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今年以來,市場呈現出A股與港股交替活躍的特征 ,上半年,港股新消費、科技和創新藥板塊表現突出,而下半年 ,A股創業板和科創板的科技板塊接力走強,港股則進入震蕩階段。
近期,市場上關于行情或“高切低”重回港股的聲音逐漸增多。券商中國記者發現 ,多位知名基金經理在三季度提高了港股倉位,用真金白銀“投票”港股,尤其是加大了對港股AI應用、創新藥的布局力度 ,阿里巴巴 、中芯國際等港股獲得了基金明顯增持 。
多位知名基金經理提高港股倉位
比如,焦巍管理的銀華富饒精選三年持有期混合,截至三季度末的港股倉位為39.66% ,相比二季度末的11.38%提高了約28個百分點,前十大重倉股中有四只港股,其中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分別位列前兩大重倉股。
焦巍認為,在AI的基建浪潮初步完成后 ,應用必然帶來消費結構的重大改變,現在已經可以觀察到AI對電商入口、搜索引擎帶來的新機遇和相關公司的重大布局。相較于硬件端的資本開支投入階段性機會,這些在互聯網時代占據流量入口的公司同樣有很大可能在AI應用側搶占到有利位置 ,從而出現誕生美國七巨頭類似的機會 。
再比如,吳昊和金山管理的中信保誠新藍籌,截至三季度末的港股倉位為26.66% ,相比二季度末的4.87%提高了約22個百分點,前十大重倉股中有七只港股,分別為中銀香港、中金公司 、匯豐控股、國泰君安國際、渣打集團 、香港交易所、眾安在線。
基金經理表示 ,三季度,在市場風險偏好修復并抬升的情況下,基金做了一定程度的配置結構調整 ,對于數字貨幣相關資產進行了一定的增持,主要包括一些香港本地/海外業務敞口較大的銀行、券商類個股,以及在前三季度滯漲的計算機板塊中的泛金融科技個股。
此外,楊銳文管理的景順長城成長龍頭一年持有A ,港股倉位從二季度末的6.09%提升到了三季度末22.34%,提高了約16個百分點,前十大重倉股中新增了平安好醫生一只港股;徐成管理的國富亞洲機會A ,港股倉位從二季度末的16.47%提高到了三季度末的27.17%,提高了約10個百分點,前十大重倉股中有威勝控股 、騰訊控股兩只港股 。
國金證券研報顯示 ,2025年三季度,各類型港股基金的港股占基金凈值比例平均為85.69%,較上季提高了0.03個百分點。從港股倉位分布可見 ,有近59%的基金將港股倉位置于90%以上的高位運行,該比例較上季提升4.38個百分點。
青睞AI和創新藥
整體來看,國金證券研報顯示 ,三季度港股基金重倉最多的板塊依然為科技,但占比小幅回落至37%,消費板塊以25.16%的比重蟬聯第二,醫藥板塊以15.52%的比重位居第三 。
從增減量來看 ,具有產業邏輯支撐的醫藥板塊蟬聯港股基金增持之首,環比增長3.09個百分點,其次為金融板塊 ,環比增長0.58個百分點,而當季減持幅度相對明顯的是第一大重倉科技板塊,較上季下降1.95個百分點 ,部分原因在于三季度大熱的算力方向涉及的港股科技股有限、部分資金切換至彈性更高的創新藥板塊。
個股層面,三季度港股基金重倉市值占比前十大個股依次為阿里巴巴、騰訊控股 、小米集團、美團、快手、中芯國際 、網易、比亞迪、京東集團和信達生物,前五大個股名單與上季一致 ,但阿里巴巴上升一位居首 、騰訊控股降為第二。
AI仍然是港股投資熱詞,雖然阿里巴巴曾在二季度被基金減倉較多,但三季度 ,阿里云在AI驅動下收入動能與資本開支超預期,且管理層明確AI基礎設施投入,帶來預期與估值的系統性修復,基金倉位環比增持3.25個百分點 ,中芯國際獲基金增持1.22個百分點,成為增配第二 。
相較而言,新能源車與新消費被邊緣化 ,基金持倉市值占比降幅最明顯的為小米集團,環比下降2.07個百分點,其所在的智能駕駛與通信設備鏈條出現需求回落;同時 ,理想汽車環比下降1.47個百分點。
優質資產出現“港股溢價 ”趨勢
對于近期港股市場的回調,興全滬港深基金基金經理陳聰認為,今年市場呈現出A股與港股交替活躍的特征 ,但這種現象并非資金在兩地間的大幅切換,數據顯示,下半年A股科技走強期間 ,港股資金并未明顯流出。
“真正的原因在于兩地市場行業結構的差異。港股的核心行業集中于互聯網與創新藥等領域,其主要表現周期出現在去年底至今年上半年 。而A股科技板塊的上漲,則更多來自算力鏈、存儲及新能源等硬科技產業,這些行業主要分布在國內。因此 ,A股與港股的此消彼長,本質上是行業周期的輪動。當兩地市場的同類行業同時迎來利好或市場情緒回暖時,往往會出現同步上漲的局面 ,而非此漲彼跌 。”
大成基金的基金經理柏楊也表示,港股市場調整更多是短時間內投資者情緒變化帶來的市場波動,近期多家外資機構調高科技股投資評級 ,意味著海外投資者對港股的樂觀情緒在升溫。
他指出,去年外資投資港股主要是“買便宜”,看重其低估值優勢;而今年更傾向于“買質量 ”。在高端制造、新能源 、創新藥、機器人等前沿領域 ,部分港股的中國龍頭企業已進入或逼近全球“第一梯隊”,與國際領先者同臺競爭 。因此,越來越多敏銳的國際投資者正對這些領域進行多點布局。
陳聰認為 ,近年來,AH溢價(A股與港股間的價格差異)呈現出新的特征。過去,A股普遍高于港股的“溢價結構”幾乎被視為市場常態,然而今年 ,部分備受關注的公司反而出現港股相對A股明顯溢價的情況 。導致這一反轉的原因之一,是個別公司在港股的發行比例較低,供給有限而需求旺盛 ,但更深層的邏輯在于,隨著市場環境與交易機制的變化,長期存在的“港股折價 ”規律正在被重新審視 ,市場或正在經歷一場結構性修正:未來兩地市場之間的價差有望進一步收斂,甚至在部分優質資產上出現“港股溢價”的趨勢。
配資正規平臺:最大配資官網-QDII調倉路徑曝光 重倉港股者領漲 基金經理看好港股創新藥中長期投資機會
炒股配資排名:國內十大配資平臺排名-開局即巔峰 高開后低走 基金經理:警惕新股首日炒作行情
配資平臺炒股:國內可靠的實盤交易配資平臺-8月19日港股收盤:恒指跌0.21% 恒生科技指數跌0.67%
杠桿配資哪家好:國內最安全的股票配資平臺-兩位百億基金經理各發“日光基” 年內已有86只新基一日售罄
可靠的股票配資平臺:線上股票開戶-創新藥接棒AI成為頂流!這只基金年內收益翻倍 有基金經理為何“唱空”?
股票杠桿平臺app:貴陽配資網-有基金年內大漲超50%!除了港股創新藥 基金經理還看好AI醫療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