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今年以來 ,港股回購持續升溫。
券商中國記者根據數據統計,今年1月1日至7月11日,合計有238家港股上市公司累計回購了69.88億股 ,回購金額達到近1800億港元,參與回購的上市公司家數和回購股票數量同比增加 。
與此同時,從回購金額排名來看 ,除了“不差錢 ”的匯豐、渣打等金融類上市公司,騰訊控股和阿里巴巴等互聯網科技巨頭也多次大手筆回購,金額都在百億港元以上。
金融 、科技巨頭主導大額回購
今年以來 ,除了A股,港股上市公司也積極進行股份回購。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2025年1月1日至7月11日,合計有238家港股上市公司 ,累計回購了約69.88億股,回購金額達到1798.82億港元 。去年同期數據顯示,有221家港股上市公司累計回購62.31億股 ,合計回購金額2002億港元。
整體來看,盡管回購總金額略有下降,但是回購家數和股份數量同比增加 ,這也意味著覆蓋面提升,越來越多港股上市公司加入股票回購隊伍。
從今年以來港股上市公司回購TOP10來看,匯豐控股、騰訊控股、友邦保險 、渣打集團、阿里巴巴、保誠 、中遠海控、貝殼、中國建材和美的集團 ,上述十家H股上市公司股票回購金額都在30億港元以上,而前五家上市公司回購金額超過百億以上,除了匯豐 、友邦和渣打三家“不差錢”的金融股外 ,其余兩家為互聯網科技公司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家合計回購超500億港元受到關注 。
從回購金額來看,回購金額最高為匯豐控股達到435.25億港元,騰訊回購了400.43億港元 ,僅次于匯豐控股,阿里巴巴則回購了118.79億港元。
此前,騰訊連續回購多次穩居港股回購金額榜首 ,在今年回購中,每日回購金額均在5億港元以上。在2024年年報中,騰訊曾宣布2025年計劃至少回購價值800億港元的股份 。
對于回購 ,阿里巴巴7月2日在港交所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季度期間,該公司以8.05億美元的總價回購了總計5600萬股普通股。截至今年6月30日 ,該公司在董事會授權的股份回購計劃下仍余193億美元回購額度,有效期至2027年3月。
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增持回購規模持續增加表達了市場主體堅定看好市場的信心和決心。同時 ,增持回購持續增加也反映出上市公司的自身實力在不斷增強 。
AI投入成為新變量
與往年單純“買自己”不同,今年科技巨頭的回購與AI資本開支同步放大。
騰訊2025年一季報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收1800.2億元,同比增長13%;經營利潤(Non-IFRS)693.2億元 ,同比增長18%。
在AI領域,騰訊持續加大投入,今年一季度研發支出達189.1億元 ,同比增長21%;資本開支274.8億元,同比增幅達91% 。
阿里巴巴亦在今年2月宣布,未來三年 ,阿里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人民幣,用于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
就騰訊而言 ,其C端市場已經用AI全面滲透用戶場景:原生AI產品元寶借助混元+DeepSeek雙引擎驅動,用戶規模顯著增長;同時,微信、QQ、理財通等核心產品 ,通過AI能力深度整合,智能化體驗持續升級。
根據安排,騰訊將于8月公布其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多家賣方機構已發布其業績前瞻 。中信證券預計其當季營收約1786億元、Non-IFRS凈利潤622億元;瑞銀則給出1560億元收入 、600億元凈利潤的預測。兩家機構均認為 ,在AI提供顯著收入貢獻之前,微信生態內的小程序、小游戲、搜一搜等高毛利業務仍將為盈利增長提供清晰路徑;中期來看,AI的乘數效應有望逐步顯現。
股票低息配資:炒股配資合法嗎-破千億港元!年內200多家港股公司踴躍出手回購 行業巨頭引領熱潮
前十大證券公司排名:正規的股票杠桿公司-新增78家 A股公司扎堆回購!回購增持貸款持續增加
股票開杠桿:配資開戶公司-年內港股募資近1300億港元 港交所IPO新規落地 這些新變化值得關注
股票配資世界:一站式配資服務機構-回購超千億港元!港股行業龍頭持續發力
配資論壇app下載:配資十大正規公司-券商回購潮持續 單家最高回購20億元 信心提振效應升溫
證券配資公司:股票杠桿正規平臺排名-人形機器人持續升溫 A股零部件公司產業化進度如何?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