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百時美施貴寶(BMS)以90億美元的天價拿下德國BioNTech(BNT)的PD-L1/VEGF雙抗BNT327的消息,引起資本市場極大關注。財聯社記者注意到 ,從2023年普米斯以5500萬美元首付款將這款創新藥授權給BNT至今,短短一年時間,BNT轉手狂賺超過80億美元 。在這筆交易背后 ,中國藥企普米斯的“低價出海”引起廣泛討論。
與此同時,2025年以來,包括三生制藥(01530.HK)以交易總金額60.5億美元將SSGJ-707的全球權利(除中國內地)授權給輝瑞在內的多筆BD交易,凸顯了MNC對中國雙抗管線的瘋狂掃貨正在改寫全球創新藥版圖。財聯社記者還了解到 ,榮昌生物(688331.SH) 、君實生物(688180.SH)為代表的中國創新藥企,或許正在醞釀下一個雙抗藥物BD 。
中國藥企如何在資本熱浪中避免被“低價收割 ”,并在全球競爭中找到價值坐標?這場關于創新藥定價權的博弈 ,已成為決定中國醫藥產業未來的必答題。
BNT9.5億買普米斯“火種”轉手狂賺80億
6月2日,BMS與BNT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開發雙抗藥物BNT327(靶向PD-L1/VEGF),交易總金額高達90億美元。
根據協議 ,BMS支付15億美元首付款,創下2025年腫瘤領域授權首付紀錄,追加20億美元非或有性周年付款及76億美元里程碑付款;雙方平分全球開發成本與利潤 ,并共享商業化權益。
據悉,BioNTech的BNT327是一款靶向PD-L1和VEGF-A的下一代雙特異性抗體候選藥物,目前正在進行多項臨床試驗 。正在進行的試驗的初步數據凸顯了將抗PD-L1和抗VEGF-A合到單個分子中 ,為多種腫瘤類型的患者帶來協同臨床益處的潛力。BNT327是中國藥企普米斯生物自主研發的PM8002,一款曾被低價“收割”的創新在研管線藥。
2023年11月,在珠海成立僅5年的普米斯與BNT達成首筆授權:首付款僅5500萬美元,授予BNT327除大中華區外的全球權益 ,潛在里程碑款總計超10億美元 。
然而這僅是序幕。2024年11月,BNT以8億美元現金和1.5億里程碑款全資收購普米斯,將其變為BNT中國研發中心。至此 ,普米斯核心資產BNT327及雙抗平臺盡歸德國巨頭 。
“若是普米斯能夠在2023年沒有賣出PM8002,而是等候臨床試驗能夠給出更加積極的表現,普米斯將收獲的回報可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北京百思力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恒告訴財聯社記者。
但醫療戰略咨詢公司LatitudeHealth創始人趙衡認為 ,若是當初PM8002不是首付款5500萬美元,這筆交易或許沒有那么容易達成,“由于美國醫療政策不確定性強 ,美國大型并購都停掉了,現在只做小型交易,中國的早期臨床產品價格比較低 ,所以優勢凸顯出來了 。”
趙衡告訴財聯社記者,2023年以來,為了尋找差異化管線競爭,多家MNC將合作的重心放在雙抗上 ,這是大背景,所以大藥企的目標是掃貨和建立儲備,“至于價差也很正常 ,畢竟普米斯已經被收購了,而不是轉手倒賣。”
MNC“掃貨”中國雙抗
實際上,今年或許是中國雙抗不斷刷新全球生物醫藥行業認知的一年。
5月20日 ,三生制藥宣布將其自主研發的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SSGJ-707的全球(除中國內地)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權益獨家授予輝瑞,交易總金額高達60.5億美元,首付款為12.5億美元 ,刷新了國產創新藥License-out(對外授權)的最高首付款紀錄 。
此外,三生制藥還將獲得最高48億美元的開發、監管批準和銷售里程碑付款,以及授權地區銷售額的兩位數百分比梯度分成。輝瑞還將于協議生效日認購三生制藥價值1億美元的普通股股份 ,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
數日前,石藥集團(01093.HK)披露即將成交的BD交易,其中SYS6010計劃于6月左右完成海外授權,預計全年新增3筆合作交易 ,總金額達50億美元。
更早之前,默沙東以33億美元押注禮新醫藥LM-299,首付5.88億美元;宜明昂科(01541.HK)的IMM2510于2024年以超20億美元授權給Instil Bio;Summit早在2022年便以50億美元鎖定康方生物(09926.HK)的依沃西單抗海外權益 。
據醫藥魔方 ,2025年初至今,國內創新藥BD出海交易總金額達455億美元,首付款達22億美元。期間共有18項License-out交易的“首付款+里程碑付款 ”超過5億美元 ,其中7項交易的受讓方為MNC藥企,占全部交易數量的近40%。據CNBC報道,2025年以來 ,MNC首付款超過5000萬美元的License-in項目,有42%來自中國 。
瘋狂掃貨的背后,是跨國巨頭的雙重焦慮 ,王恒告訴財聯社記者,MNC曾經的藥王,O藥 、K藥等PD-1單抗2028年專利到期,急需迭代產品;而中國創新藥企憑借國內海量的患者資源 ,相對廉價的生物醫藥工程人才,創新藥開發效率和成本比海外好太多,所以MNC才把目標瞄準了中國的潛力管線。
趙衡同樣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相比發達國家,中國創新藥的價格相對較低,另外中國創新藥管線相對充足 ,所以才會有近期國內BD項目突然井噴的現象。
中國創新藥需要“定價權革命”
據公開數據,截至2024年底,國內共有數十個PD-(L)1/VEGF雙抗項目在研發中 。
除康方生物、三生制藥、禮新醫藥、宜明昂科等 ,還有榮昌生物的RC148,Ⅱ/Ⅲ期針對非小細胞肺癌;君實生物的JS207,Ⅱ期聯合化療治療肺癌;神州細胞(688520.SH)的SCTB14 ,Ⅱ/Ⅲ期針對非小細胞肺癌;華博生物的HB0025II期針對子宮內膜癌;以及天士力(600535.SH)/圓祥生命科技的AP505/B1962 、明慧醫藥的MHB039A、復宏漢霖(02696.HK)的HLX37、甫康藥業的CVL006等。
或受BMS與BNT達成90億美元交易的影響,今日榮昌生物股價漲幅超10%。財聯社記者致電榮昌生物投資者熱線,其工作人員回復稱,公司的RC148確實在醞釀BD ,相關進展處于保密階段,可以關注公司后續公告 。
對于近期MNC密集與國內創新藥企業達成BD合作,榮昌生物投資者熱線工作人員稱 ,“前段時間生物醫藥產業比較低迷,或許近期出現了明顯的復蘇態勢。”
君實生物的JS207也是當前業內普遍認為有可能的BD“種子 ”,今日君實生物方面回應財聯社記者稱 ,“公司對各種類型的商務合作均保持開放且積極的態度,期望通過有機發展和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實現全球化。后續如有相關商務合作事項達到信息披露標準,公司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
“我相信 ,隨著三生制藥 、康方生物、普米斯相關BD交易的發生,這對于國內創新藥企業,尤其是擁有雙抗管線的Biotech而言 ,會增強更多繼續投入研發的底氣,以及未來出海的信心,與MNC進行BD談判的預期。”王恒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確實有可能提高中國創新藥企與MNC談判時的要價,但也要看怎么談 ,企業的談判能力如何。 ”趙衡也判斷道 。
王恒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在全球醫藥市場中,中國創新藥企要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在于掌握定價權,這涉及多層面因素:一方面,創新藥研發成本持續攀升 ,若無法通過合理定價回收成本并盈利,將抑制企業后續研發投入積極性,阻礙創新藥研發進程;另一方面 ,國內醫藥市場環境復雜,醫保控費政策日益嚴格,集采范圍擴大 ,雖保障藥品可及性,但也壓縮創新藥利潤空間,影響企業定價自主權。
“國內的政策與融資環境應該更加支持創新藥,原本普米斯具備成為‘下一個康方’的潛力 ,但現在只是德國醫藥巨頭的中國分公司。在中國創新藥的全球競爭力和價值不斷提升的當下,應當可以涌現出更多的康方生物、百濟神州-U(688235.SH)和恒瑞醫藥(600276.SH) 。”王恒補充表示。
趙衡表示,“不過 ,從目前的全球生物醫藥蓬勃發展態勢,以及近期MNC不斷引進中國創新藥來看,海外市場沒有因為美國的藥價改革影響未來的信心 ,海外市場依舊能強勁支撐國內創新藥企業積極投身熱門管線的研發,但長期還是要關注全球創新藥生態的變化。”
股票配資官方網:股票杠桿平臺哪個好用-BD交易大爆發 今年總額已超455億美元!中國創新藥能否打開增長新空間
股票配資平臺門戶官網:配資炒股理財-中國創新藥“出海潮”正酣:石藥集團50億美元BD交易來襲
杠桿配資網:股票配資成本-【風口研報】中國創新藥全球影響力迅速擴大 細分領域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香港配資公司:山西股票配資平臺-又一款中國創新藥賣虧了?5500萬美元首付款賣出 再轉手總額已超90億美元
股票配資知識:中國股票配資網站-市場震蕩 創新藥、新消費板塊集體跳水!油氣股再度大漲
股票配資公司網站:配資安全炒股配資門戶-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總裁劉安林被開除黨籍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