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首批民營創投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下稱“科創債”)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交易商協會 ”)近日披露,首批運用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支持的項目已成功落地 。五家民營股權投資機構獲分擔工具增信和投資支持,并完成發行 ,規模合計13.5億元。
此次發行的民營創投機構科創債具有以下兩大特點:其一,債券期限大幅延長,最長可達10年 ,遠高于一般3至5年期的中期票據;其二,發行利率明顯降低,低于同期同類型國有企業債券的票面利率。
值得關注的是 ,這是債券市場“科技板”成立后,首批借助央行創設的風險分擔工具獲得融資的主體 。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債市“科技板”通過引入風險分擔機制和優化資金傳導鏈條 ,已經初步實現了“股債貸 ”聯動。隨著發行主體的進一步拓展,有望為債市“科技板”吸引更多參與者,進一步豐富市場生態。
為進一步推動民營創投機構加入發行隊伍 ,業內人士建議,未來要進一步完善風險分擔機制,推廣“央地協同”增信模式,降低中小創投發債門檻;建立差異化準入標準 ,針對專注“硬科技 ”投資的創投優質機構,放寬評級要求 。
發行主體進一步拓寬
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公告 ,支持科技創新債券發行,標志著債券市場“科技板”正式落地。在此政策推動下,科創債發行量大幅攀升 ,5月單月發行規模創下歷史新高。進入6月后,科創債發行熱度持續升溫 。
目前,科創債市場結構仍主要由央國企占據主導 ,大部分投資機構也多為國資背景,民營企業參與度相對較低。近期,首批民營創投機構成功發行科技創新債券 ,這標志著科創債發行主體的范圍正在進一步擴大。
交易商協會消息顯示,近期,毅達資本、金雨茂物 、君聯資本、中科創星和東方富海五家民營股權投資機構順利完成科創債的發行,共募集資金13.5億元人民幣 。
具體來看 ,中科創星發行4億元科創債,票面利率為2.10%,期限為5+5年;毅達資本發行1.5億元科創債 ,票面利率為2.33%,期限為3+2年;東方富海發行4億元科創債,票面利率低至1.85% ,期限為5+3+2年。
其中,東方富海此次發行的科創債在期限和利率方面表現尤為突出,不僅票面利率低于2%的水平 ,在同期發行的五家機構中利率最低、期限最長,更是創下同期民營企業債券利率的新低。
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科創債的發行利率具有重要的風向標意義。東方富海1.85%的發行利率刷新了民營企業債券利率的新紀錄 ,而中科創星2.10%和毅達資本2.33%的利率,也達到了以往頭部國有資本機構同類型債券的水平,這清晰地傳遞出政策層面大力支持創投行業的明確信號 。
中證鵬元研發部高級董事高慧珂指出,風險分擔工具的創設 ,顯著提升了民營企業 、初創期或成長期科創企業以及創投機構的發債可得性和便利性。這不僅能夠增強投資者信心,引導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還能降低發行人融資成本 ,提升科技投資的可持續性。
展望未來,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債市“科技板”通過風險分擔機制和資金傳導鏈的設計 ,已經初步實現了“股債貸 ”的聯動 。下一步,債市“科技板”的深化發展方向包括創新股債聯動工具,以及設計含有特殊條款(如轉股、延期)的債券 ,從而在平衡企業短期償債壓力與投資者增值需求之間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科創債補位“耐心資本”
長期以來,科技企業的成長周期較長與投資資金的短期收益訴求,成為阻礙科技創新融資的主要梗阻。硬科技企業往往需要歷經5-7年研發攻堅期疊加3-5年量產爬坡期 ,生物醫藥項目從實驗室突破到商業化落地更是普遍需要8-10年時間 。
然而,資本市場的現實邏輯卻常與之相悖。“多數投資機構期待3-5年實現退出回收,以便資金進入新一輪項目周轉。 ”一位專注硬科技投資的合伙人向記者坦言,“常常出現科技企業研發正吃緊時 ,機構方的基金也面臨著基金清算壓力 。”這種根本性的期限錯配,導致資本與技術的適配度長期低迷。
此次民營創投機構發行的科創債在期限設置上針對這些難點進行了優化,存續期限從5年到10年不等 ,精準對接科創企業的研發周期。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表示,科創債的發行引入了寶貴的市場化資金,最直接的效果是緩解了普通合伙人(GP)的募資壓力 。從更深層次來看 ,這是國家推動創投服務科技創新戰略的有力制度保障,也是當前極具標志性的政策信號。
值得關注的是,在首批成功發行科創債的五家民營創投機構中 ,東方富海與中科創星創新性地引入了反擔保機制。該機制構建起三重保障閉環:主擔保方(如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為債券提供本息兌付保障;反擔保機構(如深圳市高新投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向主擔保方提供二次保障;當主擔保方履行代償責任后,反擔保機制確保其可向發債主體有效追償。
這一設計大幅增強了信用鏈條的可靠性,同時也帶來了額外成本 。據銀行間市場人士透露 ,反擔保安排通常會增加約0.5%的綜合資金使用成本。以東方富海為例,其1.85%的票面利率疊加反擔保費用后,實際融資成本提升至2.35%左右。
面對上升的融資成本,多家創投機構向記者表示 ,償付能力的核心支撐仍在于基金管理費收入,根據測算,若按照2.5%的發行利率來收取管理費 ,發行機構至少可承載最高約3%的綜合融資成本 。比如東方富海2.35%的綜合成本仍低于2.5%的管理費率上限;中科創星票面利率2.10%疊加費用后,綜合融資成本仍可控制在2.6%以內。
中小創投機構發行難
盡管頭部機構能以顯著低于行業平均管理費的利率發債,但民營創投行業的特殊性使得科創債融資并非坦途。
“民營創投普遍采用輕資產運營模式 ,缺乏傳統意義上的抵押物,在現行以重資產和抵押為核心的傳統信用評級體系中處于天然劣勢 。”一位民營創投機構合伙人對記者表示。
Wind數據顯示,當前成功發行科創債的民營創投主體信用評級高度集中于AA+至AAA區間。對于眾多中小型或新銳創投機構而言 ,低評級成為其進入公開債券市場的“攔路虎” 。
與此同時,融資成本也在不同機構之間存在分化。頭部機構憑借其品牌和規模優勢,能夠將票面利率控制在1.85%-2.33%的較低水平。然而 ,眾多中小創投機構由于信用評級較低且缺乏有效的增信手段,不得不承擔更高的風險溢價 。
此外,科創債的募集資金按規定必須用于科技創新領域的股權投資,或者用于置換相關基金的出資。然而 ,科創債的市場平均期限約為4.88年,而創投機構股權投資的核心業務退出周期通常長達7-10年,甚至更久 ,二者之間存在一定差距。
以武漢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創新債券募集說明書為例,其明確指出,該公司的股權投資退出高度依賴IPO(首次公開募股)或并購 ,不僅周期長,而且容易受到資本市場政策波動的影響。
“這意味著,債券到期時底層投資項目可能仍未實現退出 ,機構將面臨巨大的再融資或資產處置壓力 。這種壓力進一步導致創投機構在收益支付安排上陷入困境,需要在長期價值與短期收益之間尋求平衡。 ”一位來自長三角地區的創投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
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創投機構資產負債表上非流動性的金融資產(即被投企業股權)占比較高 ,其價值受到市場波動影響 。同時,科創債在二級市場流動性不足,會限制投資者的退出渠道和機構的應急融資能力。
為解決中小創投機構融資困境,受訪的業內人士建議:一是完善風險分擔機制 ,進一步推廣“央地協同”增信模式,由國家級信用增進機構聯合地方擔保機構提供增信,降低中小創投發債門檻;同時開發科創債ETF等流動性工具 ,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改善二級市場流動性。
二是優化期限結構與資金用途,鼓勵發行10年期及以上長期科創債 ,參考中科創星“5+5年”期限設計;適當放寬資金用途限制,允許部分用于補充日常營運資金 。
三是建立差異化準入標準,針對專注“硬科技 ”投資的創投優質機構 ,放寬評級要求,參考央行“科創票據”政策,以科創屬性、投資業績 、風控能力等核心指標替代傳統資產規模和抵押物要求 ,助力其融資。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配資查詢114:正規股票配資網站-上交所首批公司債券續發行落地 央企續發行箭在弦上
北京最大配資公司:高杠桿配資-一級市場“募資難”問題迎來新解法:首批民營股權投資機構陸續發行科創債
股票配資門戶推薦:配資行業查詢-券商首批152億科創債落地!18家券商齊上陣 招商證券30億、中信證券20億
十大配資平臺app下載:股票配資網站查詢-歐洲央行公布利率決議 連續二次維持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不變
股票做杠桿:正規配資論壇-首單民營創投科創債落地 央地協同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
場外配資網站:在線配資開戶網站-鞍石生物沖刺科創板:公司連年虧損 9億商譽減值風險懸頂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