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單日限購10萬元!”近期,知名基金經理葛蘭管理的產品再次迎來限購。這并非孤例 ,隨著A股市場回暖,上證指數站穩3600點并創年內新高,績優產品通過限購抑制資金涌入的情況再次密集出現 。
據第一財經初步統計 ,截至8月11日,近一個月來有上百只基金接連發布暫停大額申購的相關公告,其中多數是年內業績亮眼、規模快速擴張的產品。以當日處于限購的主動權益基金為例 ,超四成回報率超30%。
亮眼業績引發資金狂熱追逐,多只產品的年內規模出現數倍甚至幾十倍的增長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行情向好時主動“控規模 ” ,是出于保障投資策略有效性及基金運作穩定性的審慎考量,此外也為過熱情緒“降溫”,避免投資者盲目追漲殺跌 ,而是理性規劃、著眼長期。
長城基金高級宏觀策略研究員汪立告訴第一財經,近期較強的A股走勢主要引導因素仍是流動性,但短期光依靠流動性抬高估值一定程度上會透支未來的空間。“目前情況看,短期行情未必會立刻結束 ,但可能市場已經進入行情中后段,短期可能存在橫盤調整需求” 。
績優產品密集限購
日前,中歐基金公告稱 ,中歐醫療創新自8月11日起限制申購 、轉換轉入及定期定額投資業務的金額,單日單個基金賬戶限購10萬元。該產品是由知名醫藥基金經理葛蘭管理,其上一輪限購還要追溯至2019年10月 ,當時單日限購金額為500萬元。
發出類似“限購令 ”的情況并非個例 。據第一財經初步統計,截至8月11日,近一個月至少有133只基金發布相關暫停大額申購公告 ,其中多數為年內業績表現突出、規模快速擴張的產品。
以主動權益基金(包括靈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 、平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僅計算初始基金,下同)為例,目前處于限購狀態的主動權益基金共有214只 ,其中211只產品近一年斬獲正收益,超過四成近一年的累計回報超過30%。
具體來看,中歐數字經濟A以146.87%的同期回報領跑同類限購產品,同時該產品已于8月6日起暫停100萬元以上的大額申購 。此外 ,廣發成長領航一年持有A、諾安多策略A 、中銀港股通醫藥A、信澳星奕A、廣發成長啟航A等限購產品近一年的累計回報也實現翻倍。
從限購額度看,上述產品的限制范圍差異較大,單日申購上限從100元至5000萬元不等 ,且部分產品還于近期收緊了申購上限。如原本限購1萬元的中信保誠多策略,在7月28日將單日限額降低至1000元。
整體而言,業績的高吸引力直接推動了資金加速涌入 ,基金規模隨之快速增長 。如中歐數字經濟是2023年成立的一只發起式產品,去年二季度末的總規模為1238.46萬元,而今年二季度末的規模達到15.27億元 ,一年暴增超過122倍。
從年內情況來看,上述限購基金里有36只產品的規模實現翻倍增長。其中,海富通量化前鋒A 、國富招瑞優選A、萬家瑞豐A等9只的增幅甚至超過10倍 ,這些產品去年底的規模均不超過6000萬元 。
值得關注的是,限購陣營中并非僅有主動權益類產品,部分績優債基及QDII基金也加入控規模行列。如近一年累計上漲143.85%的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A,其A類和C類份額均在7月28日起暫停申購;富國久利穩健配置A同期回報超過65% ,其C、E類份額單日限購1000元。
這些績優產品為何主動將大額資金“拒之門外”?有相關限購操作的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產品規模的約束可能會受到市場時機 、所投資資產的特征和本身流動性以及獲取阿爾法收益的能力等多方面影響 。基金公司在行情較好階段主動限購,通過科學控制規模 ,一定程度上能保證投資策略的有效性,讓基金運作更加穩定。
“部分投資者容易受短期業績驅動跟風買入,但業績的持續性存在不確定性 ,盲目追高可能放大投資風險,限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追漲殺跌。”上海一位公募人士表示,基金限購也是一種“降溫 ”機制 ,建議投資者理性看待績優基金,做好投資規劃和逆向投資,才能收獲更好的投資體驗 。
市場新高后怎么走?
進入三季度 ,A股市場延續震蕩上行態勢,上證指數在站穩3600點后持續攀升。8月11日,上證指數盤中沖高至3656.85點,創下年內新高。隨著市場行情逐漸回暖 ,交易情緒也有所升溫 。
“當前支撐市場的直接動力為不斷入場的個人投資者資金。”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人士向第一財經展示了一組數據:今年以來A股累計新開戶數量達到1456萬戶,同比增長36.9%,其中7月份新開戶達196萬戶 ,同比增長71%,環比也顯著增加;同時市場融資余額持續增長,并創下2016年以來的新高。
“市場增量資金有所保障。”該分析人士認為 ,上證指數再次創出反彈高點,一方面,牛市思維驅動下市場回調帶來資金加倉;另一方面 ,國內出口數據超預期、美聯儲降息預期增強,相對海外市場而言,A股的估值仍處于低位 ,未來依然存在較大的擴張空間 。
汪立也認為,國內經濟自然周期的底部可能已經出現,后續需要關注的是下一輪周期的彈性和幅度。從歷史經驗看,“在經濟周期見底早期 ,往往體現為總量的平淡和結構的活躍,結構性的機會可能會在市場中頻繁出現 ”。
站在當前時點,汪立持續看好A股短期的行情 ,并判斷后市流動性的支撐仍在 。同時他也提示,熱點主題對高風險偏好資金的做多支撐仍需等待基本面的支撐,因而短期指數震蕩調整的可能性加大。預計指數或在成長與價值的輪動表現下完成震蕩調整的需求。
“在外部環境相對穩定的基礎上 ,事件驅動、業績驅動的交易特征或將持續主導市場 。”汪立認為,短期內成長風格內部各主流熱點的輪動拉鋸戰有望開啟,其中 ,創新藥調整結束后仍可能有空間。
“當前A股處于流動性驅動和產業升級的窗口期。市場短期或有波動,但中期在政策護航及盈利修復下,趨勢性行情或仍將延續 ,重點關注8~9月財報驗證與政策細則落地 。”金鷹基金權益研究部田嘯持有類似觀點,他建議以科技成長為核心主線,搭配醫藥生物與周期制造的業績彈性,同時保留金融紅利的防御屬性。
針對近期熱度較高的創新藥板塊 ,博時醫療保健混合基金經理陳西銘認為,創新藥板塊行情已從所有創新藥公司普遍重估的第一階段進入考驗實際兌現的第二階段,真正能談成好的BD合作、產品放量超預期的公司仍有望表現突出;此外 ,小部分“遺珠 ”也有待進一步發掘。
“今年以來,創新藥行業的股價表現已經帶動了上游和CXO公司的股價表現 。部分上游公司和CXO公司在2025年的業績有所改善,此外一部分公司出現了訂單上的改善。”陳西銘表示 ,如骨科 、創新藥上游等業績表現突出的板塊,以及部分業績有望改善的板塊如醫療設備,也值得關注。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安全股票配資公司:股票投資公司排名前十-首批!26家上報浮動費率基金 公募改革邁出重要一步 助力更好長期投資回報
股票配資門戶網:最正規的股票杠桿配資平臺-公募行業演進新范式:“賽道化”“工具化”漸成風尚 基金經理主動“縮圈”
深圳十大配資公司:北京正規股票配資平臺-前5月主動權益類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為2.43% 最牛業績逼近70%
股票投資公司排名前十:股票杠桿炒股平臺-造紙行業首封“反內卷”倡議書來了 堅決杜絕低于成本的傾銷行為
股票配資推薦:股票期貨配資公司-半年就漲出“翻倍基” 3只全憑創新藥 近一年多達24只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已翻番
上海平準股票公司:配資公司排名-德邦科技遭大基金減持!航空發動機領域迎重磅利好 業績有望持續增長股來了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