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8月22日晚 ,中國證監會出“重拳”打擊了一批資本市場上的違法違規公司 。
從違規事實來看,有的公司財務造假劣跡斑斑、有的公司信息披露存誤導性陳述 、有的公司實控人違規占資隱瞞不報,還有的公司已退市仍難逃重罰追責。
這一夜 ,一疊罰單的落下,也向資本市場上更多上市公司敲響警鐘。嚴監嚴管、重拳打擊、頂格處罰 、市場禁入……再次傳遞出監管的威懾力,以及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的堅決態度 。
*ST紫天
財務造假遭重罰
累計罰款超3800萬元
8月22日,福建證監局對福建紫天傳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T紫天”)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未在法定期限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行為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ST紫天及公司相關人員合計被罰3840萬元。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 ,*ST紫天連續兩年虛增收入24.99億元,三份財務報告存在造假行為。
2022年年度報告中,*ST紫天虛構互聯網廣告費代充值業務、短信發送服務業務等行為 ,導致2022年年度報告虛增收入7.78億元、虛增利潤0.85億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44.59% 、利潤總額的35.99% 。
2023年半年度報告中,*ST紫天在云服務業務未開工、未經客戶驗收通過且未收到任何款項情況下提前確認營業收入 ,導致2023年半年度報告虛增營業收入2.08億元、利潤0.7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14.56% 、利潤總額51.64%。
2023年年度報告中,*ST紫天旗下孫公司寧波麥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開展的互聯網廣告費代充值業務中未取得商品控制權 ,其身份是代理人,應當按凈額法確認收入。但*ST紫天采用總額法確認收入,導致2023年年度報告虛增營業收入17.21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78.63% 。
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 、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 ,福建證監局決定對*ST紫天、公司管理層12人處罰2770萬元;對*ST紫天原董事長姚小欣、*ST紫天財務總監李想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同時,針對*ST紫天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福建證監局決定,對*ST紫天處以350萬元罰款 、對公司管理層處以340萬元罰款。
加上此前*ST紫天因拒絕、阻礙執法行為被處罰380萬元 ,福建證監局嚴肅查處*ST紫天違規違法行為,處罰金額合計達到3840萬元 。
此外,*ST紫天在7月底收到深交所下發的《事先告知書》 ,擬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ST紫天因財務造假,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將被疊加退市風險警示 ,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公安機關也于2024年9月對*ST紫天隱匿會計憑證罪進行刑事立案 。*ST紫天相關行為達到“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追訴標準,后續公安機關可能會繼續對其刑事追責。據了解,目前已有投資者向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訟。
*ST匯科
業績預告存在誤導性陳述
公司及高管領百萬罰單
8月22日 ,*ST匯科及相關當事人收到廣東證監局發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2025〕15號) 。
經查明,公司存在以下違法事實:匯金科技在2025年1月24日披露的2024年度業績預告中,僅披露了本報告期內凈利潤為負值 ,未披露公司2024年年度扣除后的營業收入不足1億元。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虧損且營業收入不足1億元將被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24年12月,匯金科技將尚未實際履行的903.74萬元訂單金額計入2024年年度營業收入,剔除上述金額后匯金科技2024年年度營業收入不足1億元 ,公司2024年度業績預告存在誤導性陳述。
對此,廣東證監局決定對*ST匯科給予警告,并處以200萬元罰款 ,同時對時任公司董事長 、總經理和財務總監進行100萬元-150萬元不等的處罰 。
華揚聯眾
資金占用“隱瞞不報 ”
8月26日起“戴帽”
8月22日晚,華揚聯眾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公司及前實控人蘇同、原高管郭建軍收到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下稱“北京證監局”)《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司擬被處以500萬元罰款,蘇同合計擬被罰750萬元。同時 ,因年度報告財務指標存在虛假記載,公司股票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8月25日停牌一天后 ,8月26日起日漲跌幅限制收窄至5%。
回溯事件脈絡,華揚聯眾的監管調查始于2025年1月 。彼時公司及前實控人蘇同分別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歷經7個月調查,北京證監局在《事先告知書》中明確了兩大核心違法事實。
第一 ,存在1.81億元非經營性資金占用,5份定期報告“隱瞞不報” 。
《事先告知書》查明,2021年華揚聯眾及其全資子公司北京華揚創想廣告有限公司 ,通過北京嘉實兆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累計向控股股東、實控人蘇同提供資金1.8153億元,構成非經營性資金占用。
值得注意的是 ,該筆資金占用在多份定期報告中均未按規定披露:2021年半年報、年報中,未披露的資金占用發生額均為1.8153億元,分別占當期披露凈資產的10.02% 、7.84%;2021年半年報至2023年半年報期間 ,未披露的資金占用余額始終為1.8153億元,占各期凈資產比例最高達12.07%(2023年半年報)。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收回上述被占用資金 。
北京證監局指出 ,該行為違反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對半年報、年報披露的要求,導致相關定期報告存在重大遺漏,涉嫌違反證券法第七十八條第二款,構成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款所述違法行為。
第二 ,少計提壞賬致財報“虛胖 ”,兩年虛增利潤超8600萬元。
除資金占用外,華揚聯眾還存在財務數據虛假記載問題 。公告顯示 ,公司對北京鑫諾科捷商貿有限公司的應收賬款少計提壞賬準備,導致2021年年報、2022年年報分別虛增利潤總額1732.96萬元 、6939.31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72%、10.31% ,直接影響投資者對公司盈利水平的判斷。
對此,公司已于2025年7月10日通過董事會、監事會審議,發布《關于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的公告》 ,對2021年至2022年度合并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完成相關整改。
伴隨《事先告知書》的落地,華揚聯眾的“ST帽子”已確定。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5年4月修訂)》 ,公司股票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
面對監管處罰與ST警示,華揚聯眾董事會在公告中明確了整改措施及撤銷風險警示的路徑。
一方面,公司稱已完成核心整改:除收回被占用資金 、追溯調整財務報表外,還通過自查自糾完善內部控制 ,提升財務專業能力與信息披露質量。
另一方面,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5年4月修訂)》,公司需滿足兩大條件方可申請撤銷ST:一是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作出已滿12個月;二是公司已就行政處罰所涉事項對相應年度財務報告進行追溯重述 。
泰禾集團
董事長被留置
公司及高管領千萬罰單
8月22日晚 ,泰禾3(即“泰禾集團”)接連發布重磅公告。一方面,公司及時任董事長黃其森等高管收到中國證監會福建監管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公司被處以600萬元罰款,一眾高管合計被罰1140萬元,總處罰金額達1740萬元。
另一方面 ,泰禾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黃其森因涉嫌違法,已被遼寧省新民市監察委員會實施留置措施 。
2023年8月,泰禾集團(又稱“ST泰禾 ”)因觸發“1元退市” ,從A股市場摘牌。
而上述一系列事件使得本就深陷困境的泰禾集團雪上加霜,其未來走向充滿不確定性。
根據福建證監局查明的事實,泰禾集團的信披違法違規主要集中于兩大領域,且涉及金額重大、時間跨度長 。
其一 ,未按規定披露重大訴訟。
2020年7月6日至2022年12月13日期間,泰禾集團作為原上市公司及“16泰禾02”“16泰禾03 ”等6只債券的發行人,累計發生23起重大訴訟。
其中 ,2020年7月6日至2021年5月8日的13起訴訟標的額合計96.74億元,占公司2020年經審計凈資產的48.21%,且12起訴訟標的額超5000萬元;2021年12月14日至2022年12月13日的10起訴訟標的額合計61.91億元 ,占2021年經審計凈資產的41.84%,9起訴訟標的額超5000萬元 。
按照證券法第七十八條第一款、第八十條第一款等規定,此類重大訴訟需及時披露 ,但泰禾集團遲至2023年5月26日僅披露其中1起,其余22起訴訟直至2025年2月6日才陸續披露完畢,信息披露滯后時間最長超4年 ,嚴重違反了資本市場信息披露的及時性要求。
其二,2020年至2022年年度報告重大遺漏。
作為上市公司及債券發行人,泰禾集團未將上述23起重大訴訟納入2020年 、2021年、2022年年度報告披露范圍,違反證券法第七十八條第二款、第七十九條 ,以及《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等多項監管規定,導致連續三年年報信息不完整,未能向投資者充分揭示公司經營風險。
福建證監局指出 ,上述違法事實有相關公告 、訴訟文書、公司文件資料、當事人詢問筆錄等證據佐證,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足以認定 。
當晚 ,泰禾集團還公告,董事長兼總經理黃其森因涉嫌違法,被遼寧省新民市監察委員會實施留置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 ,這是黃其森繼2022年3月16日被帶走協助有關機關調查后,再次陷入調查風波。
彼時,泰禾集團稱其可通過適當方式參與企業運營決策 ,8個月后黃其森回歸并繼續擔任董事長 、總經理等關鍵職務 。
此次被留置,泰禾集團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存在資產被凍結、查封的情況 ,這無疑會對公司運營產生一定影響。
不過,公司強調目前按原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正常運轉,各項經營活動仍在繼續推進。但鑒于黃其森長期在泰禾集團處于核心領導地位 ,其被留置后續是否會對公司戰略決策、債務重組 、項目推進等關鍵事項產生連鎖反應,尚有待進一步觀察 。
美尚生態
年度報告虛假記載
重大訴訟未及時披露
8月22日,美尚生態景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尚生態”)及相關當事人收到深圳證監局涉及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公開信息顯示 ,美尚生態因存在長期系統性財務造假、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等情形,已于2024年從深交所退市。此次,深圳證監局在其退市背景下仍作出行政處罰 ,反映出監管機構對歷史違法違規行為責任追究的持續從嚴,亦體現出資本市場監管“零容忍”的執法態度 。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經深圳證監局查明 ,美尚生態及相關當事人存在未將重要主體納入財務報表合并范圍并披露、未按規定披露重大訴訟的違法事實。
具體而言,2017年7月12日,美尚生態與昌寧縣柯街卡斯一體化建設管理委員會(簡稱“昌寧管委會 ”)就昌寧縣勐波羅河治理及柯卡連接道路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簡稱“PPP項目”)簽署《投資協議》。
2017年8月3日,昌寧柯卡生態治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昌寧柯卡")成立 ,專門用于建設上述PPP項目 。2019年8月20日起,美尚生態成為昌寧柯卡大股東,持股比例為95.12%。昌寧柯卡的三名董事中兩名為美尚生態委派 ,美尚生態實際負責PPP項目。
美尚生態能夠控制昌寧柯卡,但一直未將其納入財務報表合并范圍并披露,僅通過“其他非流動資產”科目核算對昌寧柯卡的投資款。
上述行為導致美尚生態披露的2020年 、2021年、2022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2020年 ,公司多記利潤總額8757.17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1041.29%;多記凈資產3718.25萬元。2021年,多記利潤總額4752.13萬元 ,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絕對值的3.86%;多記凈資產7760.07萬元。2022年,多記利潤總額4092.80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絕對值的6.09%;多記凈資產1.12億元 。
未按規定披露重大訴訟的違法事實方面 ,2022年5月9日,美尚生態知悉其作為原告的相關購買資產協議糾紛案被法院受理,涉案金額4.71億元,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33.88%。但直至2022年6月2日 ,公司才披露上述重大訴訟事項。
據此,深圳證監局決定,針對美尚生態2020年至2022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行為 ,依據相關規定,對公司給予警告,并處以700萬元罰款;針對美尚生態未按規定及時披露重大訴訟行為 ,依據相關規定,對公司給予警告,并處以200萬元罰款 。綜合上述兩項 ,擬對美尚生態給予警告,并處以900萬元罰款。
同時,深圳證監局決定對時任美尚生態董事長、總經理 、董事會秘書王迎燕給予警告 ,并處以250萬元罰款;對時任美尚生態董事長吳天華、時任美尚生態總經理王海濱、時任美尚生態財務負責人吳運娣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
實盤10倍杠桿app下載:正規股票配資官網網址-富煌鋼構涉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 此前宣布終止一筆11.4億元的關聯收購
股票怎么配資加杠桿:全國前10正規配資公司平臺-證監會將繼續嚴把發行上市入口關 不會出現大規模擴容的情況
股票配資開戶多少錢:深圳十大配資公司-違規轉讓股票、信披違法 田某被罰沒超2億!證監會一日公布三則罰單
全國十大正規配資:實盤股票杠桿平臺-全球市場:美股三大指數收跌 英偉達續創歷史新高 穩定幣第一股Circle跌近8%
正規合法的股票配資平臺:配資門戶首頁地址-司爾特被證監會立案!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如何利用杠桿買入股票:全國前10正規配資公司排名-提及11家中國科技公司 黃仁勛:低估華為和中國制造的人都極其天真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