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經歷了上周的“崩盤”之后,日債市場獲得了一絲喘息 。
5月27日 ,日本長期限國債收益率有所下跌,日本20年期國債收益率現報2.412%,30年期國債收益率報2.955%。盡管如此,日債市場風險仍需予以關注。多家日本壽險公司披露 ,2024財年其日本國債持倉錄得賬面虧損。市場目光聚焦于周三的日本40年期國債拍賣上,以此觀察日債市場結構性供需失衡能否緩解 。
與此同時,日本財務省27日披露 ,截至2024年底,日本對外凈資產總額較上年增長12.9%,達到533.05萬億日元(3.7萬億美元)。但由于德國的對外凈資產總額(折算成日元之后)已達569.65萬億日元 ,這也意味著,日本34年來首次失去全球最大債權國地位。
日本壽險公司披露債券浮虧
上周,日本20年期國債拍賣遭遇了罕見的“無人問津 ”一幕:投標倍數跌至2.5倍 ,尾部利差(即平均價格與最低接受價格之間的差距)飆升至1987年以來最高水平 。
拍賣遇冷之后,日本長期限國債收益率飆升至歷史高位,在維持了數日的高位運行后 ,于本周一開始有所回調。英為財情數據顯示,日本20年期國債收益率現報2.412%,30年期國債收益率報2.955%。
消息面上,5月27日 ,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發表講話,稱將視未來經濟數據表現以權衡貨幣政策的調整,確保實現可持續的2%通脹目標 。
植田和男表示 ,日本的實際政策利率仍然處于深度負值水平。鑒于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特別是與貿易政策相關的不確定性,最近日本央行下調了經濟和通脹前景預期。但仍然預計 ,在預測期的下半年,潛在通脹將逐步向2%靠攏 。
盡管日債市場的緊張氣氛暫緩,但日本超長期國債市場的供需失衡仍然不容樂觀。
國泰海通固收研究團隊分析 ,日債大幅下跌背后有三重因素,分別是財政風險 、縮減購債和加息預期。具體來看,日本政府債務占GDP比重是發達經濟體中最高的 ,而加息不斷抬升的利率將進一步推高日本政府債務的利息成本,財政赤字和債務規模將進一步惡化,形成負反饋循環 。日本央行縮減購債進程持續背景下,日本國債市場亟須尋找新的買方力量。
作為日債的買家之一 ,多家日本壽險公司在最新財年業績報告中,披露了有關日本國債持倉的賬面虧損。
5月26日,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發布業績顯示 ,在2024財年,其所持有的日本國內債券的賬面虧損激增超過8倍,從1614億日元飆升到約1.386萬億日元。
無獨有偶 ,日本最大的壽險公司日本生命保險公司也于上周五發布消息稱,該公司2024財年持有的日債出現3.6萬億日元的賬面浮虧 。
中金公司在一份研報中討論了日債需求端的買家行為。其中提到,過去數年間 ,日本的壽險公司為了匹配久期已經持續大幅凈買入超長期的日本債券,且近期市場波動也可能產生浮虧風險,預計今后進一步大幅增持的可能性較低。
明日 ,日本即將再度進行40年期國債拍賣,市場屏息以待拍賣結果 。屆時如果日本國債的拍賣依舊“疲軟”,也有可能帶來日本收益率曲線的進一步整體上升。
日本34年來首次失去最大債權國地位
日本財務省27日披露,截至2024年底 ,日本對外凈資產總額較上年增長12.9%,達到533.05萬億日元(3.7萬億美元)。由于對外資產增幅超過對外負債增幅,這也是日本對外凈資產頭寸連續第七年增加 。
由于德國的對外凈資產總額(折算成日元之后)已達569.65萬億日元 ,這也意味著,日本34年來首次失去全球最大債權國地位。
德國的崛起反映了其巨額的經常賬戶盈余。2024年,德國經常賬戶盈余達到2487億歐元 ,這主要得益于強勁的貿易表現 。相比之下,日本的經常賬戶盈余為29.4萬億日元,相當于約1800億歐元。
日元匯率的貶值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去年歐元對日元匯率上漲約5% ,這進一步放大了德國資產相對于日本資產(以日元計價)的增幅 。
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周二表示,他對這一事態的發展并不感到不安。鑒于日本的凈外部資產也在穩步增長,單憑排名本身 ,不應被視為日本地位發生重大變化的標志。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