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今天的市場表現不錯!一起看看有哪些重要消息 。
臺積電業績超預期
7月17日,臺積電公布第二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近61% ,超出市場預期,反映出人工智能芯片的強勁需求仍在持續。
以下是臺積電第一季度的財報數據,與市場預測值的對比:
營收:新臺幣9338億元(約合317億美元) ,市場預期為新臺幣9312.4億元
凈利潤:新臺幣3982.7億元,市場預期為新臺幣3778.6億元
該公司第二季度凈營收同比增長38.65%,達新臺幣9338億元 ,也高于市場預期。
臺積電表示,預計今年以美元計的營收將增長約30%,高于此前“25%中段”的預期 。
臺積電的這一表態凸顯了來自英偉達和超威半導體公司(AMD)等客戶對高端AI芯片的強勁需求,這一增長已經超過其產能。首席執行官魏哲家在6月的股東會上也曾表示 ,AI訂單依然火熱。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副總監Brady Wang表示:“臺積電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是對AI相關芯片的強勁需求,尤其是7納米以下的先進制程 。 ”
在半導體技術中,納米數越小 ,代表晶體管設計越緊湊,帶來更強的處理能力和能效。臺積電表示,7納米及以下的先進制程芯片占其季度晶圓收入的74%。
Wang補充道:“AI浪潮帶來的強勁需求在短期內具有高度可持續性 ,目前AI仍處于初始階段,正持續向各行各業擴展。”
不過,臺積電也面臨一些潛在風險 ,比如特朗普提出的貿易政策——特朗普本月早些時候警告可能對半導體產品加征更多關稅 。
SemiAnalysis公司專注于全球晶圓代工的分析師Sravan Kundojjala指出,臺積電今年下半年還面臨其他風險,包括新臺幣升值 ,以及由于全球宏觀經濟狀況不佳,來自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客戶的訂單可能減少。
就在臺積電財報發布前一天,光刻機巨頭阿斯麥下調了其2026年的增長預期,引發市場不安。阿斯麥首席執行官傅凱博(Christophe Fouquet)表示 ,地緣政治和全球經濟形勢正帶來“日益加劇的不確定性” 。阿斯麥股價隨即大跌逾11%。
受財報利好消息影響,臺積電美股夜盤股價直線暴漲。納斯達克指數期貨直線拉升 。
A股飄紅
7月17日,A股市場全天低開高走 ,創業板指領漲兩市。截至收盤,滬指漲0.37%,深成指漲1.43% ,創業板指漲1.76%。
兩市共3536只個股上漲,66只個股漲停,1611只個股下跌 。
AI硬件股再度爆發 ,滿坤科技等多股漲停。
創新藥概念股繼續走強,成都先導、塞力醫療等漲停。
機器人概念股反復活躍,上緯新材 、南京聚隆等漲停 。
軍工板塊午后拉升 ,中航沈飛、建設工業等漲停。
消息面上,花旗發表亞股策略報告表示,盡管宏觀環境波動,亞洲股市表現仍優于全球同行 ,美國關稅問題使短期展望不明朗,但花旗股票策略師對中期前景仍持建設性看法。
該行料MSCI亞洲(不包括日本)指數至2026年中將有約7%的回報,此相當于預測市盈率14倍。該行在亞股中看好中國及韓國市場 ,其企業每股盈測修訂趨勢較佳、估值合理,且受益于結構性主題(人工智能 、公司治理改革) 。該行予以恒指于今年年底目標25000點、明年年中目標更達26000點,予以滬深300指數于今年年底目標4200點、明年年中目標達4350點 ,予以MSCI中國指數今年年底目標79點 、明年年中目標82點。
花旗稱,MSCI中國行業權重模型投資組合中,該行將消費板塊從“中性 ”上調至“增持” ,將運輸板塊從增持下調至“中性”,對中國互聯網、科技及消費板塊予“增持 ”評級。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