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信金融資產(02799.HK)在3月28日發出了重磅消息:該公司2024年實現了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96.18億元,是上年歸母利的5.4倍,全年實現各類收入總額1127.66億元 ,同比增長60%,各項盈利指標為6年來最好水平。而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這是中信金融資產在剝離多家非主業子公司后 ,向市場交出的一份極具含金量的“實打實”主業成績單,成色更足,分量更重。
把握政策機遇?主業轉型按下“快進鍵 ”實現質效雙升
2024年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出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業務管理辦法》 ,標志著不良資產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新規拓展了不良資產收購范圍,增加了處置手段,為行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據了解 ,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規模超萬億,非銀機構不良規模快速增加,破產重整市場不斷擴容 ,國企布局調整涌現重組盤活機遇,房地產行業紓困需求攀升……多個萬億級市場都在昭示不良資產行業前景廣闊。中信金融資產在此供給擴容、政策涌現、行業轉型變革的歷史機遇期所展現的亮眼成績,也驗證了資管新規對于行業的引領作用和成效 。
打開中信金融資產交出的這份成績單,不難發現這樣幾個特點:其一 ,主業更加聚焦 、盈利能力增強。2024年年末公司資產總額9843.2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62.25億元,其中不良資產經營分部資產占比86.7%;不良資產經營分部收入達到906.71億元 ,較上年增長35.4%。其二,主業結構優化、發展質量提升 。區域及行業布局優化,據披露 ,2024年該公司服務國家戰略及產業發展需要,聚焦重點領域,立足自身功能定位 ,強化項目研究判斷能力、深挖不良資產潛在價值,優化資產投向的區域 、行業布局,收購處置類資產余額中來源于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重點區域資產規模占比提升約0.8個百分點。新增投放聚焦央國企資產盤活、實體企業紓困等重點領域。客戶結構優化 。發揮AMC逆周期調節功能作用 ,積極服務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央國企客戶占比逐年提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支持科技創新 、先進制造、綠色發展,專精特新、國產化替代等優秀成長型 、創新型企業客戶明顯增加。
從這一系列數據可以看出 ,如今中信金融資產的這份成績單,是深耕主業、質量效益雙升的“精耕細作”,進一步夯實了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鍛造新時代背景下AMC的核心競爭力

在新時代背景下和行業重塑中 ,如何立足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功能定位一直領跑?主業核心競爭力的打造是關鍵 。
中信金融資產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加入中信集團3年來,該公司在中信全方位的支持下 ,按照“夯實基礎、穩中求進 、提質增效 ”總體思路,通過采取定戰略、明方向,促協同、強主業 ,推改革、選人才,穩融資 、優結構等一系列措施,實現經營扭虧為盈且凈利潤大幅增長 ,走出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改革化險的一條路子,努力打造中國不良資產管理行業標桿。2024年為打造主業核心競爭優勢,加大能力建設、苦練內功,全力提升收購處置、并購重組 、股權業務、特殊債券投資“四大業務能力” ,積極建設高水平研究、專業化營銷“兩大支撐體系”,不僅形成一整套先進的理念和打法,還通過建立“投資與服務合作聯盟 ”打造主業“生態圈” ,項目儲備超過千億元。
在主業能力不斷增強的基礎上,中信金融資產深度參與不良資產市場,兩年多來 ,公司收購債權規模繼續保持市場領先,2024年處置資產包總額320億元,同比增長13.46% ,資產處置質效明顯增強。成功落地全國第一單中小銀行不良處置試點項目,先后參與八省風險機構化解工作,收購中小金融機構債權規模近1500億元;積極探索落地非銀金融機構不良項目60個 ,在部分區域率先獲得破產管理人資格,受托處置不良債權規模超200億元 。
在紓困化險方面,中信金融資產成功實施了董家渡紓困項目。在融創集團發生債務危機后,上海黃浦區董家渡項目難以進行 ,4400多戶居民 、280多戶企業拆遷款遭到拖欠。“當時市場情緒悲觀,沒有人敢接盤”,中信金融資產發揮主業優勢 ,并協同中信集團成員單位成功打造了中信特色產融協同化險模式,最終項目于2024年“三開三罄 ”,化解了銀團貸款危機、拆遷款拖欠問題和融創流動性困難 ,避免產生系統性風險 。此外,中信金融資產“股+債”服務央企盤活存量資產、促進主業發展,其中綠發九寨項目入選國家發改委盤活存量資產典型案例。
市場多方認可?品牌效益彰顯
在一系列舉措的作用下 ,中信金融資產回歸主業 、深耕不良資產賽道取得明顯成效,獲得市場多方認可。2024年末公司股票市值較2022年11月末歷史低點增長197%;美元債全面回歸投資級債券水平 。此外,中信金融資產(02799.HK)近日入選恒生綜合指數及恒生金融業指數、恒生大中型股指數、恒生中型股指數 、恒生中小型股指數、恒生增幅指數、恒生港股通金融業指數等7項指數 ,同時也將再次入選港股通標的股,是對其綜合實力與行業地位的權威認證。“經營發展的成效也體現在員工招聘中”,2024年該公司近5年來首次打開市場化招聘,32家單位收到3.8萬份簡歷 ,選拔比例高達1:64。從市值增長、回歸恒指再到熱門招聘,種種跡象表明,中信金融資產已徹底走出了“賴小民案 ”陰影 ,重新贏得市場認可 。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揮逆周期調節和金融救助功能正當其時”,中信金融資產堅定做強主責主業 ,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夯實了可持續經營基礎。市場也期待著資產管理公司不斷發揮獨特功能優勢,在盤活存量資產 、重點領域風險化解和實體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