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本周滬指上漲1.40% ,深證成指上漲1.25%,創業板指上漲1.50% 。下周A股將如何運行?我們匯總了各大機構的最新投資策略,供投資者參考。
中信策略:目前市場環境和氛圍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 只缺一個點火催化
目前的市場環境和氛圍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包括:投資者在港股 、小微盤和產業賽道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賺錢效應 ,新發產品開始溫和回暖;非金融板塊盈利預期趨近于底部,投資者耐心有所好轉,信心還有待恢復;反內卷和提振內需成為政策目標的明牌 ,具體政策的出臺和思路調整只是時間問題,“十五五”規劃可能展示新的政策路徑。市場目前缺的只剩一個點火的催化,可能是中美政策超預期 ,或者科技產業新變化。從配置角度來看,中報季我們還是維持三條思路,一是具備超強產業趨勢特征的行業 ,關注AI和創新藥;二是業績和估值匹配驅動的行業,關注通信和電子中的北美算力鏈、有色和游戲;三是帶有一定主題和持倉博弈性質的行業,關乎軍工和反內卷相關的新能源 。整體而言 ,有色、AI硬件、創新藥 、游戲和軍工的輪動可能還是中報季的主旋律。
國泰海通策略:牛市歇歇腳 橫盤整固 蓄力新高
我們判斷下一階段,股指短期仍有一定空間,但此時股指或橫盤整固為主,不再是短期看點 ,聚焦結構:1)7月4日,特朗普再次向全球發起關稅威脅,前期地緣緩和的預期 ,有所波折反復;2)上半年表觀經濟數據尚可,短期出臺進一步規模性經濟舉措必要性下降;3)股市在估值水平整體提高后,中報季臨近 ,也需要進一步檢視增長水平;4)6月以來,IPO受理數量與計劃募資規模顯性抬高;上市公司披露計劃減持規模有所提高;交易所修改ST股票漲跌幅寬度。以上邊際的變化,均有望令股市短期預期上修放緩 ,交易進入相對平衡的階段 。但要清晰,橫盤整固是為蓄力新高,這與我們戰略看多中國股市并無相悖 ,股市并非今日起漲,也有夯實必要,貼現率下降推動中國股市走向“轉型牛 ”將在金秋時節進一步表現。
申萬宏源策略:去產能是慢變量 去產量是快變量
反內卷需要區分“去資本開支”“去產能”“去產量”:本輪反內卷政策加碼會強化“去資本開支 ”趨勢,使得2026年中開始的供需格局拐點更確定 ,更持續。“去產能”主要體現為,資本開支回落滯后影響 + 已有項目放棄投產 + 引導存量企業優勝劣汰 。“去產能”的影響是慢變量,將反映為長期盈利能力中樞的抬升。類似2016年“去產量 ”的影響是快變量 ,構成短期價格上漲的必要條件,本輪不易也不宜推動嚴厲的“去產量”。短期,上證綜指突破本身成為了一個投資故事 ,提升風險偏好 。關注基本面趨勢的投資者普遍相對謹慎,博弈這種預期的指數沖高也已出現。近期A股強勢提示市場更多關注長期積極因素,但也要承認 ,當下的基本面預期和賺錢效應累積還不是牛市級別。我們的大勢研判觀點不變:2026-27年是牛市的核心區間,25Q4指數可能有效突破,25Q3維持中樞偏高震蕩市判斷 。
廣發策略:反內卷歷史行情復盤
雖然本質都為“供給側”調節 ,但本輪“反內卷 ”涉及行業與歷史限電限產有所不同,除了傳統意義上惡性競爭的工業品之外,還有光伏、汽車等新的領域,這些行業并沒有歷史經驗參考。本輪市場對于“反內卷”的形式和力度也存在觀望期 ,未來行情斜率的提升還需要看到進一步堅決推進的政策信號(級別提升、納入地方政府考核 、中央督察等等)。工業品(水泥/鋼鐵)的行情可以直觀觀察價格,高頻跟蹤可驗證、也是歷史上股價上行的同步指標。而光伏、新能源車等行業可以觀察產量增速 、價格以及產能利用率,部分供給壓力大的環節需要看到政策執行的持續性才能評估周轉率能否企穩 ,不過股價往往會同步周轉率拐點、領先于利潤增速或ROE的拐點 。需求側的驗證影響本輪“反內卷”行情的廣度與深度,今年仍需觀察年內廣義財政/GDP的比重能否進一步提升(總量需求),或相關反內卷行業的需求側有沒有結構性企穩的跡象(結構需求)。
浙商策略:多頭格局繼續 持原倉、享收益 、不追高
展望后市 ,隨著上周券商引領大盤突破,市場已確立新一輪攻勢,我們認為行情仍有縱深發展的可能 ,上證指數繼續保留挑戰3509點及其上方的可能性,預計下一周市場大概率仍處于多頭周期中。配置方面,基于“大盤仍在多頭周期 ,金融與科技齊飛 ”的格局,我們建議:不“恐高”,繼續持有當前中線倉位、享受上漲成果;但考慮到上證距離3500點已經非常接近,不建議隨便追高 。行業配置方面 ,堅持“1+1+X”的配置原則:對于大趨勢完好的銀行板塊,繼續以長線視角持有,逢5月線考慮增配;對于“棋眼 ”券商板塊 ,繼續持有并伺機選擇年線附近的補漲品種;同時,在市場的做多周期內,適當配置軍工、計算機 、傳媒、電子、電新等科技成長板塊 ,選取年線附近的品種。
華金策略:當前拔估值行情可能處于筑頂階段 A股短期可能延續震蕩趨勢
短期拔估值行情可能處于筑頂階段。一是短期政策依然偏積極,外部事件依然偏積極 。二是短期情緒指標已處于相對高位:全A換手率分位數為73%左右,全A成交額從最低點至最高點的上升幅度為72.7% ,上證綜指估值分位數已達56%左右。三是短期行業輪動可能基本完成:2025/4/8至2025/6/25期間漲幅靠后的食品飲料、鋼鐵 、煤炭在6/25-7/4期間均出現補漲。短期基本面延續弱修復趨勢 。一是經濟數據上,5月制造業PMI依然處于收縮區間,新出口訂單依然偏弱。二是高頻數據上 ,一二三線地產周銷售均季節性有所回升,但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螺紋鋼和石油瀝青裝置開工率有所回升。短期流動性維持寬松 。一是宏觀流動性短期維持寬松:首先,美國9月降息仍是大概率;其次,國內7月開始MLF到期量上升 ,央行短期仍可能加大資金投放力度。二是股市資金仍可能維持流入:首先,融資仍有較大回補空間;其次,陸股通單日成交額較5月底上升 ,外資短期可能有所流入。
東吳策略:哪些行業將受益“反內卷”政策
本次“反內卷”對于惡性競爭糾偏,對于新興產業的邊際作用會更為明顯。其中,對于汽車等央國企占比較高的行業而言 ,政策性推進并購重組、產業整合的阻力更小,對于光伏、鋰電等民營企業主導的行業而言,政策引導行業自律控產挺價 、提高微觀主體反“內卷”的自覺性或是主要形式 ,后續若出現標志性并購重組事件,則對于基本面層面具有更明確的積極意義 。整體而言,在高層“反內卷 ”決心之下 ,隨后續相關政策和規范陸續出臺,供給側調整思路和方式逐漸明朗,上述受“產能過剩”困擾的新興產業將進一步夯實周期性底部,中期看行業競爭格局有望改善 ,頭部企業盈利能力和抗周期能力均有望得到提升。目前相關細分方向估值已經充分計入“弱現實”、股價基本筑底,在行業景氣悲觀預期緩解后,股價修復確定性較高 ,建議左側關注。
西部策略:美債“洪峰 ” 注意“安全”!
警惕超發美債導致的美元流動性沖擊!在美聯儲降息/擴表之前,反脆弱的“安全資產”仍將是各類資金的最大公約數 。7月要明顯增加“中特估 ”在“安全資產”中的配置比例——(1)黃金/資源/銀行/公用等“硬通貨”。美債危機將加速去美元化,無論是“走向1971 ”還是“走向1978”都意味著全球貨幣穩定對黃金貶值 ,以美元計價的短久期商品和以人民幣計價的長久期的銀行/公用即將迎來系統性重估;(2)國產AI算力等“硬科技”。如果美債利率抬升導致行情調整,將出現買入機會 。當前科技兼具“高彈性 ”+“位置低”+“熱度低”,已具備一定性價比 ,如果7月沖擊被“錯殺”,可趁機加碼布局核心國產AI算力公司。
國金策略:脫虛向實 新的開始
由于全球脫虛向實開啟,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沖擊反而可能成為階段性風險 ,近期應該關注美元的反彈(債務上限提高后,財政部發債帶來的沖擊)。因此,我們對于當前資產配置的推薦如下:第一,同時受益于海外實物資產需求上升、國內“反內卷 ”政策推進的上游資源品(銅 、鋁 ,油)及資本品(工程機械、重卡、叉車),中間品(鋼鐵 、化纖);第二,消費上 ,量比價格重要:酒店餐飲、旅游休閑、品牌服飾 、專營連鎖,新消費的個股機會仍值得挖掘;第三,從長期視角看人民幣國際化下的大金融板塊的重估會繼續 ,但是未來股權將優于債權人,建議關注非銀金融 。
方正策略:指數年內新高后可能的補漲方向
展望后市,在指數新高之后 ,我們認為券商、科創創業板、恒生科技等方向階段性或有補漲機會值得關注。券商素有“牛市旗手”之稱,大盤走強下多能收獲超額收益,且今年以來市場成交量活躍基本面上有很強支撐。科技創新是近年來資本市場持續重要主題 ,年初以來A股科創50、創業板指等表現相對落后,市場活躍下后續機會值得關注 。港股當前流動性環境較好,海外降息周期疊加南下資金持續流入,恒生科技代表新興產業發展趨勢并具有一定稀缺性 ,后續走勢值得期待。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查配資炒股:如何配資炒股-中信證券:目前市場環境和氛圍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 只缺一個點火催化
炒股配資股票開戶:股市配資app官網下載安裝-這類股暴漲140%!基金經理解讀PCB及消費電子投資機會
十大權威安全配資平臺:股市配資app官網下載安裝-俄羅斯發動大規模襲擊!澤連斯基呼吁加強對俄制裁
股市配資app官網下載安裝:線上配資開戶論壇-多家豬企半年報出爐!龍頭企業業績突出
十大權威安全配資平臺:股市配資app官網下載安裝-上交所:合格境外投資者可以參與在上交所上市的ETF期權交易 交易目的限于套期保值
股票配資開戶網:炒股杠桿怎么開戶-十大機構論市:市場已演繹出“牛市氛圍” 大波段上行線索愈發清晰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