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上緯新材(688585.SH)因智元機器人資產注入20個交易日股價暴漲15倍 ,成為近期A股最大“妖股 ”,然而這樣“一招鮮”的行情也恐難再出現了 。
日前,A股市場再次出現一例跟上緯新材類似的反向資產注入案例。8月5日 ,停牌5個交易日的安車檢測(300572.SZ)發布復牌公告,稱上海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矽睿科技”)與實際控制人賀憲寧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擬通過協議收購+受讓表決權+第二期收購的方式 ,取得該公司控制權。雙方協議約定首期轉讓的1472.24萬股股份對應轉讓單價為21.84元,對應股份轉讓價款的總額為3.22億元 。
受此影響,安車檢測在停牌前一日大漲11.87%;8月6日復牌當日,安車檢測股價再次出現漲停報收31.21元/股。不過8月7日 ,公司股價在上沖33.65元新高后回落,跌幅達到7.34%,報28.92元/股。而上緯新材股價創110.48元歷史高點后8月6日則出現跌停 ,8月7日微漲3.93%報收91.85元/股 。
“對于反向資產注入的題材,當前資金交易關注度非常高,但是也存在非常大的風險。上緯新材之所以被爆炒 ,其原因還是智元機器人想‘卡位’宇樹科技提前上市,另外公司股東人數非常少,容易把股價炒上去。反觀安車檢測 ,同樣是注入機器人資產,但是收購標的股東人數多一倍,矽睿科技所注入資產價值僅為智元機器人的七分之一 ,市場短期內再出一個‘上緯新材’基本不現實。 ”上海一家私募投資機構合伙人胡洋(化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
籌備IPO多年矽睿科技反向收購
天眼查數據顯示,矽睿科技2012年成立于上海,業務聚焦智能傳感器領域,目前已構建包括智能運動感知系統 、磁傳感解決方案、工業級融合感知模組在內的六大核心產品矩陣。
在此前公告中矽睿科技對外稱 ,公司深度賦能智能汽車、先進制造 、消費電子三大萬億級賽道,前瞻布局智慧醫療、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戰略新興領域。矽睿科技股東名單包括:上海市國資委全資控股的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的上海超越摩爾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上海云鋒麒泰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不過目前并沒有一個持股比例高于10%的大股東 。另外 ,矽睿科技高管名單中,董事長葉峻作為上海聯和高管,他在上市公司宣泰醫藥 、華虹公司、上海銀行等一批企業中均擔任重要職務 ,總經理孫臻則僅在矽睿科技履職。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2023年,矽睿科技兩度接受上市輔導 ,備戰IPO上市。其中,自2023年起的第二輪上市輔導持續至今,上個月最新發布的輔導還在工作進展中 。
“輔導小組正通過網絡核查、資料收集 、數據分析等方式對公司包括歷史沿革、經營管理、公司治理 、財務會計、業務技術等方面開展進一步盡職調查,協助公司完善業務發展戰略、募投項目用途及投資規模等事宜。”上市輔導商國泰海通方面表示。
而本次入主上市公司也不是矽睿科技首次與資本市場結緣 。
“去年6月 ,矽睿科技作價6.83億元,將所持上海麥歌恩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68.28%股份轉讓給了納芯微,這筆交易在去年12月完成交割。”8月8日 ,有接近矽睿科技的相關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另外,作為被收購的上市標的安車檢測,近幾年業績出現持續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 ,安車檢測作為國內機動車檢測行業整體解決方案及汽車后市場綜合服務提供商,于2016年12月上市。2022年—2025年一季度,該公司業績處于持續虧損狀態 ,凈利潤分別虧損3140.55萬元 、5852.20萬元、2.13億元以及403.48萬元。
難以復制“上緯新材 ”行情
“同樣是資產反向注入,因為上緯新材的股價暴漲,導致散戶對于此類題材情緒極度亢奮 ,這是非常危險的。上緯新材是因為智元機器人將資產整體注入,導致上市公司控股權出現變更,這也意味著以后上緯新材的業績支撐有賴于智元機器人,另在公司名稱也有可能出現變更;對于安車檢測而言 ,矽睿科技的資產注入既不獲得公司的控股權,也不成為公司的實控人,矽睿科技自身還在謀求IPO的過程中 ,所以股價僅出現兩天大漲后就下跌,不排除是資金短時炒作 。”前述私募合伙人胡洋表示。
據了解,矽睿科技此次收購 ,計劃采用分階段推進模式。根據公告,第一期,矽睿科技擬協議收購賀憲寧持有的安車檢測1472.2萬股、占6.43%的股份 。同日 ,矽睿科技與賀憲寧簽署了表決權委托協議,約定在第一期標的股份轉讓完成后,賀憲寧將持有的13.57%股份對應的表決權 ,委托給矽睿科技行使。
在第一期股份轉讓完成的前提下,賀憲寧持有的安車檢測3107.5341萬股(占比13.57%)解除限售后,也計劃轉讓給矽睿科技,具體轉讓價格及權利義務安排 ,以屆時簽署的轉讓協議約定為準。
其中,第一期標的股份按照每股21.84元作價,轉讓總價約3.22億元 ,矽睿科技則分四筆付款 。完成選聘新任董事 、高管及完成上市公司營業執照、公章、銀行賬號等章照文件交接后3個工作日內,向賀憲寧支付第四筆股份轉讓款,也就是最后的10%轉讓價款。
此次股權變動后 ,矽睿科技將直接持有安車檢測6.43%的股份,并通過表決權委托的形式控制安車檢測13.57%的股份,合計控制安車檢測20%的表決權。由此 ,矽睿科技成為安車檢測的控股股東,由于矽睿科技無實際控制人,安車檢測將無實際控制人 。
事實上 ,記者梳理發現,資本市場此前也出現多例擬IPO企業或者非上市公司收購上市公司的案例。除智元機器人收購上緯新材股權外,還包括撤回深市主板IPO申請的深蕾科技擬收購創業板上市公司線上線下(300959.SZ)控制權;哈啰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哈茂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擬收購永安行(603776.SH)控制權,哈啰出行曾申請赴美上市未果;星空科技裝備有限公司擬收購中旗新材(001212.SZ)24.97%的股份等。
從上述反向資產注入的上市公司股價表現來看 ,中旗新材在今年3月發布相關公告后股價在兩個月中出現近3倍的漲幅;線上線下的股價在今年6月份股價曾出現劇烈波動,卻并未出現大幅上漲的行情;而永安行則在相關公告發布后股價出現5個漲停,隨后在十個交易日中又跌回原點 。
“中短期類似的收購會越來越多 ,長期則需要看IPO市場的恢復情況。對于并購雙方以及投資者而言,需要關注收購方能管理好上市公司 、資產能否裝入上市公司,以及二級市場波動等風險。”對此 ,民生證券投行事業部保薦代表人吳超表示。
值得一提是,就在8月7日盤后,上緯新材發布2025半年度業績報告 ,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84億元,同比增長12.5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90.04萬元 ,較上期下降32.91% 。主要是因為海外美金應收賬款造成的匯兌損失、海外銷售運費、傭金及研發檢測試驗費增加,使凈利潤較同期減少。
一位不具姓名的券商從業人士指出:“上緯新材短期暴漲透支未來成長,基本面羸弱與政策降溫加速泡沫破裂。投資者需警惕資產反向注入的標的公司股價‘博傻游戲’尾聲的多殺多風險,回歸業績驗證邏輯才是王道 。”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最安全的杠桿炒股平臺:炒股配資網站約選配資-券商科創債發行爆發式增長:30家機構搶灘 千億元資金涌入硬科技
安全的杠桿炒股平臺:配資炒股開戶-滬指站穩3500點了 芯片板塊竟還在橫盤!機構借ETF進場已狂買超130億元
正規配資平臺開戶:配資查股網-逆勢大漲 賽力斯股價創歷史新高!大盤跌了 持股過節安全嗎?機構分析
哪個股票平臺最正規:配資專業網上炒股-近100家機構計劃發行超3000億元債券 債市“科技板”助力科創
最新股票配資平臺配資:安全炒股配資網-十大機構論市:震蕩中積聚向上突破力量 銀行股行情可能擴散到非銀
新疆配資公司:炒股配資平臺開-多家私募看好AI產業鏈投資!科技板塊有望迎來修復行情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