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在基金行業“弱者出清 ”的趨勢日益明顯之際,2025年已有超百只基金宣告清盤 。數據顯示 ,截至目前,年內發布清算公告的基金數量已達132只,延續了過去兩年行業內“清盤常態化”的節奏。盡管整體數量較去年同期略有收斂 ,但從清盤產品的類型來看,今年的情況顯得尤為復雜。
不僅是規模持續低迷的邊緣產品逐步退出,一些成立時間不長或是背靠熱門題材的基金也未能幸免 。7月10日清盤的國聯智選紅利正是代表之一 ,在“紅利策略”炙手可熱的當下,這類基金的退場引發了廣泛討論。幾乎同期,富榮醫藥健康也宣告終止 ,醫藥這一年內頻繁登上熱搜的投資主題同樣遭遇冷處理。此外還有泉果基金旗下首只純債產品泉果泰巖3個月定開的黯然退場 。
清盤,正在從少數基金的孤例,變成行業中被頻繁提及的關鍵詞。表面上看是規模“紅線 ”所致,實則也與市場選擇、公司資源投入 、投資能力等多重因素密切相關。在這一過程中 ,那些未能跑出特色、失去持有人耐心或公司本身轉向策略調整的產品,最終難逃退出的命運 。
清盤潮持續:超三成為主動權益產品,指數基金占比仍高
截至目前 ,2025年年內已有132只基金宣告清盤。從清盤類型來看,仍以主動權益類產品為主,共48只。包括偏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和靈活配置型基金等。指數基金(共清盤22只)雖然以被動投資為主 ,但由于產品同質化嚴重,依然成為清盤的“重災區” 。
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清盤主動權益基金中 ,偏股混合型基金占據較大比重,共有29只,反映出市場對于主動管理能力的高標準考驗。一位基金分析人士指出 ,當前市場回暖節奏緩慢,投資者更青睞有清晰策略或具備明星經理標簽的產品,那些規模長期低迷 、缺乏特色的基金自然面臨淘汰。
與此同時,一些產品雖然尚未正式清盤 ,但已進入“臨界狀態” 。7月以來,已有連續多個交易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公告頻繁發布,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 ,涉及基金數量不少于20只,此外還有約90只基金陸續發布了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的相關公告。
清盤的加速不僅出于業績表現不佳,也與基金公司的戰略調整密切相關。有業內人士透露 ,部分基金公司對“殼資源 ”的態度已發生改變,以往可能會選擇托底維持運作,如今則更傾向于順勢出清 ,以優化產品線和資源配置 。
熱門主題也遭清算:醫藥與紅利基金的“冰與火”
市場上流行一個觀點,“只要主題夠熱,基金就不會死”。但今年以來的清盤案例打破了這一“神話 ”。紅利和醫藥 ,這兩個原本被認為是2025年公募行業最具人氣的投資方向,卻雙雙出現清盤產品 。
7月10日,國聯智選紅利基金發布清盤公告,這引發了市場關注。紅利類產品今年以來在高股息邏輯支持下 ,整體表現亮眼,不少頭部產品吸引了大量資金申購。然而,“紅利”標簽并未拯救所有產品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 ,紅利主題基金近年來扎堆發行,同質化極強,市場競爭極其激烈 ,如果沒有清晰的投資風格或顯著的管理能力差異,紅利主題基金并非“安全牌”。
此外,在醫藥主題上 ,富榮醫藥健康基金在6月底宣告清盤,也頗為令人唏噓。醫藥板塊在年初一度成為熱門配置方向,多個醫藥ETF及主動管理型基金凈值出現快速反彈。然而 ,這并未帶動全行業“雨露均沾”,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管理的產品依舊難逃規模流失與份額銳減的壓力 。
一位長期研究基金主題輪動的策略分析師指出:“熱門主題的出現,確實會帶來流動性的集中。但流動性往往集中在頭部產品,腰部與尾部基金未必受益。清盤的背后 ,很多時候是品牌影響力與渠道能力的綜合體現 。 ”
泉果首只純債基金一年即告終
在近期基金清盤的名單中,泉果基金旗下泉果泰巖3個月定開的落幕格外引人注目。作為公司推出的首只純債產品,該基金在2024年6月成立時曾受到市場關注 ,募集規模超過16億元。然而,成立僅一年,這只基金便在2025年7月發布清盤公告 。
從公告信息來看 ,清盤的直接原因是基金連續50個交易日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觸發紅線,結束得頗為倉促 ,產品最終清算時規模僅剩不到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戴駿在今年6月已卸任泉果旗下另一只債基泉果泰然30天持有。目前戴駿成為“無產品在管”的基金經理,市場不免猜測其或將離開泉果 。相關公開資料顯示 ,戴駿于2024年加入泉果,履歷橫跨數家機構,固收經驗豐富。但據Wind數據統計,其在泉果任職期間回報平平 ,近一年平均回報約1.84%,泉果泰然近一年收益也不足1%。
另外,當前泉果基金并未傳出有新固收產品籌備計劃或引入資深固收人才的消息 。目前泉果泰然30天持有由錢思佳和徐緣接手 ,錢思佳為泉果基金多管理權益產品,而后者則為新人基金經理。截至目前,泉果基金僅剩泉果泰然30天持有1只債券型基金。
在產品結構分化加劇、投資者偏好趨于集中化的當下 ,上述個案并不是特例。對更多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如何找到真正契合自身能力與資源的突破口,避免在熱門賽道中倉促追趕、又匆忙退出 ,或許比單純擴張產品線更為重要 。清盤,只是表象,更深層的問題 ,是每一次失敗背后資源錯配與方向搖擺所引發的連鎖反應。
(文章來源:財聯社)
股票加杠桿網站:線上配資開戶論壇-年內54家公募清盤105只產品 近八成因規模跌破“生死線” 行業主題基金成重災區
股票加杠桿app:線上炒股配資開戶平臺-浮費基金第二批上報!11只產品有何不同?熱門主題上線
配資門戶官網首頁:杭州股票公司排名-醫藥賽道火熱 近2個月超20只新品扎堆上報!有醫藥主題基金卻瀕臨清盤?
配資股票交易網站:什么叫場外配資-最高漲69%!北交所主題基金領跑前五月業績榜單 多只醫藥基金凈值創新高
唐山股票配資:網上配資的平臺-熱門賽道基金頻現清盤風險 什么原因?
股票配資平臺app:正規合法股票配資平臺-基金圈也上演“喜芯厭酒” 22只產品年內翻倍!算力、機器人、醫藥成后市焦點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