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2025年,中國醫藥產業正站在深刻變革的十字路口。新冠大流行消退后,傳統增長引擎動力漸弱 ,倒逼整個行業從“被動承接增長”轉向“主動謀求進化 ” 。
8月17日,以“快蛻變穿越新周期”為主題的2025西普會(中國健康產業生態大會)在海南博鰲拉開帷幕。中康科技董事長吳瀚、華潤三九(000999.SZ)董事長邱華偉、一心堂(002727.SZ)董事長阮鴻獻 、信達生物(01801.HK)董事長俞德超、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吳明教授等行業領袖與專家學者齊聚,共同聚焦一個核心命題:當依賴規模擴張、渠道紅利的舊引擎熄火 ,支撐產業穿越周期的新動能,究竟藏在何處?
新周期:宏觀數據折射深層變革,五大變量構筑元動力
這場大考的序幕 ,由吳瀚的一組數據拉開。他直言不諱地指出,今年上半年,藥品終端市場數據依然不盡理想 ,預計全年市場將下降2.9%,其中醫院和藥店同比分別下降5.7%和0.4%,基層醫療增速下滑到4.3% 。電商增速也從兩位數下滑到5.8% ,舊格局已成定數,新格局形成仍需時間,但健康需求持續增長,支付結構日趨合理 ,藥品供給端創新升級都預示著市場長期看好的趨勢不變,環境在倒逼產業從被動增長轉向主動進化。
這并非簡單的周期性波動,而是長期以來依靠規模擴張和渠道紅利的粗放式增長模式的終結。在醫保支付承壓 、政策持續改革的背景下 ,一個以價值為導向、以創新為核心的新周期正加速到來 。
吳瀚將未來十年重塑產業格局的關鍵變量,歸結為五大力量:人工智能、生命科學 、醫改、銀發經濟和國際化。這五股力量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織 ,共同構筑起穿越新周期的元動力,這場由宏觀政策與技術革命共同驅動的變革,最顯著的體現就是供給側的深刻重構。
另一方面 ,政策的強力引導,正深刻改變著藥品銷售和流通的底層邏輯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吳明指出,當前“醫改”旨在促使公立醫院從“做大收入 ”向“控制不合理成本”轉變 ,以解決醫療資源錯配和過度醫療問題。而集采,并非簡單的降價工具,其核心目標是打破醫藥灰色地帶的回扣模式,規范醫務人員行為 ,從根本上改變行業生態。這種政策的強力引導,正為真正有臨床價值的創新藥騰挪出更廣闊的生長空間 。
中康科技副總裁李俊國也對此深有共鳴,他指出 ,以“三明模式”為代表的改革已從點狀試點走向全面推廣,其核心思想是“騰籠換鳥 ”,通過壓縮流通環節的虛高價格 ,將節約的醫保資金用于支付高價值的創新產品和醫療服務。李俊國強調,與其被動應對,不如主動研究與融合 ,因為在當前形勢下,三明模式被認為是唯一可行的改革路徑,旨在實現政府、產業 、醫療機構和患者的四方共贏。
如果說政策是重塑產業格局的“頂層設計” ,那么技術與需求的雙輪驅動,則為這場變革提供了強勁的引擎。人工智能(AI),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構著醫藥研發的“時間與成本”方程 。
吳瀚強調,AI技術正驅動三大方式的轉變 ,一是AI藥物研發平臺,突破創新藥物研發,高成本、長周期、低成功率的困境 ,將研發周期從15年壓縮至1.5年到3年,成本降至傳統的1%。臨床試驗效率翻倍提升。二是AI診療精準化和優質醫療資源的普及 。三是健康管理的實時化全視化和全周期閉環。當藥物發現效率提升百倍,診療精準度突破極限 ,健康管理實現分鐘級響應,產業的底層游戲規則將被重寫。
同時,在人口老齡化的巨大內需驅動下 ,銀發市場正成為另一個萬億級藍海 。據中康數據,2025年中國銀發市場的規模預計突破10萬億,未來十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5% ,其中醫療健康消費占比35%是銀發經濟第一大賽道。
因此,吳瀚認為,62年到75年出生的退休人群,消費能力和理念推動健康消費模式從生存型向品質型躍遷 ,藥店是銀發健康消費的主要收益方,未來藥店應該是健康數據的管理者,醫療資源整合者 ,銀發健康消費的引領者。
快蛻變:企業從“被動適應 ” 到 “主動定義”
企業的行動尤為關鍵,而“蛻變”首先是企業角色的重新定位 。
邱華偉指出,蛻變的本質是“角色進化 ” ,即企業需要從“被動適應者”進化為“主動定義者”。他強調,醫藥企業不應再僅僅是政策的執行者或渠道的追隨者,而應通過主動出擊 ,重塑規則。
邱華偉認為,企業必須構建“規則重塑 、生態融合、組織覺醒”的“三角支柱 ”來穿越周期 。“在AI技術日益滲透的當下,品牌藥企的勝負手在于算法與臨床痛點的融合深度 ,誰能率先將技術與臨床需求深度綁定,誰就能成為不確定時代的確定性匠造者。”
阮鴻獻則將蛻變的視角聚焦于零售終端的“破局”。他指出,醫藥行業正經歷三重躍遷:需求的升維、價值的重構和生態的融合。他認為,藥店的破局點在于兩場革命——“場景的革命 ”和“能力的革命” 。
面對當前實體藥店增速放緩的挑戰 ,阮鴻獻強調,藥店必須打破孤島,鏈接醫院、保險 、科技企業 ,構建“防、診、療 、護”的閉環。這種模式的轉變,正是為了迎接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巨大市場機遇。這迫使藥店從單純的交易場所升級為社區生活站,成為“醫療資源的調度者 ” ,向上承接分級診療,橫向聯動保險機構,向下扎根社區 ,用數字工具服務家庭健康,從而在銀發經濟的藍海中找到自己的新位置 。
此外,創新藥的國際化浪潮 ,也成為穿越周期的重要路徑。
俞德超將這一趨勢概括為“新層次的進化”。他認為,中國創新藥市場在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后,面臨如何將“創新的數量轉變成創新質量”的問題 。俞德超提出了三個進化方向:一是向科學深水區進化,突破算法與生物學的洞察結合;二是向價值醫療進化 ,關注真正解決臨床痛點、能被醫保和商業保險接受的創新;三是向全球規則制定者進化。
來自市場的反饋印證了他的觀點,2025年前五個月,中國創新藥出海交易總額已突破450億美元 ,幾乎追平2024年全年成績,這充分印證了中國創新在全球市場的價值兌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創新藥的政策生態也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今年上半年,國家醫保局在內的相關部門,接連出臺《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建立新上市藥品首發價格形成機制等 ,為中國創新藥品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
吳瀚也介紹道,截至目前,中國原研藥覆蓋754靶點 ,TOP20靶點管線全球占比超50%。預計至2035年,中國創新藥市場規模將達3.5萬億元(占全球15%),海外收入占比超40%。
“中國將完成從制藥大國向創新強國的躍遷,在可以預見的未來 ,中國有希望成為比肩美國的創新藥策源地 。 ”吳瀚向財聯社記者預測。
(文章來源:財聯社)
最正規的股票杠桿配資平臺:網上如何開戶炒股-《原子能法》正式頒布 中國核能產業迎來首部基礎性法律
炒股配資合法嗎:股票杠桿開戶平臺-券商6月金股出爐:這些股獲力挺 看好科技、消費方向
加杠桿買股票:在線炒股配資平臺-建筑行業上半年業績承壓 機構看好下半年修復機會
配資平臺買賣股票:杠桿配資開戶-政策+產業雙輪驅動 創新藥激活醫藥板塊
股票去哪里開戶比較好:正規杠桿炒股平臺-廣發基金:為滿足投資者需求 決定取消廣發上證科創板成長ETF發起式聯接基金的申購限額
炒股股票開戶流程:杠桿炒股app平臺有哪些-低價產品串貨!電商低至73元/瓶 舊版臺源酒宣布停產!茅臺急推新品補位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