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10月27日的早上7時 ,上海微涼的晨風中,上海市青浦區卓越鉑爾曼大酒店一個門口處已聚起三三兩兩的人,他們手里的文件袋裝的是當天第十一批藥品集采的申報資料 。
第十一批藥品集采場外等候區。澎湃新聞記者李瀟瀟攝
自2018年“4+7”試點以來,藥品集采成為影響國內醫藥行業的重要政策。第十一批集采共納入55個品種 ,有400多家中外藥企參與。對于集采這一常態化、制度化 、規范化的政策,醫藥行業早已不再陌生,但每次參與的緊張感與壓力感并沒有消失 。對于此次中標的預期 ,一位歷經三四次集采的國內藥企代表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看運氣吧! ”
此次集采的規則進一步優化,也更為復雜,耗時也更長。早在10月22日 ,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在申報注意事項中提醒:“考慮到中選規則一、二、三依次進行,中午間隙時間短,信息申報大會結束時間也可能較晚 ,會場備有簡單點心。”直到10月27日晚上十二時許,開標現場才完全結束 。
10月28日下午六時左右,第十一批集采的擬中選結果對外公布。此次集采共有445家企業的794個產品參與投標 ,其中272家企業的453個產品獲得擬中選資格,預計全國患者于2026年2月用上新一批質優價宜的中選藥。
直擊集采現場:有專家認為今年企業報價平穩合理
根據第十一批集采的安排,當天上午7時開始預檢和簽到,7時30分至10時30分受理申報材料 ,10時30分企業代表憑大會入場券進入開標現場 。早上7時前后已經有企業代表等候在開標入口處。
值得一提的是,上藥、國藥等藥品下游流通企業也有代表來到集采現場,還有流通企業為藥企客戶設置了休息間 ,產業鏈各環節對集采的關注度可窺一斑。
有一家國內某藥企已經參加了三四次集采,本次有一個品種參與 。對于此次能否中標,該代表稱:“看運氣吧!”也有國內藥企代表稱 ,參與集采還是挺有壓力的。
另一家主要做仿制藥品種的印度外企是第二次參加集采,此次僅有一個品種參與,面臨十幾家的競爭格局。該代表表示 ,雖然希望中選,但對公司中標的信心比較低 。自己公司在選擇品種立項的時候,可能挑了只有一兩家的“好品種” ,但兩三年之后,中國市場可能已經有三四十家了。在這位代表看來,國內仿制藥企更有成本優勢,原料 、輔料、工廠等都是本地的 ,而仿制藥外企需要在海外生產,還需要運費,優勢更低 ,在集采中標的競爭力小一些。
“中選跟不中選還是不一樣,如果一個品種有十幾家中標了,你沒中標 ,確實還可以銷售,但沒有意義了。 ”上述外企代表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家的報價策略很簡單 ,就是預估一下成本等因素,能報的最低價是多少 。在他看來,這也是大部分參與集采企業的策略。談及未來 ,上述代表認為,依然會參與集采,但自家滿足條件的品種可能不是很多了。
上述代表還指出,在《我不是藥神》電影中 ,中國人去印度買便宜的藥,但目前的情況可能在發生逆轉,從中國買藥比印度更便宜 。他介紹 ,印度沒有醫保體系,基本都是商業保險,自費的比例比較高 ,患者需要自己付費,藥品價格也是市場自主定價,也有招標 ,但采購的比例很小。
第十一批集采申報信息公開大會現場。澎湃新聞記者李瀟瀟攝
在申報信息公開環節,在公證處的見證下,宣讀人在現場公開念出相關企業的報價信息 。南京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顧海現場見證了部分企業的報價情況。他明顯感覺 ,今年企業的報價平穩合理,現場沒有看到很多讓參與者嘩然的極端情況,這說明今年的集采規則的優化還是起作用了。
規則優化:提高質量門檻,首允醫療機構按廠牌報量
第十一批集采的采購規則總體堅持“穩臨床、保質量 、防圍標、反內卷”的原則 ,其中質量是藥品的生命線,也是大眾對集采關注的重要方面 。
據悉,此次集采更加關注企業質量控制水平 ,提高企業投標的質量門檻,對企業的實際生產經驗提出要求,并要求投標藥品2年內不存在抽檢不合格、所在生產線2年內不存在違反GMP的情況。集采中選后 ,藥監部門將把中選藥品納入重點監督檢查范圍,開展中選企業檢查和中選產品抽檢“兩個全覆蓋”。
規則方面,此次集采首次允許醫療機構按照廠牌報量 ,共有4.6萬家醫療機構參加了本次集采報量,報量的77%具體到了品牌,23%按通用名報量 。北大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濱表示 ,整體來看,此次集采保量達到了預期結果,現在就看各家醫療機構按照廠牌報的量能落實多少,她個人對此持比較樂觀的看法。顧海認為 ,這是一個非常有創見的措施,這說明集采充分注重了臨床醫生的用藥習慣。從廠牌報量的情況,也說明醫生也很希望按照原有臨床的使用習慣來選擇藥品 ,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此次集采還特別強調“反內卷 ”的原則 。為保證公平,本次集采繼續對中選價差作一定控制。同時,為防范個別企業報出異常低價“熔斷”其他正常報價的企業 ,導致整個品種的中選價過一則低,本次集采優化了價差控制“錨點”的選擇,不再簡單選用最低報價。當“最低價 ”低于“入圍均價的50%”時 ,將以“入圍均價的50%”為價差控制的錨點 。對此,顧海指出,這一條規則既防止了企業惡性競爭 ,也讓企業也能有一定的利潤空間。
第十一批集采信息公開大會現場。澎湃新聞記者李瀟瀟攝
雖然第十一批集采強調“反內卷 ”的原則,但從現實市場競爭格局來看,依然有不少“卷王”品種,如哮喘治療藥物二羥丙茶堿注射劑有48家企業參與;抗菌藥物頭孢唑肟注射劑報量企業有41家;治療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的法莫替丁注射劑有38家企業報量 。
顧海認為 ,按照規則,對于中標的低于錨點價格的藥品,企業要給予其成本的說明。此外 ,國家藥監局和國家醫保局也有協同治理機制,對低價中標企業加強飛行檢查的頻次,以保證藥品質量的穩定。如果藥品質量穩定可靠 ,低價中標是可以的,但如果以犧牲質量為代價,就觸碰了集采的底線 。
有藥企代表認為 ,雖然集采規則在優化,但對于這種動輒十幾家甚至幾十家的熱門品種,市場競爭那么激烈 ,有企業報出更低價依然可以理解,有關部門也不會拒絕這樣價格的產品中選。對于這種現象,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院商學院院長常峰指出,集采方案在不斷優化 ,希望參與企業更理性報價,但這并不能保證競爭激烈的品種一定不會出現低價的情況。
專家:集采推動醫藥行業升級效果已顯現
自2018年以來,我國已經組織多批藥品集采 。此前10批國家藥品集采 ,共覆蓋435種藥品,平均降幅均超過50%。集采品種的選擇有一個重要前提,即“集采非新藥 、新藥不集采”。也就是說 ,集采品種都是已經過了專利期,且市場競爭充分的成熟品種。
常峰指出,如果仿制藥特別賺錢 ,沒人有動力去做創新藥 。對于仿制的成熟產品,其利潤就應該是適度的。如果利潤太低,對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不利。但是 ,如果利潤過高,企業是沒有創新動力的,因為創新風險很大,投入很大 ,企業不一定愿意拿這些錢去做真的創新 。
武漢大學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也認為,集采對企業起到倒逼作用,一個是倒逼創新 ,一個是走高質量發展之路,需要指出的是,仿制藥也有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另外 ,我國開展集采以后,仿制藥企業的并購金額是在大幅上升的。過去國內藥企小而散,哪怕只是供應一個地方的幾家醫院 ,只要營銷做得好,就夠某些藥企“躺平 ”,由于沒有動力 ,仿制藥的高利潤有時并不會推動企業去轉型 。在集采的推動下,藥品價格虛高的部分被擠壓掉了,推動企業去做更加創新,也更加具有高價值的業務。
江濱認為 ,集采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效果已經顯現。通過這幾年的集采,無論是中選企業還是非中選企業,都更加明白 ,光靠仿制藥掙錢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很多企業在原有優勢領域和戰略領域加大創新研發力度,而且效果很明顯。可以看到,企業的創新投入在增加 ,立項決策的質量也在提高,這是非常明顯的。最近一兩年,中國資本市場對創新藥的關注度持續提升 ,中國創新藥的申報數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二 。這說明集采七年多以來,對行業轉型的推動或引導作用已經出現。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配資炒股首選:正規的股票杠桿平臺-第十一批藥品集采競爭格局顯現 國家醫保局提示投標企業科學核算成本、理性報價
本地配資公司:中國正規股票app排名-滬指收盤價又新高!年內已4次站上3600 市場指數估值掃描 這些或在價值洼地
股票配資網門戶:中國正規股票app排名-中央匯金:推動控參股機構持續當好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
中國正規股票app排名:最新配資官網-國家統計局:7月份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 同比降幅整體有所收窄
股票杠桿app:配資正規網上炒股配資-中信建投:物理AI有望全面賦能制造、科研等領域智能化升級
中國正規股票app排名:炒股配資公司-烏方稱使用無人機襲擊俄黑海港口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