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連日來,上證指數連續突破3600點、3700點關口,且一度破十年前高點 ,8月20日,市場主要指數持續走強,上證指數漲1.04%報3766.21點 ,北證50再次刷新歷史紀錄。市場情緒持續高漲,“牛市”之聲再起 。
站在當前這個關鍵節點,A股下一步將何去何從?面對如此行情 ,普通投資者又該如何應對?新京報貝殼財經圍繞相關熱點話題直播連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邵宇進行深度解讀。
邵宇指出,當前市場出現高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齊漲,而債券等資產表現承壓的獨特現象 ,股債“蹺蹺板 ”效應近日尤為明顯,因此推薦投資者采用“杠鈴策略”進行資產配置,其特征在于“進可攻退可守”。
股市敘事呈現“科技牛 ”等多元特點
新京報貝殼財經:怎么看待當前的A股市場?與10年前相比 ,此輪行情有何異同?
邵宇:近期市場行情火熱,成交量大幅提高,A股市值也創下新高,引發市場關于“牛市”的討論 。與十年前2015—2016年行情相比 ,可以從基本面 、流動性和市場情緒三個驅動因素進行對比。
2015—2016年行情主要是由政策刺激經濟托底推動,宏觀政策比較積極,除常規貨幣政策外 ,棚改政策、抵押補充貸款等工具釋放大量流動性,場外資金通過傘形信托等渠道加杠桿入市,市場情緒高漲 ,敘事多以“大水牛”為主。
此輪行情自去年“9·24政策 ”調整啟動,貨幣政策比較積極,近期財政政策也作了一些突破;而流動性方面 ,此輪行情下沒有通過場外,但兩融余額創下新高,銀行存款向權益市場搬家跡象明顯 ,7月非銀存款新增2.1萬億元 。
本輪市場情緒由科技革新(如DeepSeek)、外部美聯儲降息預期及地緣緩和等因素推動,近期軍工及新質生產力相關預期也逐漸明晰,敘事呈現“科技牛”等多元特點。
總體而言,兩輪行情在基本面托舉 、流動性充裕及情緒驅動上有相似之處 ,但政策力度、杠桿渠道和敘事邏輯存在差異,需細致甄別。
新京報貝殼財經: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本輪行情的走勢?
邵宇:當前全球市場雖面臨科技競爭、關稅與地緣政治等多重不確定性,但從投資角度來看 ,到處都是機會 。比如,當前A股創十年新高,港股強勁反彈 ,美股 、黃金及比特幣亦屢攀高位,顯示資金正在“雙頭下注”,即一邊配置黃金類避險資產 ,一邊積極買入美股、比特幣等高風險資產。
從這個角度看股市,要說牛市的話,此前也到過5000、6000點 ,現在A股市值已超100萬億元,但個股數量的增多攤薄了市值含量。若160萬億居民儲蓄持續入市,且外資加大配置,指數或仍有空間 ,但更關鍵的是市場結構是否真正實現從地產主導向科技制造引領的轉型 。
本輪行情起初由政策寬松推動,但隨優質科技企業涌現和敘事轉向“新質生產力 ”,市場開始分化 ,具備產業支撐的科技制造板塊更具可持續性。
值得注意的是,A股仍以散戶交易為主,易出現急漲急跌 、情緒驅動行情 ,如去年“9·24”后行情短期沖高又劇烈調整。
因此,我覺得還是要回到基本面、流動性和科技敘事的良性循環。哪怕來得慢一點,來得持久一點 ,但大家獲得感都很強 。
新京報貝殼財經:在本輪行情中,中小盤股表現亮眼,其爆發是否可持續?
邵宇:中小盤股(尤其是微盤)驅動資金中有很多量化資金或市場化資金 ,機構參與比重較低,它是保證市場活躍度跟吸引增量資金的重要渠道,這也是題材和熱點迅速輪動的主要原因之一。
A股投資者熱衷于追逐前沿敘事,某種程度上反映出資金正積極尋找配置方向。這其中可能存在泡沫 ,尤其像人工智能可能是“我們此生最大的泡沫”,但泡沫是一個中性的詞——它并不一定是壞事,它能夠引導資源向特定領域聚集 。我覺得泡沫有良性跟惡性之分 ,科技泡沫多被視為“良性 ”,如同2000年互聯網泡沫催生了今日的巨頭;相比之下,郁金香、部分房地產泡沫則更具惡性色彩。
目前行情還在一個進展的過程中 ,它很難被證偽,在當前托底有力 、情緒高漲的市場中,中小盤行情仍可能延續。
預計科技、醫療和軍工板塊將持續受到關注
新京報貝殼財經:展望未來 ,A股和港股哪個市場更具潛力?
邵宇:A股與港股市場并不具備完全可比性,它們的投資者結構、資金來源和風格都不太一樣 。本輪行情中,A股自“9·24”政策預期升溫率先啟動 ,由托底政策和流動性驅動情緒。
從港股市場來看,科技板塊于去年開始上漲,醫療板塊則今年跟進上漲,而且港股市場前幾年估值較低 ,今年實現“逆襲”主要得益于全球資產再配置:部分原投資美國的基金回流新興市場,同時“北水南下”及海外華人資金也進入港股中。
就行情結構而言,A股主要依賴權重股穩定指數 ,同時中小盤股受情緒追捧、題材活躍,呈現分化格局;港股則更體現機構化特征,大型公司交易由基本面主導 ,行情隨業績逐步展開 。此外,港股更易受全球套息交易影響,若美聯儲降息導致資金涌入新興市場 ,港股將更為受益。
綜上,兩大市場雖共享中國基本面,但因資金和投資者結構差異 ,其行情節奏和結構性機會將呈現不同彈性,直接比較指數意義有限,需關注內部的結構分化。
新京報貝殼財經:看好哪些行業或者板塊?
邵宇:當前,大中華資產(A股 、港股等)的投資焦點正從傳統的城市化與工業化 ,明確轉向“新質生產力 ”(新智造、新消費、新生態)賽道 。具體來看,科技 、醫療和軍工板塊預計將持續受到關注。
如果我們認為這次的主要敘事邏輯是轉型升級的話,從消費板塊來看 ,港股消費表現強勁,而A股傳統消費相對平淡。這背后可能反映了年輕消費群體更愿為情緒價值和身份認同買單的新趨勢,新興消費因此值得重點關注。
當前市場最顯著的特征是“雙線布局” ,市場出現高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齊漲,而債券等資產表現承壓的現象,股債“蹺蹺板”效應近日尤為明顯 。這反映出在不同敘事邏輯下 ,各類資產都能找到堅定的擁躉。
新京報貝殼財經:對普通投資者有哪些建議?
邵宇:我們長期推薦“杠鈴策略 ”進行資產配置,即風險資產跟避險資產同時重倉配置,其特征在于“進可攻退可守”。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 ,當前兩類資產均呈現漲勢,反而形成了“雙贏”局面 。這背后反映了市場對未來3-5年全球政治經濟與供應鏈重造的預期。盡管宏觀基本面并未全面向好,但資金涌入這些資產有其內在合理性。
因此,可以繼續增加對避險資產(特別是黃金)和前沿科技等風險資產的配置 。
新京報貝殼財經:3700點是終點還是起點?
邵宇:有什么樣的投資人 ,就有什么樣的市場;有什么樣的市場,就有什么樣的上市公司。如果3700點能夠成為起點,這意味著投資人跟上市公司要做出改變 ,上市公司要提升科技含量、增強可持續性和核心競爭力;投資人要變得更有耐心、更加長期。就像導演跟觀眾一樣,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缺失或錯配 ,就會使市場陷入“瘋牛急跌 ”或“牛短熊長”的惡性循環 。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胡萌
(文章來源:新京報)
網上配資炒股平臺:證券app排行榜前十名-“國家隊”掃貨動向曝光 二季度千億投向ETF!滬指3500哪些板塊還能上車?
炒股可以杠桿的平臺:專業股票配資知識論壇-中信證券:短期投資驅動 建議圍繞聚變產業鏈關鍵材料及裝置環節布局
炒股加杠桿app:股票10倍配資-茅臺“抄底”!蛇茅批發價重回2000元/瓶!白酒估值處于十年估值低位
合法的配資公司:正版炒股軟件-中信證券:美股科技領域建議重點布局AI計算芯片、HBM、AI網絡設備等領域
實盤配資炒股:杠桿配資app-通用汽車放大招:谷歌AI助手明年上車+高級智駕將解放手眼
配資APP排名:配資專業在線炒股配資-李嘉誠旗下長和最新表態:預計今年不會完成港口交易 將邀請內地投資者加入!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