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近日,云服務供應商甲骨文(Oracle)對云業務的積極展望 ,給本就火爆的全球AI(人工智能)產業鏈又一次“加柴添火”。
過去一周,在甲骨文最新財報的催化下,不僅甲骨文股價一度大漲30% ,英偉達等算力芯片廠商股價也跟著上漲。這并非個例,幾天前,AI ASIC(專用集成芯片)龍頭博通公司表示 ,公司已從一位新客戶處獲得了價值100億美元的定制芯片訂單,這一消息也推動博通股價上漲近10% 。
這一系列事件表明,海外算力鏈依然高度景氣 ,各大科技公司在相當長時間內會繼續投資數據中心,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云服務需求。
IDC中國研究總監劉麗輝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博通、甲骨文的大AI訂單均來自OpenAI等大模型客戶 ,很清晰地體現出了從大模型需求到智能算力需求持續擴張、到AI定制化芯片需求快速增長的產業鏈傳導關系,充分說明了最終用戶需求才是驅動市場快速發展的硬道理。
Gartner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達6929億美元 ,同比增長20.2%;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到8288億元 ,同比增長高達34.4% 。預計到2030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接近2萬億美元,而我國有望突破3萬億元大關。
由于海外算力鏈高度景氣 ,中國算力鏈有望與海外共振,產業鏈相關公司業績同樣值得期待。
AI基礎設施投入競賽
從人工智能產業鏈來講,硬件等基礎設施是最早開始投入的 。無論大模型訓練和后期的推理都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持 ,因此,各大科技巨頭都在持續投資數據中心。
Meta CEO扎克伯格此前在白宮對美國總統特朗普說:“在座的所有公司都在美國進行巨額投資,以建設數據中心和基礎設施 ,驅動下一波創新。 ”扎克伯格表示,到2028年Meta將“至少投資6000億美元” 。
OpenAI 創始人奧特曼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OpenAI在不久的將來在數據中心建設上花費數萬億美元。“我們現在必須做出這些可怕的權衡,我們有更好的模型 ,但我們無法提供,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算力。我們還想提供其他類型的新產品和服務 。”
從這些巨頭對外釋放的信息看,接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 ,圍繞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都會繼續重金投入,這也給整個算力鏈公司業績增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預期。
云服務巨頭一方面自建數據中心,一方面還與第三方云服務廠商合作 ,租用后者的算力中心。甲骨文的數據中心應該大部分都會提供給這些大客戶使用。
甲骨文憑借在AI領域的重金投入,一躍成為一家頗受關注的AI公司 。甲骨文在第一財季上披露其剩余履約義務(RPO)已飆升至4550億美元,同比增長359% ,意味著僅第一季度就新增了3170億美元。這一爆炸性增長主要源于公司與OpenAI 、xAI、Meta等一系列頂尖AI公司簽訂了大規模云合同,使其成為AI模型訓練的關鍵基礎設施提供商。
劉麗輝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AI時代有望打破過去以通算主導的云市場格局 ,一方面,原來的頭部云計算廠商在AI算力、AI模型方面的布局和投資力度上呈現差異化,另一方面,新進入者直接從AI算力和AI模型切入市場 ,使得競爭更加激烈,格局向多元化發展 。
“甲骨文雖然不算通算時代的頭部云廠商,但其長期耕耘在數據庫和云等技術領域 ,也有很強的客戶基礎和資金實力,能夠快速適應AI時代的需求,為客戶提供穩定可靠的云基礎設施服務。在AI熱潮中 ,巨型客戶的多云策略 、微微轉向或者備份需求,就能帶來二線廠商業績的飛漲,但二線廠商必須在技術、服務、性價比或特定行業/應用場景等方面積累優勢 ,具備相應的競爭力。 ”劉麗輝表示 。
不過,也有觀點看淡甲骨文訂單,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個是其中一個客戶占比過高;其次,合同多為長期合同,這也帶來了另一個不確定性。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合伙人拜倫·迪特 (Byron Deeter) 表示,他仍然對甲骨文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景持懷疑態度。多年來 ,甲骨文一直在云基礎設施領域苦苦追趕,但目前仍落后于亞馬遜 、微軟和谷歌 。迪特表示,甲骨文仍然是一家“B級超大規模企業” ,在人工智能軟件或芯片領域沒有占據重要地位。
對大科技公司來說,自建數據中心前期投入巨大,采用租用的方式可以減少投入。這也為甲骨文從數據庫轉型AI基礎實施提供商提供了機遇 。IDC數據顯示 ,2025年全球ICT市場總投資規模接近5.9萬億美元,并有望在2029年增至7.6萬億美元,五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7%。
從“訓練”到“推理 ”:AI需求躍遷打開云服務空間
從各大云廠商的財報可以看出 ,云服務業務板塊都在高速增長,成為引領公司新一輪發展的關鍵板塊。
谷歌第二季度云收入同比大漲32%,資本開支224.46億美元 ,同比增長了70.23%,上調全年資本開支100億美元至850億美元;微軟第二季度智能云業務增長26%,資本開支170.7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3.11% , 預計第三季度資本開支將超過300億美元,遠超市場預期;Meta二季度AI驅動核心廣告業務增長21.5%,資本開支165.38億元 ,同比增長了37.16%, 同時上調全年資本開支下限20億美元至660億美元;亞馬遜二季度云計算業務同比增長17.5%,資本開支313.68億元 ,同比增長91.35%,并計劃2025全年投入超1000億美元資本性支出,大部分用于AI與云業務擴張。
基于對未來云服務的強烈看好 ,這些云服務公司敢于對基礎設施進行投入,資本開支持續上行 。
人工智能對算力的需求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一個大模型訓練 ,一個推理。可以說,訓練只是序章,而推理才是正文。
甲骨文公司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Larry Ellison在會上明確指出,AI正在從根本上改變甲骨文 ,并強調AI推理市場將“遠大于”AI訓練市場 。他詳細闡述了公司通過其新的“AI數據庫”搶占推理市場高地的核心戰略,試圖向投資者證明,甲骨文的AI故事才剛剛開始 ,其更大的野心在于企業數據的智能化應用。
GTC 2025大會中,英偉達CEO黃仁勛多次提到了Agentic AI(代理式人工智能)。華泰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理解Agentic AI ,才能理解大會中Token量大幅增長的結論 。
華泰證券認為,推理Scaling是通往Agentic AI的重要路徑。相對于簡單聊天,Agentic AI有更復雜的任務流程 ,需要調用不同工具。推理Scaling使模型能夠對復雜且開放式的用戶查詢提供合理、實用且更準確的響應,這些能力對于Agentic AI所需要的詳細、多步驟推理任務至關重要 。
“未來算力需求中存在兩個倍數關系,即Token調用量隨推理擴展倍數增長 ,算力需求隨Token增長倍數增長,兩個因素共同決定了推理端未來算力需求廣闊,而目前市場存在較大預期差。 ”華泰證券在研報中表示。
從大模型訓練來說,大模型參數每翻10倍 ,算力需求就擴大百倍 。但訓練具有項目制 、階段性、集中爆發的特征,一旦模型收斂,需求迅速回落。而推理市場則是一個龐大的、持續不斷的需求市場。模型走向生產環境后 ,每一次用戶調用 、每一份報告生成、每一條代碼補全,都需要實時算力。
華泰證券認為,隨著Agentic AI的不斷滲透 ,Token調用量將增長10倍以上,而對應的算力硬件需求將增長100倍以上,長期看好算力需求的持續快速增長 。
中國云服務機會在哪?
中國云服務市場同樣呈現爆發式增長。
阿里巴巴集團2026財年第一財季財報顯示 ,阿里云營收增長26%至三年新高,過去四個季度已在AI基礎設施及AI產品研發上累計投入超過1000億元,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八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同比增長。據介紹 ,其中AI收入已經占外部商業化收入超20% 。阿里巴巴表示,增長得益于AI應用加速發展、客戶接受度提高,同時AI應用帶動計算和存儲產品需求增長。
9月9日,國際權威市場調研機構英富曼(Omdia)發布《中國AI云市場 ,1H25》報告,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 ,中國AI云市場規模達223億元,阿里云占比35.8%位列第一。報告認為,生成式AI(GenAI)帶來AI云市場的爆發 ,2025年預計增長148%,到2030年將達1930億元規模 。Omdia指出,提供高性能、差異化的AI云服務 ,需要極精細的復雜工程和垂直整合能力,這正是阿里云等頭部云廠商擅長的,未來將繼續引領AI云市場發展。
日前 ,根據國家數據局披露,2024年初,我國日均Token的消耗量為一千億;截至今年6月底,日均Token消耗量已經突破30萬億 ,1年半時間增長了300多倍,這反映了我國人工智能應用規模的快速增長。
國家數據局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 ,我國已經建設高質量數據集超過3.5萬個,總體量超過了400PB(1PB可存儲約5億張2MB大小的高清照片,400PB的總量相當于中國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總量的140倍左右) 。人工智能模型的訓練也推動了數據交易需求的攀升 ,截至今年6月底,各地高質量數據集累計交易額近40億元,數據交易機構掛牌的高質量數據集總規模達到了246PB。
IDC表示 ,從企業級視角來看,2025年中國企業級ICT市場規模約為3147億美元,比2024年增長14.3% ,持續高于GDP的增速。自2025年起中國企業級ICT市場以每年12.2%的復合增長率增長,2029年中國企業級ICT市場規模接近4,889.2億美元 。人工智能及算力部署成為市場增長核心引擎。
IDC表示,隨著推理場景的爆發,國產芯片在集群性能 、生態體系等方面的性能短板得到一定程度弱化 ,國產算力未來發展因此獲得更多市場契機。AI 技術向更多行業滲透的趨勢將帶動GPU算力在公有云IaaS市場中的占比持續提升。IDC數據顯示,中國IaaS支出增速五年復合增長率達14.7% 。
出海方面,出海產品及服務正逐步由Cloud 向 Cloud+AI 升級。國內頭部云廠商積極拓展海外生態合作網絡 ,推進全球化業務落地。越來越多云服務企業加速布局國際市場,積極輸出國內市場沉淀的行業實踐與產業鏈整合經驗 。
劉麗輝表示,AI給中國云服務市場帶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 ,近期中國公有云市場新增需求主要來自AI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AI PaaS(平臺即服務)和MaaS(模型即服務)市場,預計2025年上述市場均有望呈現三位數的迅猛增長,但與國際市場不同的是 ,中國公有云市場仍然面臨芯片供應鏈不確定性、價格戰 、競爭激烈等挑戰,將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規模增速。
天風證券認為,在整體市場延續較強動能之際 ,AI算力方向憑借行業持續高景氣,需求旺盛,成為重要的主線之一。海外算力產業鏈高景氣度依舊,相關產業鏈的基本面共振更強 ,持續看好海外算力產業鏈投資機會 。國內方面,后續伴隨著DeepSeek R2/V4等以及包括Agent、多模態方面相關進展,仍然看好AI行業以及圍繞AIDC產業鏈的持續高景氣。
天風證券表示 ,整體上積極看好2025年或成為國內AI基礎設施競賽元年以及應用開花結果之年。中美AI均進展不斷,同時推理端持續推進 。建議持續關注AI產業動態及AI應用的投資機會。
國內十大杠桿炒股平臺:杭州股票配資公司-【風口研報】AI商業化持續落地 算力需求仍存在較大增長空間
專業正規安全股票配資公司:配資正規網上炒股-徹底爆發!押注中國AI 韓國投資管理公司推出中國AI ETF
最專業的股票配資公司:炒股軟件排名前十名-190美元!又一機構上調英偉達目標價:看好主權AI需求激增
股票配資查詢網:專業炒股配資公司-我國L2級輔助駕駛滲透率超50% AI驅動汽車行業新競賽
股票配資公司排名:大連炒股配資公司-【風口研報】固態電池量產進程逐步明確 市場或迎需求爆發
公司配資炒股:股票配資服務中心-銀河證券:市場量能邁上新臺階 有望圍繞AI產業鏈、反內卷、非銀金融等板塊輪動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