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廣發基金10日公告稱,劉格菘將不再管理廣發多元新興股票基金 。
廣發多元新興股票基金今年初由劉格菘 、唐曉斌共同管理 ,今年8月底宣布增聘周智碩為共同管理的基金經理,唐曉斌卸任該產品后繼續管理其他基金。之后,劉格菘10日也卸任該產品 ,廣發多元新興股票基金成為周智碩獨立管理的首只基金。
過去六年間,劉格菘、傅友興、李耀柱 、唐曉斌等一拖多的老將,也多次出現“以老帶新”給新選手交鑰匙的現象,新人首只獨管產品出現的時間大概在增聘后的半年甚至長達一年 ,但本次周智碩從增聘到獨立管理只有約19天 。
劉格菘再次“以老帶新 ”
9月10日,廣發基金公司公告稱,因工作安排 ,劉格菘離任廣發多元新興股票基金經理職務,由年輕選手周智碩繼續管理,并成為周智碩當前第一只獨立運作的基金。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廣發多元新興股票的規模約為18.55億元。
卸任廣發多元新興股票基金后,截至目前,劉格菘仍繼續管理廣發行業嚴選、廣發雙擎升級、廣發小盤成長、廣發科技先鋒 、廣發創新升級等五只基金。
過去六年間 ,劉格菘、李耀柱、唐曉斌等一拖多的老將,也多次出現此類給新選手交鑰匙的現象 。知情人士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廣發基金內部培養年輕選手的策略是“以老帶新” ,在老將管理的基金上增聘年輕選手,在共同管理基金一段時間后,待年輕選手的投資逐步成熟,通過考察期后 ,這些年輕基金經理便開始獨立管理基金。
例如,2020年11月,劉格菘管理的廣發科技創新基金增聘吳遠怡 ,次年五月,劉格菘卸任該基金,由吳遠怡獨立管理 ,這只基金也成為吳遠怡歷史上首只獨管產品。廣發基金的另一老將李耀柱也多次帶新人,2021年9月,李耀柱管理的廣發中小盤精選宣布增聘年輕選手陳韞中 ,一年后,李耀柱卸任該基金,陳韞中在2022年9月開始擁有第一只獨立管理的基金 。
“大公募不會讓新選手一上來就獨立管基金 ,老將一拖多的產品比較多,通常是先和老將搭檔某一只產品,考察合格后,然后再把相關產品交給新人獨立管理。”華南地區一位基金業內人士說。
首次重倉新消費互聯網
目前 ,劉格菘所管基金產品的總規模仍超300億,其中廣發行業嚴選 、廣發雙擎升級為代表作,投資偏好開始更加多元化 。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 ,劉格菘目前在管的五只基金中,3只產品是與他人共同管理的基金,只有廣發行業嚴選、廣發雙擎升級為其單獨管理。
其中 ,廣發行業嚴選基金反映出劉格菘投資策略的微調。根據其8月底發布的2025年中期報告,劉格菘一方面開始南下布局港股市場,另一方面則開始在倉位中突出新經濟、互聯網公司 、新消費的比重 。截至今年6月末 ,該基金前四大重倉股全部為港股上市公司,包括小米集團、泡泡瑪特、港交所 、騰訊控股,這樣的重倉股安排顯著區別于他此前的持倉風格。
事實上 ,劉格菘不僅從新能源轉向了新消費、互聯網,他對創新藥、廣告 、半導體、軍工以及電子煙等賽道也進行了相關布局,該基金經理的投資偏好開始更加注重與市場機會的匹配,比如 ,在港股市場還買入了創新藥龍頭信達生物,以及半導體股票華虹半導體等。
不僅前四大重倉股全部更換為港股,港股倉位的比例也開始猛增 ,截至今年6月末,廣發行業嚴選總計持有的股票數量為20只,其持有的全部港股股票資產 ,占基金總倉位比例達到43%,也表明基金經理開始更加靈活地看待當前資本市場的重大趨勢變化 。
看好港股新經濟品牌
劉格菘也解釋了他的持倉策略變化,并強調港股稀缺類股票具有更多機會。
劉格菘表示 ,他在今年二季度重點配置了港股資產,行業層面傾向于新消費、互聯網等,同時對港股上市企業中稀缺性強的股票 ,保持高度關注,這是因為隨著海外進入補庫周期,地緣沖突逐漸緩和,同時國內推出并落實“反內卷 ”等措施 ,以及各種促進行業良性發展的政策,讓外界對國內經濟的韌性保持樂觀態度。
他強調,組合管理方面 ,下半年繼續關注業績比較基準,繼續堅持從產業出發,尋找投資邏輯符合自展望下半年 ,依舊積極看好中國資產的估值,內需提振以及反內卷政策正在改善內需的動能。外需方向,相信在全球關稅爭端逐步落地后 ,出海方向依舊是中國優質品牌企業最具想象力的成長方向 。
劉格菘判斷,從宏觀角度看,下半年美聯儲潛在降息周期的背景下 ,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會繼續增強,疊加中國資產估值處于低位,全球資金增配趨勢明確,A股和港股的風險偏好預計都將得到提升 ,將繼續深耕成長賽道,捕捉效率革命與全球競爭力提升帶來的長期紅利。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