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美國位于北極圈的阿拉斯加,將再次見證歷史。
當地時間8月15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將在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克雷奇會晤。這一會晤承載了諸多歷史意義:不僅是美俄領導人4年來的首次線下會晤,也是特朗普與普京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見面,同時也是普京10年來首次踏上美國的領土 。
在安克雷奇 ,“任何一天,甚至整個季節的天氣都是難以預料的”。這也適用于即將到來的特普會。據美俄雙方的公開信息,烏克蘭危機的長期和平解決方案 ,將是雙方會晤的主要議題 。特朗普13日在華盛頓舉行的一場記者會上說,如果普京在阿拉斯加會晤中不接受俄烏停火的提議,將面臨“非常嚴重的后果”。11日 ,他還稱,這將是一次“試探性會晤 ”,結果“或好或壞” ,但相信雙方會進行“建設性對話”。美俄領導人會晤后,他希望“最終 ”安排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普京會晤,如有必要,可以舉行美俄烏領導人三方會晤 。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韋宗友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復雜的問題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指望美俄領導人通過一次會晤就能夠把沖突背后牽涉的復雜和尖銳的問題都能夠解決了 ,也是不現實的。但目前來看,雙方能見面是最好的結果,如果此次能在俄烏停火問題上達成一些框架性的共識 ,那就能為美俄雙方的繼續會晤、俄烏領導人的后續見面,甚至是美俄烏三方坐在一起,創造有利的條件 。”
阿拉斯加州“已準備好了”
在這一備受關注的會晤地點公布后 ,美國阿拉斯加州州長邁克爾·鄧利維日前表示,該州已準備好舉辦特朗普與普京的會晤,并稱阿拉斯加憑借其自身地理和歷史條件 ,是舉辦這一活動的合適地點。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12日說,特朗普將在會晤中“傾聽 ”,以深入了解如何能夠結束俄烏沖突。萊維特表示 ,會晤期間,特朗普將與普京進行一對一會談 。
從地理上看,阿拉斯加是美國與俄羅斯最接近的州,兩地通過白令海峽相連 ,最窄處僅約88公里。盡管阿拉斯加當前隸屬于美國,為美國面積最大的州(占20%),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往往能喚起美俄雙方的歷史記憶。
18世紀,最先涉足阿拉斯加的是俄羅斯探險家維圖斯·白令。彼時,他在沙皇彼得大帝派遣下 ,探索了阿拉斯加海岸,這一舉措標志著俄國對該地區的正式殖民開始 。此后,俄國殖民者在阿拉斯加建立了貿易站 ,主要從事海獺皮毛貿易。到19世紀中葉,因財政困難和地緣政治考量,俄國決定出售阿拉斯加。1867年 ,美國以720萬美元購買了152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領土 。
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此前表示,俄羅斯和美國的經濟利益在阿拉斯加和北極交匯。即便利益交匯,但公開信息顯示,此前從未有俄羅斯領導人到訪過阿拉斯加州。梅德韋杰夫在擔任俄總統期間曾訪問過美國的夏威夷 、紐約和匹茲堡;普京此前曾訪問過紐約、得克薩斯州、馬里蘭州 、佐治亞州和緬因州 。
韋宗友認為 ,特朗普與普京時隔6年后再度會晤,甚至把會晤的地點選在美國,其實就是向外界發出一個信號:對俄羅斯的制裁 ,實際上已松動,甚至被削弱,而這也可以間接地被視為美方向俄羅斯“贈送”的一份外交大禮。
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韋進深告訴第一財經 ,關于解除對俄經濟制裁的議題也是此次美俄領導人會晤的核心議題之一,“對俄羅斯而言,尋求取消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可能是俄方關于此次元首會晤的重要目標考量 ,但能否實現這一目標,俄美雙方將展開持續博弈”。
這一問題事關會晤成敗
就核心議題而言,韋進深認為 ,本次俄美領導人會晤,關于政治解決俄烏沖突的議題將是看點之一 。“鑒于俄烏沖突的復雜性及其廣泛的地緣政治影響,以及烏克蘭及歐盟等攸關方的‘缺位’,俄美雙方難以通過一次元首會晤達成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最終決議 ,但有可能就政治解決俄烏沖突達成一些基本的共識,從而有利于推進俄烏和談。 ”
韋宗友認為,雙方會談的重點肯定會涉及在什么樣的條件下促使俄烏實現停火。美國國務卿魯比奧6日表示 ,領土問題是結束俄烏沖突的“關鍵要素”,為達成協議,俄烏都需要作出妥協 。
據央視新聞 ,當地時間8月9日,澤連斯基在官方社交平臺發文稱,烏克蘭憲法已經明確了國家的領土問題 ,“烏克蘭憲法中已經有了對烏克蘭領土問題的回答。沒有人會、也不能背離這一點。烏克蘭人不會把自己的土地拱手讓給占領者”。
在俄烏爭議的領土問題上,韋宗友認為,目前歐洲“力挺 ”烏克蘭 ,烏克蘭本國憲法也反對領土的割讓,這背后還涉及停火之后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問題 。“目前來看,在領土以及安全保障問題上,俄烏存在著巨大的分歧。此次美俄會晤中 ,如何調和俄烏雙方在領土問題上的尖銳對立,是對此次美俄領導人會晤成敗的巨大考驗。”他說道 。
至于澤連斯基是否會在最后一刻參會,據央視新聞報道 ,當地時間12日,澤連斯基在一論壇上談及特朗普與普京即將舉行的會談時表示,盡管此類領導人層面的會談意義重大 ,但任何涉及烏克蘭的決定,若沒有烏克蘭的參與,都是不可接受的。他還提到 ,未來各方將舉行領導人級別的會晤,不過具體日期目前尚未確定。
韋進深還認為,關于俄美關系正常化的議題 ,也可能是此次會晤的看點,俄羅斯與美國有可能在一些共同關心的問題領域如戰略穩定、軍控等方面開展對話 。
歐洲能否“上桌”
此前,特朗普在6日與歐洲領導人通話時提到,此次會談僅限美俄烏三國領導人參與 ,不會包括任何歐洲國家的代表。特朗普把歐洲“拒之門外”的表態著實使得歐洲政客在這一周內忙得團團轉。
9日晚,英 、法、德、意 、波、芬六國領導人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表聯合聲明,就美俄即將舉行的阿拉斯加會晤劃出“安全紅線 ” 。聲明明確要求 ,任何烏克蘭危機的外交解決方案必須“保護歐洲和烏克蘭的重大安全利益”,并強調“沒有烏克蘭參與,就無法決定其和平之路”。同日 ,英國、烏克蘭及北約高官等在英國與美國副總統萬斯舉行了會談。歐洲各國向美國表明了其立場,即“應首先實現停火,領土交換應相互進行 ” 。
11日 ,歐盟外長舉行緊急線上會議,討論對俄制裁和為烏提供更多軍事支持;除匈牙利外,歐盟各成員國領導人12日發表聯合聲明 ,再次強調外交解決方案必須保護烏克蘭和歐洲安全利益。13日,德國總理默茨還邀請特朗普 、澤連斯基、馮德萊恩、北約秘書長呂特及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英國首相斯塔默等歐洲國家領導人舉行視頻會議,討論烏克蘭局勢。
韋宗友告訴第一財經,俄烏沖突已持續三年多 ,雙方都已精疲力竭。“從戰場上來看,盡管俄羅斯這一年多小占優勢,但其實俄方每推進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人員、經濟和外交代價 ,整個戰場實際上已陷入消耗戰了 。”他分析道,“對烏克蘭來說,其實主要是依靠外部援助 ,特別是來自歐洲的軍事和經濟援助。在特朗普上臺之后明確表示不會向烏克蘭繼續提供軍事援助后,援助的重擔就落在了歐洲的身上。但歐洲本身也沒有這樣的軍事能力 。”
在韋宗友看來,如果未來歐洲要繼續花錢購買美式武器裝備(援助烏克蘭) ,長此以往,歐洲各國內部也會面臨民意的反彈,“如果能夠通過外交途徑實現盡快停火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對各方來說不僅僅是一種解脫,也是為這場已持續三年多的沖突畫上一個休止符 ”。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