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中信證券表示 ,港股2025H1業績筑底企穩,實現正增長,而凈利潤率及ROE維持階段高位 ,經營效率穩健 。分行業來看,科技 、醫藥與原材料高景氣,支撐港股上半年業績 ,非銀行業與部分消費行業業績也向好;但能源、公用事業、地產產業鏈與多數消費行業的業績壓力仍存。結合財報披露前后的業績預期,港股業績展望向好,且我們測算2025H2港股的業績增速將迎來拐點 ,其中預計原材料 、醫療保健與科技板塊繼續維持高景氣的同時預期上修,預計部分上半年景氣度低迷的板塊如能源、必選消費等,也將在下半年迎來業績反轉。在流動性驅動至今的港股牛市,基本面預期向好的板塊或繼續享有市場關注 。
全文如下港股|筑底企穩 ,轉機可期:2025H1財報回顧與展望
港股25H1業績筑底企穩,實現正增長,而凈利潤率及ROE維持階段高位 ,經營效率穩健。分行業來看,科技、醫藥與原材料高景氣,支撐港股上半年業績 ,非銀行業與部分消費行業業績也向好;但能源 、公用事業、地產產業鏈與多數消費行業的業績壓力仍存。結合財報披露前后的業績預期,港股業績展望向好,且我們測算25H2港股的業績增速將迎來拐點 ,其中預計原材料、醫療保健與科技板塊繼續維持高景氣的同時預期上修,預計部分上半年景氣度低迷的板塊如能源 、必選消費等,也將在下半年迎來業績反轉 。在流動性驅動至今的港股牛市 ,基本面預期向好的板塊或繼續享有市場關注。
▍港股25H1筑底企穩,業績實現正增長。
截至9月15日,按照最新恒生綜合指數成分股統計,港股25H1業績增速雖較前期(24H2 ,下同)放緩,但仍維持正增長,營收與盈利增速分別錄得1.9%與4.6% 。在業績增長面臨較大壓力的背景下 ,港股整體的凈利潤率仍同環比上行,而ROE則同比小幅下滑至5.2%,整體經營效率穩健。另外據有中報有效彭博一致預期的個股(107只 ,占恒生綜指市值56.5%)統計,整體營收略不及預期,盈利方面整體符合預期 ,且超預期的個股比例接近50%,除金融的EBIT超預期且個股超預期的占比接近60%,港股業績情況較市場預期的更好。主要大盤指數來看 ,恒生科技指數再次印證其“高成長”本色,盈利增速雖下滑但仍達11.2%,顯著跑贏盈利增長停滯的恒生指數與恒生國企指數。
▍科技、醫藥與原材料業績高景氣,其余行業壓力仍存 。
行業方面 ,營收增速超10%的行業僅資訊科技與可選消費;盈利增速超過10%的行業僅原材料、醫療保健、資訊科技與工業,其余行業的業績增速放緩,能源 、地產建筑、公用事業與綜合行業的業績壓力最為明顯。港股行業業績變化趨勢是結構性的 ,高景氣的科技、醫藥與原材料維持景氣度甚至加速,能源 、地產建筑、公用事業與綜合的業績壓力最為顯著。落到經營效率,醫療保健與原材料無論是在凈利潤率還是ROE都呈現同環比上行的靚眼表現 ,資訊科技的凈利潤率同樣上行,而微降的ROE仍保持在行業前列水平,均與業績的突出表現相匹配;可選消費、能源 、地產建筑與公用事業等則顯頹勢 。
周期板塊業績分化 ,原材料與工業工程業績增速上行。需求低迷的背景下,能源相關的石油與天然氣和煤炭板塊業績持續承壓;而能源價格下行打開了原材料板塊的利潤空間,同時供給端擾動疊加全球寬財政、降息預期、關稅問題等 ,推動原材料相關板塊觸底回升與景氣加速。工業業績分化,運力進入擴張周期的運輸板塊業績增速大幅放緩,建筑與綜合板塊在地產低迷的情況下業績仍然承壓,而工業工程業績則增速上行 。農業產品繼續磨底。
防御板塊中 ,公用事業業績轉差,必選消費相關板塊業績出現拐點。公用事業業績承壓,當中電力企業表現較差 ,面臨需求不足與電價下行的量價雙壓,再疊加補貼退坡,業績增速下滑顯著 。而降本增效下 ,電訊行業盈利仍維持5%左右的增長,必選消費板塊也迎來盈利增速轉正,當中飲料和啤酒企業業績拐點相對明顯 ,牛奶企業的業績壓力仍存。
大金融板塊業績增速穩健,非銀金融業績繼續高增。在股市火熱的背景下,券商與多元金融業績向好 ,加上特定企業資產重組帶來利潤釋放,其他金融業績表現靚眼 。保險雖然因會計規則變化帶來的業績高增效應已過,但分紅險轉型 、銀保渠道高增貢獻保費增長,疊加投資端受益支撐盈利表現 ,業績仍有中高個位數的同比增長。銀行業績則繼續維持低個位數增長,凈息差縮窄、非息收入承壓的情況仍持續。地產業績持續低迷,業績仍負增長。
成長板塊的科技與醫藥業績高增 ,可選消費相對承壓 。硬件與半導體推動科技行業業績增長,當中消費電子的需求上行支撐硬件板塊的業績,也導致半導體企業產能滿載。另外游戲企業與軟件企業業績增速均向好 ,僅互聯網企業業績增速放緩,但仍相對高增。醫藥當中,醫保設備與服務業績穩健上行 ,而生物科技制藥進入業績兌現期,貢獻板塊主要的業績增長 。成長屬性的消費二級行業中,家電與用品在降本增效與國補助力下業績增速上行;媒體娛樂降本增效 ,疊加AI賦能,市場需求回暖等因素,業績增速也上行;其余消費二級行業利潤端壓力仍存。
▍中報季后全年業績預期上行,下半年景氣有望回升。
當前更新的25Y業績預期對比財報前的預期(彭博一致預期與更新預期的均值) ,整體向好趨勢顯著 。恒生綜指、恒生指數與恒生國企指數的全年營收與盈利預期均上修,僅恒生科技指數業績預期下修。多數行業的全年業績預期在財報披露后出現上修態勢,也反映港股業績回暖的趨勢顯著 ,以原材料 、醫療保健與金融行業盈利預期上修最為顯著;僅消費、科技、公用事業與綜合行業盈利預期下修。通過全年業績預期與上半年的業績結果,我們測算港股下半年或迎來業績增速回暖,僅恒生科技在互聯網平臺的影響下盈利或呈現同比收縮 。我們預計原材料、醫藥與科技板塊下半年業績增速放緩但仍維持高景氣 ,而地產建筑 、必選消費、公用事業與能源等或在基數效應下料將迎來業績增速反彈回升,推動港股25H2業績增速上行。
▍投資策略:關注景氣度高位或上行,以及預期上調的行業。
最終 ,我們結合25Y上下半年的業績景氣度(含預期),與財報前后的業績預期調整,整理出港股細分行業的景氣度分布表 ,篩選出在下半年維持高景氣或景氣預計向好的,或業績預期調整向上的細分行業,包含金屬、商貿零售 、制藥、生物科技、半導體等 。在流動性驅動至今的港股牛市,基本面預期向好的板塊或享有市場關注。
▍風險因素:
1)業績預期或與實際結果存在偏差;2)中美科技 、貿易、金融領域摩擦加劇;3)我國政策力度、實施效果及經濟復蘇不及預期;4)海內外宏觀流動性超預期收緊;5)我國房地產銷售量價回穩不及預期。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網上炒股配資開戶:中國十大股票配資公司-中信證券:目前重點關注的依然聚焦在AI、創新藥、資源、恒科以及科創板
配資正規平臺排名:中國股票配資公司排名-牛市“旗手”再吹進攻號角 如何理解板塊上漲邏輯?
最新股票配資平臺:十大股票杠桿排名-中信證券:2025年夏季或是近十年最炎熱夏季 關注較為受益板塊
配資正規炒股理財:中國正規股票app排名-招商證券:關稅談判超預期 有色板塊迎來反彈
深圳十大配資公司:中國正規的股票杠桿平臺-高盛:中國股票市場或迎“流動性盛宴” A股“慢牛”格局愈發穩固
國內十大配資平臺排名:正規股票配資門戶-中信證券:青海鋰鹽湖出現停產 鋰價有望走出底部區間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