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今日,信達生物(01801.HK)宣布與武田制藥達成全球戰略合作 ,以12億美元首付款和102億美元里程碑付款的組合,將IBI363、IBI343和IBI3001這三款核心抗癌管線推向全球市場,交易總金額最高達114億美元 。據信達生物方面介紹 ,該筆交易是中國創新藥企當中唯一一家首付款超過10億美金的共同開發 、共同商業化BD戰略合作。
根據協議,信達生物與武田制藥將在全球范圍內共同開發新一代IO基石療法IBI363(PD-1/IL-2α-bias),并在美國共同商業化 ,武田制藥將在共同治理和協同一致的開發計劃下主導相關工作。同時,信達生物授予武田制藥IBI363在除大中華區及美國以外地區的商業化權益;信達生物授予武田制藥IBI343(CLDN18.2 ADC)在大中華區以外地區的獨家權益;信達生物授予武田制藥IBI3001(EGFR/B7H3 ADC)在大中華區以外地區權益的獨家選擇權 。
信達生物將獲得12億美元首付款(含1億美元的溢價戰略股權投資)以及潛在里程碑付款,總交易額最高可達114億美元。同時信達生物還將獲得銷售分成。此次合作中 ,武田制藥透過附屬TAKeda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AG斥資1億美元戰略股權投資信達生物,預料認購691.38萬信達股份,占其擴大后已發行股本約0.4%,每股價格112.56港元 ,較前收市價86.9港元溢價約29.53% 。當中80%將用于全球管線的多項臨床及臨床前項目的研發,20%為一般企業用途。
雙方將共同推進達成一致的經臨床開發計劃,加速探索并最大化IBI363作為新型IO基石療法的臨床潛力。基于目前已積累的超過1200例患者的扎實臨床數據 ,雙方將率先推進IBI363于非小細胞肺癌(NSCLC)與結直腸癌(CRC)的全球開發,包括著重拓展一線NSCLC和一線CRC適應癥;此外,雙方計劃于近期啟動IBI363更多適應癥的臨床開發 。
信達生物創始人、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俞德超在今日上午的電話會上表示 ,公司早在2021年便制定第二個十年發展規劃,核心目標是到2030年,成長為具備全球開發能力 、全球產業化能力與全球商業化能力的跨國生物制藥企業 ,同時力爭推動5條管線進入全球Ⅲ期臨床研究階段。“我們開展BD合作的核心邏輯,是借助合作實踐構建自身核心競爭力,而武田制藥正是助力我們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理想合作伙伴。 ”
俞德超進一步指出 ,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武田積累了十余年的深厚經驗,對該領域發展趨勢的深刻理解,以及在研發與商業化上的投入決心 ,均與信達的發展理念高度契合,這也是雙方達成此次深度合作的重要基礎。
據武田研發全球副總裁王璘此前對外披露,截至目前 ,公司正在推進的合作項目超135項,全球產品組合中40%以上源自外部合作 。這份“從亞洲扎根、向歐美突圍”的經驗,恰恰是信達出海最缺的能力。
現任武田全球腫瘤業務總裁Teresa Bitetti在官宣新聞中 ,認為IBI363和IBI343“有望填補一系列實體瘤患者的關鍵治療空白”,直言“我們對信達生物迄今為止取得的進展感到振奮,并期待與信達生物合作 ,釋放這些項目的潛力。我們全球研發專長和商業化能力將使我們能夠加快將這些在研藥物交付給患者 。這兩個項目有望徹底改變我們的腫瘤產品組合,并顯著提升武田在2030年后的增長潛力。 ”
據信達生物方面在電話會上透露,“雙方將最大化肺癌和結腸癌潛力 ,尤其是一線肺癌和一線結腸癌,并在近期拓展到更多瘤種”。
值得一提的是,武田寄予厚望的IBI363,恰恰踩中PD-1的“升級賽道” 。它既覆蓋肺癌、腸癌等500億美元規模的PD-1基本盤 ,又解決了現有PD-1的核心痛點:對PD-1治療失敗的耐藥患者仍有明確療效,對應增量市場超百億美元;同時在“冷腫瘤 ”(如胰腺癌 、肝癌)中打破免疫治療“無效”困境,有望拓寬免疫療法適用邊界。而武田近年在腫瘤領域受困于“有布局、缺重磅” ,實體瘤管線更因多款項目數據不及預期被迫調整。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對信達生物而言,這場合作跳出了傳統License-out“賣分子、賺快錢 ”的局限 。通過“全球共研+美國利潤分成”模式 ,信達深度參與IBI363的臨床設計與商業化決策,在實戰中掌握全球多中心試驗運營 、FDA審批、海外市場準入等核心能力。
2025H1,信達生物實現總收入約59.53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約50.6%。毛利率提升至約86.8%,同期凈利潤約為12.13億元人民幣,公司的產品線擴充至16款藥物;在資本運作方面 ,信達生物于6月通過配售股份方式籌集資金,擬發行約5500萬股新股,籌資凈額約42.65億港元 。
近期,中國創新藥出海勢頭保持火熱 ,10月內,除信達生物之外,還有翰森制藥(03692.HK)、普瑞金(874090.NQ)、維立志博(09887.HK) 、奧賽康(002755.SZ)、海和藥物五家企業相繼宣布達成BD授權交易 ,涉及ADC、細胞治療 、自免及實體瘤稀缺靶點藥物等核心賽道,總金額達數十億美元。
根據公開資料,在今年上半年 ,中國創新藥BD交易總額達635.5億美元,已超2024年全年,其中單筆超10億美元的交易達16筆。2025年以來 ,中國相關創新藥BD交易約占全球總交易量的38%,較去年進一步提升。
(文章來源:財聯社)
股票如何配杠桿:股票金融配資-國產創新藥領域重磅合作頻出 這筆60億美元BD大單花落AI制藥領域
配資靠譜證券配資門戶:加杠桿怎么炒股-榮昌生物42.3億美元BD落地 市場卻認為“低于預期” 創新藥出海有新動態
炒股杠桿平臺排行榜:加杠桿炒股-全球加密貨幣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天才法案》為投資者鋪平道路
配資平臺股票配資:普通人怎么加杠桿炒股-中信建投:繼續看好創新藥和高壁壘仿制藥
軟件股票排名:可靠的股票配資平臺-首付款12.5億美元!三生制藥與輝瑞就國產雙抗達成合作協議
高杠桿股票配資平臺:浙江配資門戶-超百億美元大單卻帶不動股價 創新藥BD催化劑失靈?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