搬家”信號初現 能否為牛市“添把火”?
山東股票配資網:配資之家80809配資-存款“搬家”信號初現 “00后”股民入市:行情熱起來 感覺到處都是機會
股票配資配資:股票配資平臺查詢網-華創證券解讀8月金融數據:居民存款搬家或推進中
正規配資平臺:口碑最好的配資平臺-A股交投持續火爆 存款搬家還有多少后勁?
網上杠桿炒股:配資正規網上股票配資-凈流入站上萬億港元關口 南向資金改變港股投資生態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