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隨著香港《穩定幣條例》生效倒計時與美國《GENIUS法案》推進 ,穩定幣賽道掀起機構“搶灘”大戰 。
螞蟻集團率先打響布局,旗下螞蟻數科與螞蟻國際雙線出擊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前者已與監管多輪溝通并完成沙盒試點 ,后者則加持AI與區塊鏈技術推動穩定幣場景全球落地;京東幣鏈科技同樣緊鑼密鼓,其穩定幣進入沙盒測試第二階段,劍指跨境支付 、零售交易等場景 ,目標將全球企業匯兌成本直降90%。
此外,還有連連數字、小商品城等企業也紛紛入場,或成立專責團隊探索牌照申請,或通過香港布局釋放入局信號。
巨頭們扎堆布局 ,瞄準的是跨境支付 。業內認為,傳統跨境支付存在時效慢、成本高等痛點,而穩定幣憑借“支付即結算 ”特性 ,有望重塑全球資金流轉格局。
但狂歡之余荊棘暗藏,布局機構如何在多地不同監管中精準走位,把握好合規底線和邊界 ,成為最緊迫且核心的難題。
業內專家指出,當前機構探索尚處于早期試點階段,未來穩定幣競爭 ,還將從單純發行轉向生態主導權爭奪 。誰能率先構建合規 、可復制的商業模型,在跨境B端場景中挖掘價值,誰或將在萬億級市場中占據先機。
這場機遇與風險并存的“搶灘戰” ,正考驗著每一家入局機構的戰略布局與應變能力……
機構競相布局
推進穩定幣牌照申請
瞄準穩定幣,巨頭近期重磅動作不斷。
就在不久前,螞蟻集團雙線布局穩定幣,兩個獨立業務板塊螞蟻數科和螞蟻國際 ,同一日內官宣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其中,螞蟻數科已經啟動申請,目前已跟監管進行過多輪溝通 ,除此之外,螞蟻數科今年已將香港列為全球總部,并且已在香港完成監管沙箱的先行先試 。
另據螞蟻國際透露 ,其也計劃在香港申請穩定幣牌照,相關通道開啟后將盡快提交申請。目前,螞蟻國際正在全球財資管理方面加速投資、拓展合作 ,將AI、區塊鏈和穩定幣創新投入真實可靠的大規模應用。
繼螞蟻之后,連連數字也傳出穩定幣布局消息,一名知情人士透露 ,連連數字正積極探討在香港申請相關牌照的可能性 。
目前,連連數字已成立專責團隊,負責推進穩定幣相關項目及開展用例研究。據悉,連連數字在全球多個地區共持有65張支付牌照 ,旗下全資附屬公司DFX Labs Company Limited亦于2024年12月獲得香港證監會發出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VATP)牌照,外界認為此VATP牌照將與集團未來可能獲得的穩定幣牌照產生協同效應。
作為首批入選“穩定幣沙盒”的參與者之一,京東在穩定幣方面的進展 ,同樣受到市場廣泛關注 。京東幣鏈科技方面透露,京東穩定幣已經進入沙盒測試第二階段,將面向零售和機構提供移動端及PC端應用產品 ,測試場景主要包括跨境支付 、投資交易、零售支付等。
就最新情況,京東幣鏈科技方面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公司已經完成在京東內部場景的基礎功能測試 ,并邀請多家伙伴對前述三個場景進行測試,同時也在招募更多全球伙伴,共同參與沙盒測試。目前 ,京東幣鏈科技正積極與香港金管局及其他區域的監管展開密切的溝通及合作,推動京東穩定幣業務在全球合規展業 。
不僅僅是頭部互聯網大廠將目標瞄準跨境支付,受到穩定幣沖擊的傳統跨境支付領域,也在謀求布局。北京商報記者在采訪中獲悉 ,還有一家跨境支付機構正在推進穩定幣牌照申請。
與此同時,還有部分支付機構雖未直接關聯穩定幣業務,但將業務延伸至香港的布局 ,也被認作釋放了新信號 。其中,A股上市公司小商品城于6月18日盤后發布公告稱,擬斥資6000萬港元在香港設立兩家全資子公司 ,并將在港申請TCSP牌照(即“信托或公司服務提供者牌照 ”),此舉將提升公司旗下“義支付”平臺的跨境金融服務能力。
而在將業務拓展至香港后,對于投資人提出的是否有意愿布局穩定幣的詢問 ,小商品城在股吧回應稱,“義支付”支持香港在穩定幣監管框架上的積極進展,將持續關注相關法規進程 ,并將在法規明確、路徑暢通后,積極評估并盡快提交相關申請。
更早一點,拉卡拉謀劃港交所上市,并在公告中提到加快數字貨幣在跨境場景的應用 ,進一步提升公司國際競爭力。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肖颯指出,國內機構對于穩定幣的探索整體處于非常早期的、審慎的技術驗證和場景試點階段,遠未進入大規模商業應用或監管許可的發行流通層面 。不過 ,頭部機構的積極動作也釋放了明確的行業信號,即堅定看好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價值,表明其堅信區塊鏈(特別是支付清算領域)的技術潛力并未因虛擬貨幣炒作被否定 ,關鍵在于找到合規落地方向。頭部機構“穩定幣布局 ”的第一選擇是在香港,核心驅動力是搶占跨境支付與貿易金融先機。
在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共同主席于佳寧看來,當前內地機構在穩定幣領域的布局 ,正處于一個政策窗口期與技術應用期的交匯點 。隨著香港《穩定幣條例》的落地和美國相關立法的推進,全球對穩定幣的監管態度已從風險防范轉向規則制定。對內地機構而言,香港提供了一個合規的入場券 ,將內地技術能力與全球數字金融市場進行對接的戰略性節點。
于佳寧認為,頭部機構率先落子表明,穩定幣的競爭已從單純的幣種發行,轉向了對應用生態主導權的爭奪 。行業的關鍵信號 ,已不在于誰先發行,而在于誰能率先構建出可復制的商業應用模型,并與監管建立起有效的協同機制。
跨境支付成落腳點
監管合規性是最大考驗
從內地機構布局穩定幣的規劃動作來看 ,當前機構的探索方向高度務實,主要集中在跨境B2B支付 、企業財資管理,以及為現實世界資產(RWA)通證化提供清算工具。
例如 ,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日前在分享會中明確提到,京東希望在全球所有主要的貨幣國家申請穩定幣牌照,然后通過穩定幣的牌照實現全球企業之間的匯兌 ,將全球跨境支付成本降低90%,效率提高至10秒鐘之內 。
“現在企業之間匯款平均需要2天到4天時間,成本也挺高。B端支付做完之后 ,我們就會朝C端支付滲透,希望有一天大家在全世界消費的時候可以用京東穩定幣來支付。”劉強東表示 。
持有獨立的運營團隊、管理層的螞蟻國際和螞蟻數科,則針對穩定幣進行了不同領域的部署。前者聚焦跨境支付等場景,通過穩定幣優化企業在跨境場景下的資金流轉效率 ,降低跨境支付成本;后者則從產業和技術出發,推動產業以技術為核心的新資產類別發展,為穩定幣交易提供新的增量市場。
在內地機構的布局中 ,跨境支付成為重要落腳點。“穩定幣的運用,對于傳統支付領域而言,肯定是有較大沖擊力的 。僅僅從支付成本來說 ,傳統跨境支付會產生通道費用,對于企業而言,使用穩定幣能夠減少中間環節和交易費用 ,能夠很大程度上降低運營成本。”有支付行業從業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
6月18日,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提到,近年來 ,傳統跨境支付體系面臨的問題逐漸凸顯,新興技術在跨境支付領域加速應用 。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等新興技術推動央行數字貨幣、穩定幣蓬勃發展,實現了“支付即結算”。
不僅僅是穩定幣本身在跨境支付領域的優勢,內地機構高度務實布局穩定幣業務背后 ,是內地與境外對于加密貨幣的監管差異。基于內地對加密貨幣及相關活動的嚴格監管政策,相關從業機構均強調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支付等實際場景中的應用 。
肖颯直言,穩定幣依然屬于虛擬貨幣 ,受到我國關于嚴格防范虛擬貨幣炒作及相關政策的監管。堅持“幣鏈分離 ”,強調區塊鏈技術應用與虛擬貨幣炒作的嚴格切割,是當前國內機構在內地布局穩定幣的長期基調。
“國內機構布局穩定幣相關領域 ,面臨的最緊迫且核心的難題無疑是監管合規性,即監管合規的模糊性與政策模糊性的風險,”肖颯進一步指出 ,中國內地對私人發行的 、錨定法幣的“穩定幣”持明確禁止態度,尤其是涉及人民幣計價、面向公眾零售支付等 。雖然機構都將穩定幣事業落腳點集中在香港,探索的重點在跨境和B端封閉場景 ,但相關活動,如發行、交易 、兌換的合規邊界在哪里?如何確保完全不觸碰“非法集資 ”“非法經營支付業務”“代幣發行融資”等紅線?
于佳寧同樣提到,最緊迫的問題集中在監管合規與合規環境的可預期性不足之間的矛盾。一方面,香港等地監管框架的逐步明晰 ,為境內機構提供了試點與出海的落地場景,另一方面,內地仍未形成對穩定幣明確的法律界定與許可機制。在監管協調尚未統一的背景下 ,機構在資源配置、業務設計與風險管理上承受較高的不確定性,難以對中長期投入進行清晰評估 。尤其在跨境業務設計中,如何同時滿足多個司法轄區的要求 ,成為制度協調之外的核心操作難點。
錨定跨境B端
業內預測規模將超過萬億美元
商業探索還未落地,但市場情緒已被全面點燃,這一點 ,從近期穩定幣概念股在A股港股等市場頻繁異動,不難窺出。
隨著香港《穩定幣條例》將于8月1日正式生效,以及美國《GENIUS 法案》推進等多項政策利好刺激 ,穩定幣相關概念熱度飆升。
例如A股中,包括拉卡拉、雄帝科技 、四方精創等數字貨幣概念股均曾漲停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2日,拉卡拉近20日漲幅為45.45% ,最新收盤價為28.22元;四方精創近20日漲幅達120.61%,此外還有雄帝科技漲幅達78.57%。
另港股層面,眾安在線近20日漲幅54.18% ,連連數字漲幅26.54%;聯易融科技漲幅59.12%,此外還有移卡,近20日漲幅達73.56% ,公司主要提供一站式支付服務和商戶解決方案。
不過,整體來看,隨著市場情緒的波動和部分公司澄清業務關聯性 ,板塊整體呈現從狂熱回歸理性的趨勢 。
就在前兩日,螞蟻數科辟謠稱未與海南華鐵就RWA及穩定幣達成任何形式的正式合作協議,并指出近期市場上存在部分公司借“RWA ”“穩定幣”等熱點概念進行炒作 ,暗示與螞蟻數科之間的不實合作。
狂熱資本逐漸走向冷靜,業內認為,對于國內機構而言,更應抓住的是B端跨境市場的機遇。
“全球跨境支付效率低、成本高、透明度差的問題長期存在 。”肖颯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機構可以看到合規穩定幣(尤其是離岸發行 、錨定法幣、嚴格KYC/AML的)在提升跨境B2B結算效率、降低匯兌成本和摩擦方面的巨大潛力。通過參與國際合規穩定幣網絡或利用自身技術搭建,符合監管精神的跨境支付解決方案,旨在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 ”和國際貿易 ,這基本上是頭部機構在香港布局穩定幣的核心驅動力。
對于有意在香港布局穩定幣業務的國內機構,于佳寧同樣認為,機遇在于依托香港作為國際金融樞紐的地位 ,將穩定幣嵌入實體經濟的全球化交易體系中,服務于跨境結算和國際貿易的現實需求 。
“香港穩定幣體系的開放性不局限于港元掛鉤,而是支持多幣種錨定 ,使穩定幣具備在不同法幣體系中流通的能力,從而為全球商業結算構建新的清算架構。”當前的穩定幣市場規模僅為2500億美元左右,于佳寧指出 ,未來的穩定幣發行規模將超過萬億美元,單純的C端交易場景顯然無法支撐如此規模的市場增量。其中,B端交易中的高頻、大額支付需求更具放量潛力,而當前傳統B端跨境支付仍存在時效慢 、成本高等結構性問題 ,穩定幣為提升支付效率與降低交易摩擦提供了可行工具 。
除此之外,于佳寧認為,香港穩定幣有望與RWA代幣相結合 ,構建一個全新的數字金融新生態。
目前,大部分數字資產存在估值不清晰、基于敘事共識支撐價值等問題。但RWA代幣價值有明確的估值模型,可以基于現金流或底層資產公允價值估值 ,有清晰的內在價值。當前的 Web3數字資產的價值增長高度依賴外部新增投資現金流,非常缺乏通過引入經營性現金流而支撐資產價值的能力,而RWA代幣正可以解決這一系列問題 。國內機構擁有接觸廣闊實體資產的天然便利 ,可將內地的優質供應鏈金融資產、基礎設施收益權等在香港進行合規代幣化。
肖颯認為,對于國內機構而言,擁抱國家戰略 ,這是能夠確保在監管相對模糊的情況下可以合規開展業務的關鍵。建議機構錨定跨境B端,深挖場景價值,嚴守監管邊界,苦練合規內功 ,廣結生態伙伴,以長期主義心態謹慎推進,方能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抓住未來可能的機會 。
于佳寧則稱 ,機構一定要嚴格遵守相關邊界,其中包括,內地與香港市場之間嚴格的法律與運營隔離。任何在港業務必須作為完全獨立的境外實體運作 ,其服務對象 、資金往來、數據管理均須與內地市場徹底分離,這是不可逾越的紅線。
其次,香港的高標準監管意味著高昂的合規成本與運營門檻 ,對機構的資本實力、風險管理能力和技術安全水平提出了極高要求 。此外,全球穩定幣市場競爭激烈,新進入者必須具備清晰的戰略定位與強大的執行能力。
“因此內地機構的探索之路 ,是在機遇與約束之間尋求精巧平衡,成敗將取決于能否在嚴守合規底線的同時,真正創造出服務實體經濟的獨特價值。”于佳寧稱 。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
中國股票配資網上:炒股票去哪開戶-爆發!南向資金大舉買入!年度凈流入規模或超萬億港元
網絡配資股票行情:股票配資開戶網-美元穩定幣的陽謀:萬億美債“接盤俠” 恐引爆6.6萬億美元銀行“失血潮”
股票配資開戶網站:配資網絡炒股-南向資金掃貨港股 萬億在望 股民坐不住了?有券商港股通開通量超去年全年
河南股票配資網站:配資世家炒股配資開戶-南向資金年度凈買入額超1萬億港元 刷新歷史紀錄
炒股配資股票配資:線上配資開戶論壇-萬億資金南下買了啥?互聯網與紅利板塊受青睞
股指配資開戶:網上股票杠桿平臺-新央企中國雅江集團成立 雅下水電工程總投資約1.2萬億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