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A股企業赴港二次上市熱潮持續攀升。
近期,又有多家科技企業發布公告 ,擬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或正籌劃港股上市事宜 。僅本周,即有中微半導、利歐股份 、勝宏科技、協創數據、軍信股份等發布涉港股上市相關公告。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 ,截至7月23日,合計有247家企業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其中含A股上市公司42家以及5家A股上市公司的子公司。
“A股龍頭企業港股上市熱潮 ,其戰略動機不僅限于融資渠道拓展,本質上是政策松綁 、企業全球化與全球資本再配置三重宏觀力量共振的結果,也隱含著金融安全與全球競爭力的雙重考量 。”安永大中華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何兆烽受訪指出。
全球化的“超級跳板 ”
今年上半年 ,港交所IPO募資額重回全球第一,離不開內地優質標的,尤其是A股市場的“輸送”。
當期,港股IPO市場的募資額達到1067億港元(約合973.24億元人民幣) 。其中 ,A股鋰電巨頭寧德時代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首發募集資金超410億港元,位居今年以來港股IPO募資金額第一位。隨后 ,恒瑞醫藥、海天味業相繼上市,募資額也超過百億港元。
“港交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對香港IPO市場、資本市場及金融中心定位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這些政策的作用主要通過兩個端口體現 。首先是借助簡化二次上市流程,港交所吸引了大量A股行業龍頭 、大體量及高估值公司赴港。”KKG董事總經理張昕對記者指出。
另一端口則體現在針對特定類型企業的政策上。張昕認為,“港交所通過推出18C、18A相關規則 ,以及引入密交招股書‘科企專線’等幾種‘綠色通道’,降低了企業赴港上市的難度,吸引了大量科技型研發公司 。這些優質企業的到來 ,活躍了香港市場氛圍。 ”
據統計,去年9月至今,合計已有13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其中9家都為科技企業。
眼下 ,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熱潮仍在延續 。今年以來,又有至少46家A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向港交所遞表,其中科技股占比超過七成 ,不乏江波龍、億緯鋰能 、中偉股份、先導智能等行業龍頭。
一方面,從企業戰略層面來看,港股是科技企業全球化布局的“超級跳板”。
何兆烽認為 ,赴港上市可以幫助企業構建“A+H”雙融資平臺,實現境內、境外兩個市場的協同發展,更好地整合全球資源 ,加速企業的國際化進程,提升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 。同時,港股作為國際金融中心 ,匯聚全球資本與機構投資者。企業通過港股上市可快速提升國際公信力,重塑品牌形象。此外,港股融資所得為離岸資金,不受境內外匯管制限制 ,可直接用于海外建廠、并購及本土化運營 。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受訪也指出:“科技公司偏好港股二次上市,核心在于資本效率與全球化布局,具有融資效率與估值優勢 、全球化資源整合和業務擴張需求三大考慮。企業通過二次上市可實現短期套利。而港股作為國際金融中心 ,有助于觸達全球資本、引入戰略投資者,并提升海外客戶與人才吸引力 。例如,小米、騰訊等企業通過港股強化了國際品牌影響力。同時 ,跨境資金可以進一步支持研發 、并購及海外市場拓展,如比亞迪、中芯國際借助港股融資加速技術迭代。 ”
另一方面,當前港股市場投融資活躍 ,能給予科技企業較好的估值。
據記者統計,去年9月至今,已在港股上市的9家科技企業中 ,僅三花智控、龍蟠科技受業績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首日破發,且隨著基本面好轉,龍蟠科技已經收復跌幅,截至7月23日收盤 ,上市以來的漲幅超過40% 。寧德時代的H股估值更是超過A股,形成“倒掛”。
“港股‘閃電配售’機制可快速融資,且港股科技公司估值普遍高于A股(2025年中位數溢價超15%)。”田利輝指出 。
外資積極參與認購
在港股市場為科技企業提供重要國際平臺的同時 ,來自內地的優質標的,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大大提升了港股活躍度。
近期 ,隨著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以及技術突圍下中國資產重新定價,外資通過各種渠道重返港股 ,其中最典型的一個渠道就是參與內地企業IPO中的基石投資和錨定投資。
基石投資者是指在企業IPO或上市前融資階段,以約定價格提前認購一定數量股份的機構投資者(如主權基金 、養老金、大型資產管理公司等),基石投資人的有無、數量多少及屬性 ,對企業能否在香港成功發行和上市至關重要 。
外資基石投資者的投資金額和投資占比正連續上升。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5年在港股IPO上市的公司中,基石投資者占45.2%,而2023年 、2024年該數字分別為33.2%和31.0%。
以寧德時代H股上市為例 ,其國際配售占比達92.5%,包括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機構,如中東主權財富基金(科威特投資局)、Mirae未來資產集團、瑞銀資管 、橡樹資本等23家國際頂尖基石投資者認購 。
7月完成上市的藍思科技H股全球發售2.62億股 ,國際發售錄得16.68倍認購,引入產業資本、國際資管公司、對沖基金、區域投資機構及多策略基金等10家基石投資者,包括瑞銀 、橡樹資本等。
“前兩年 ,受內外部市場因素影響,中國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時,能找到的基石投資人類型較為單一 ,大多是地方政府的投資基金等。但是從今年年初到現在,我們發現有一些國際的長線基金已經重新回流港股,其投資不僅體現在二級市場 ,還積極參與到IPO基石投資人的份額認購中 。 ”張昕表示。
展望后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A股企業赴港二次上市潮將延續。
“目前香港交表的企業中有諸多A股企業,同時有相當多的A股企業目前有計劃赴港上市。預計在未來一定時期內 ,A股公司赴港上市趨勢將延續 。從長期來看,港股能否維持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以及企業能否通過港股實現真正的國際化突破是關鍵因素。隨著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進程不斷深化 ,‘境內產業鏈+境外資本鏈’的模式將助力優質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競爭,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實現跨域式進步。”何兆烽稱 。
田利輝也指出,A股科技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是全球化與產業轉型的必然選擇。企業需以“長期主義”平衡短期收益與戰略價值 ,通過精細化運營規避風險,將港股平臺轉化為全球化資源配置的跳板。
不過,田利輝也同時提醒 ,赴港二次上市面臨估值與市場接受度風險、政策與監管差異、成本與運營壓力 、市場波動與競爭四大挑戰,“港股運維成本高,需兼顧兩地市場復雜性 。應對之策是利用數字化工具降本增效 ,聚焦核心業務。同時,港股受宏觀環境影響大,扎堆上市易稀釋稀缺性。這需要企業強化核心技術壁壘,突出差異化競爭力” 。
實盤股票杠桿平臺:在線配資開戶-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續升溫 “A+H”公司達160家
證券配資公司:股票杠桿正規平臺排名-人形機器人持續升溫 A股零部件公司產業化進度如何?
股票杠桿平臺軟件:全國配資最好的公司-外資巨頭積極調研A股上市公司!A股具有豐富的投資機會值得挖掘
正規股票配資平臺排行:中國十大配資公司平臺官網-個人投資者加杠桿更積極 兩融新增戶同比提升85% 機構卻回落 背后何原因
股票杠桿開戶平臺:十大配資公司平臺-注冊資本950億 國鐵集團成立新藏鐵路公司
股票配資平臺:實盤配資平臺有哪些-華泰證券:關注科技公司港股二次上市的投資機會
國內十大配資平臺:杠桿配資網-A股公司扎堆赴港上市 價值有多大?
十大杠桿炒股平臺排名:深圳股票配資論壇-90后、00后“跑步進場”!牛市氛圍起來了 券商積極備戰 新開戶數同比激增71%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