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據新華社周一發布消息,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的《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 ,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
《規劃》首先提到,壯大縣域富民產業,推動縣域產業加快融入鄰近大中城市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 ,引導勞動密集型產業梯次向縣域轉移。支持涉農高校、企業辦好高質量職業技能培訓,鼓勵開展農民工急需緊缺職業專項培訓,健全跨區域就業服務機制,建立區域勞務協作平臺 ,促進農民就業拓崗增收。
《規劃》提出,加強農村宅基地規范管理,允許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通過出租、入股 、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 。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 ,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機制,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全體農村居民并適時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健全低保標準制定和動態調整機制。
《規劃》還提到 ,加快補齊脫貧地區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優先布局產業發展所需配套設施。發展面向脫貧地區的職業教育,持續開展“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 。
在全面擴大內需的主基調下 ,激活農村消費市場應扮演重要角色。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額為19280元 ,是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水平的56%左右,這也意味著提升農村居民的消費能力仍有較大空間。
擴大農村內需,關鍵是農村居民的增收 。年初以來,政策端在提振農村居民收入方面持續發力。
中共中央、國務院此前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對2025年“三農 ”工作作出系統部署。文件提出 ,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基礎支撐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3月16日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措并舉促進農民增收。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 ,探索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
《方案》還提到,實施農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行動,持續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 ,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行動,促進綠色 、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消費 。
除了中央層面的持續“出拳”,地方層面也在出臺相關政策。
例如 ,江西省印發出臺《進一步促進農村消費的若干措施》,緊盯實現城市居民到農村消費、農村居民有錢消費 、農村居民能夠在家門口消費三大目標,提出了六方面13條舉措 ,大力推動農村消費擴容提質升級。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在2025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上表示,最近三年來,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是有所放緩的,2024年是6.6%低于過去三年的7%的增速 ,而2014年到2015年平均的增速達到了8.2% 。
“未來一個時期我國農村依然存在巨大的消費增長的潛力,可以通過改革來推動居民財產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的持續的提升。還有未來城鎮化水平進一步的提升,更多農民變成市民 ,是有助于來促進消費增長的。 ”連平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