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中信證券指出,創新核藥RDC有望解決目前前列腺癌診療過程中檢測負擔大 、療效有限等未被滿足臨床需求 ,改變前列腺癌診療范式,實現診療一體化,提高患者依從性和生存期 。目前中國尚無任何RDC上市,市場呈現藍海狀態 ,海外前列腺癌RDC診療產品在2021年上市,2024年市場已接近30億美元,充分驗證了其巨大的商業價值。中信證券認為中國有望復刻海外前列腺癌RDC診療市場發展路徑 ,預計未來中國前列腺癌RDC診療市場將超100億元,市場呈現高速增長狀態。該行業關鍵點為核素、配體分子形態、生產配送能力,建議關注在上述條件具有優勢的公司。
全文如下創新核藥|RDC改變前列腺癌診療范式 ,開啟百億藍海新賽道
創新核藥RDC有望解決目前前列腺癌診療過程中檢測負擔大、療效有限等未被滿足臨床需求,改變前列腺癌診療范式,實現診療一體化 ,提高患者依從性和生存期 。目前中國尚無任何RDC上市,市場呈現藍海狀態,海外前列腺癌RDC診療產品在2021年上市 ,2024年市場已接近30億美元,充分驗證了其巨大的商業價值。我們認為中國有望復刻海外前列腺癌RDC診療市場發展路徑,預計未來中國前列腺癌RDC診療市場將超100億元,市場呈現高速增長狀態。我們認為該行業關鍵點為核素 、配體分子形態、生產配送能力 ,建議關注在上述條件具有優勢的公司 。
▍目前前列腺癌診療過程中的未被滿足臨床需求主要為(一)診斷:檢測負擔大,正確率不高;(二)治療:治療手段以及療效有限。
根據Telix公司2025年6月研發日活動,前列腺癌診斷手段以12次活檢穿刺為主 ,且75%的活檢結果為陰性,活檢效率低下,患者負擔大。根據Zhang Z, Liang G, Zhang等人的文章“China county-based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screening for prostate cancer and a cost-effective analysis ” ,2021年中國約69%的需要活檢患者會接受活檢 。目前終末期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標準治療方式以內分泌治療為主,化療為最后手段,治療手段有限 ,且5年生存率為30%,療效有限。
▍創新核藥RDC的出現有望解決目前前列腺癌診療過程中的未被滿足臨床需求,改變前列腺癌診療范式 ,實現診療一體化。
診斷方面RDC有望取代目前標準檢測方法:根據Telix公司2025年6月研發日活動,前列腺癌診斷RDC核藥有望將12次活檢降低為1-2次,并且有望使40%的患者不用再接受活檢檢測 。此外前列腺癌診斷RDC核藥的準確率更高,根據Hofman MS, Lawrentschuk N等人2020年在Lancet上發表的文章“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PET-CT in patients with high-risk prostate cancer before curative-intent surgery or radiotherapy (proPSMA):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multicentre study” ,III期臨床試驗proPSMA顯示,核藥RDC PSMA PET-CT掃描的準確率比常規影像學檢查(CT和骨掃描)高27個百分點(95% CI 23–31)。
治療方面RDC有望成為BIC藥物:諾華公司資助的PSMAfore和VISION III期臨床試驗分別顯示,RDC藥物Pluvicto可以延長未接受化療mCRPC患者中位放射學無進展生存時間至11.60個月HR 為 0.49 ,延長接受化療mCRPC患者影像學檢查中位無進展生存期至8.7個月HR為0.40。
RDC有望實現診療一體化,實現精準醫療,提高患者依從性和生存期:診療一體化意味著患者可以在診斷的時候通過影像學信號就可以制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 ,實現精準治療,優化了整個診療過程,提高了患者依從性和生存期 。
▍中國有望復刻海外前列腺癌RDC診療市場發展路徑 ,預計未來中國前列腺RDC診療市場將超100億元。
根據Insight數據庫,海外前列腺癌首個RDC診斷產品在2021年上市,首個前列腺癌治療RDC產品于2022年上市。根據諾華公司、Telix公司 、Lantheus公司財報 ,2024年前列腺癌RDC診療市場已接近30億美元,其中診斷市場超15億美元,治療市場接近14億美元,充分驗證了其巨大的商業價值。我們認為中國有望復刻海外前列腺癌RDC診療市場發展路徑 ,未來中國前列腺RDC診療市場將超100億元,其中診斷市場將超10億元,治療市場將超90億元 ,市場呈現高速增長狀態 。
▍該行業關鍵點為核素、配體分子形態、生產配送能力。
1)核素:診斷RDC中,β+核素更具優勢,治療RDC中α核素最具優勢其次為β-核素。小分子RDC為創新核藥 ,其結構分為4部分:核素 、連接子、螯合劑、配體(靶點 、分子形態等),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核素和配體 。核素分為α,β- ,β+、γ等多種類型,配體的分子可以分為大分子、小分子等多種類型。
診斷RDC中,β+核素更具優勢。β粒子在組織中移動極短的距離后 ,就會與一個電子相遇并發生湮滅效應,瞬間轉化為兩束方向相反的γ射線被體外的PET掃描儀接受,從而形成高清的腫瘤圖像,相比于直接釋放γ射線 ,湮滅效應帶來的圖像質量更佳 。
治療RDC中α核素最具優勢其次為β-核素。α粒子能量高,可直接打斷DNA雙鏈。殺傷更徹底,有望克服腫瘤耐藥性 ,且射程短,對正常組織損失更小 。β-粒子能量較低,破壞多為DNA單鏈 ,存在腫瘤細胞修復可能,且射程較長,對正常組織損失較大。
2)配體:配體分子量大小影響著藥代動力學以及副作用 ,不太存在絕對更安全的分子形態。PSMA作為一個高特異性的靶點已經非常成熟,其有效性已得到廣泛驗證 。我們認為當前研發的前沿與差異化競爭的焦點更多地是圍繞PSMA這一成熟靶點,設計出更優的遞送配體。小分子特性導致小分子配體在唾液腺和腎臟等正常組織中也有生理性攝取 ,從而引發了難以避免的口干癥和一定的腎臟毒性風險,而大分子巨大的結構使其無法進入唾液腺和腎臟,從而避免了口干癥和腎臟毒性,但可能會帶來肝臟毒性。大分子藥物體內滯留時間較長 ,因此給藥的總放射性活度較低,潛在風險可能更少,給藥頻率更優 ,但同時大分子配體體內滯留時間長又可能會帶來骨髓毒性/血液學毒性的風險。因此,不太存在絕對更安全的分子形態 。
3)生產配送能力:公司需具備國內自主生產配送能力。參考遠大醫藥介入核藥產品釔[90Y]-微球樹脂,其國內售價約為北美3倍以上 ,原因是產品需在國外生產進口,因此成本較高。所以公司需具備國內自主生產RDC能力,降低成本 ,擺脫依賴海外進口限制 。此外,診斷類RDC半衰期通常不超過2小時,治療類RDC半衰期通常為6天左右 ,企業需具備保證產品有效性的物流配送能力。
▍風險因素:
新藥研發進度不及預期或失敗的風險;新藥審批進度不及預期或不通過的風險;新藥上市后療效安全性不及預期風險;產品商業化不及預期以及銷售不利的風險;市場競爭格局變化的風險;醫藥政策變化的風險;統計數據可能較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偏差;行業實際發展不及預期。
▍投資策略:
根據上述分析,前列腺癌核藥RDC發展關鍵在于核素 、配體分子形態、生產配送能力 。
(文章來源:人民財訊)
證券配資公司:股票杠桿正規平臺排名-人形機器人持續升溫 A股零部件公司產業化進度如何?
最新股票配資平臺:十大股票杠桿排名-中信證券:2025年夏季或是近十年最炎熱夏季 關注較為受益板塊
杭州股票公司排名:如何選擇股票技巧-光大證券:A股節后有望繼續上行 TMT未來行情或將延續
靠譜的配資平臺有哪些:10大配資公司最新排名-百億A股收購迎新進展!愛柯迪擬購買卓爾博71%股權獲受理
正規杠桿配資平臺:配資公司排名前十-中信證券:汽車自動駕駛奇點已至 商業化落地加速推進
專業股票配資:股市如何配資-中央匯金最新動作引發關注!證監會:核準中央匯金成為信達證券、東興證券等公司實控人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