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在主動權益重回C位之時 ,ETF戰場依然硝煙彌漫,鏖戰正酣 。
截至7月15日,全市場ETF規模達到4.38萬億元,7月17日10只科創債ETF上市將帶來近300億元規模 ,屆時全市場ETF規模將突破4.4萬億。ETF規模在今年4月20日達到4萬億,僅用了3個月,規模增長4000億。
從格局來看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場有12家公募基金管理規模超千億,合計管理規模達到3.59萬億 ,占所有ETF規模的八成之多。強者恒強的格局既定,單只規模超千億的ETF也達到7只 。
ETF格局看似落定,實則暗潮涌動。原因有三:
一是“不進則退”的壓力。對于中小基金公司而言 ,ETF想要追趕已非易事,借助指增等方式彎道超車指數產品尚有空間;但對于頭部ETF大廠而言,競爭卻變得更為殘酷了 。“辛辛苦苦努力半年 ,感覺規模進步了,但是排名依然駐足不前。 ”某頭部ETF大廠表示。
“向上突圍艱難,排名滑落卻很容易,且不說躺贏 ,在任何階段 、任何品種上,ETF運營都不敢說贏 。”另有頭部ETF大廠人士表示,沒有可能懈怠 ,反而危機感滿滿,不論是創新產品的首發,還是熱門產品的持營。
資源充沛的頭部ETF大廠基本上采取“大而全”策略 ,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賽道。且不論科創債ETF、科創綜指ETF等熱門產品,比如上證180指數優化、上證580指數推出后,易方達上報了上證380ETF、上證580ETF及其聯接基金 ,華夏基金上報了上證580ETF及其聯接基金 。
更多的頭部ETF選擇資源優先向熱門板塊 、重點賽道傾斜,以6月底為例,基準做市信用債ETF、A500ETF半年規模競賽持續至最后一個交易日。尤其是A500座次洗牌 ,又把市場的熱度拉回到這只新標桿指數上。
二是適應市場風格變化,投資者偏好也會變化 。市場輪動加快,今年以來,從DeepSeek引領的AI應用 ,到創新藥,以及銀行等高股息板塊、券商等熱點頻現,而借勢持營是做大規模的捷徑之一。
三是指數推陳出新節奏加快。2025年1月 ,證監會印發《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指數供給持續增加,產品類型多樣化 、策略創新化 ,基金公司選擇合適的指數進行產品布局也愈發普遍。
盤點下今年這些“卷”天“卷 ”地的ETF:
近一個月流入超千億,規模即近4300億元
債券ETF成為今年ETF頂流,隨著10只科創債ETF加入 ,全市場39只債券ETF最新規模達到4278.5億元創下新高 。債券ETF成為全市場凈流入最多的ETF品種,今年2月,全市場債券ETF站上2000億元大關 ,6月4日突破3000億元,僅用一個多月,債券ETF規模再次突破4200億元。
其中,15只債券ETF規模突破百億 ,富國政金債券ETF規模最大,為527.9億元,海富通短融ETF以516.8億元緊隨其后。
此外 ,今年初上市的基準做市信用債ETF持續吸金,8只ETF合計規模達到1340.76億元 。
A500ETF新一輪廝殺與指數生態擴容
在上半年的規模排名廝殺中,A500再次進入投資者的視野。
今年6月底 ,華泰柏瑞A500ETF拿下規模第一,上半年規模為226.4億元,隨后 ,華泰柏瑞A500宣布更名,以“指數+ETF+公司名稱”簡稱,提升產品的辨識度 ,一系列變動下來,行業猜測,華泰柏瑞對A500動作頻頻,釋放出公司必爭核心寬基ETF的信號。
此外 ,廣發A500ETF在6月最后一個交易日以0.6億元優勢超過國泰A500,躋身第二 。
不過,6月底的時間節點過后 ,各家A500產品均有不同程度回落,陣營也有所變化,華泰柏瑞A500ETF規模降至180億元 ,依然領先;國泰A500ETF發力,最新規模176億元,再次超過廣發A500ETF(169.72億元)。
迄今為止 ,A500指數相關產品發行在整個基金行業都是現象級事件。去年9月10日開始,10只A500ETF拉開了整個行業的發行的序幕,國泰中證A500ETF用了7天 ,完成了從20億元到百億規模的飛躍 。產品持續擴容與規模激增,A500指數的跟蹤基金規模也一躍成為全市場第二大,僅次于滬深300指數。
目前全市場已有127只A500主題的基金完成或正在發行,A500ETF、指數以及增強策略ETF/指數均有布局 ,甚至有多家公司發行了圍繞A500指數的多只產品。
A500指數衍生指數依然層出不窮,今年4月,中證指數公司以中證A500指數為基礎 ,先后發布了5只smart beta指數,即A500紅利、A500紅利低波 、A500紅利增長、A500紅利質量以及A500質量,隨后7月 ,易方達、華寶 、平安、國聯安四大公募集體上報中證A500紅利低波ETF,等待監管批復 。
紅利ETF最新規模突破1500億元
今年以來,隨著銀行等高股息板塊強勢上漲 ,紅利主題ETF份額與凈值雙增,截至7月14日,全市場58只紅利ETF最新規模達到1501.48億元 ,這也是紅利相關ETF規模首次突破1500億元。
具體到單只產品上,華泰柏瑞旗下紅利低波ETF、紅利ETF排名居前,最新規模分別達到210.14億元 、184.94億元;摩根資產管理港股紅利指數ETF規模達到118.53億元,也是目前港股紅利規模第一的ETF。規模突破百億的還有南方紅利低波50ETF。
華泰柏瑞旗下紅利ETF整體規模也領跑行業 ,最新合計規模為426.8億元;其他合計規模較多的還有易方達、南方基金,最新規模為138.65億元、126億元 。
業內觀察來看,除了更早布局 ,在關鍵環節的持營,對規模增長更為重要。以華泰柏瑞為例,公司從2024年11月啟動了紅利基金的持營 ,比同業要早一個多月,2024年底期間貢獻了規模增量。
從各家動向來看,紅利主題ETF依然是布局、持營的重點 ,比如今年6月底,多家基金公司受到荔枝啟發,進行了一番“紅荔”海報宣傳大戰 。當前 ,包括永贏 、易方達、浦銀安盛、興銀 、匯添富以及國金旗下均有紅利主題產品正在或準備發行。
對標科創綜指,創業板綜指ETF也要加入
接下來,還有哪些ETF值得期待?剛剛修訂了指數方案的創業板綜指算是其中之一。
7月11日,深交所及其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公司發布公告 ,修訂創業板綜指編制方案,并將于7月25日實施 。
主要修訂有二:一是引入風險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機制,剔除被交易所實施風險警示(ST或*ST)的樣本股;二是引入ESG負面剔除機制 ,剔除國證ESG評級在C級及以下的樣本股。
業內指出,創業板綜指優化編制方案后,指數穩定性和投資價值得到提升 ,有望吸引長期配置資金流入,為投資者提供更透明、更優質的創新賽道投資工具。
在深交所公布優化創業板綜編制方案后,同日 ,7家基金公司火速上報相關ETF 。鵬華基金、銀華基金 、博時基金3家公司申報創業板綜ETF,建信基金、華寶基金、招商基金 、東財基金4家公司申報創業板綜增強ETF。
創業綜指名稱上,不難讓人聯想到對標科創綜指 ,創業綜指覆蓋了半導體、人工智能、創新藥 、醫療器械、光伏、鋰電池等行業,科技含量同樣很高。不過,略有遺憾的是,因華夏、易方達均有創業板規模較大的產品在手 ,缺席了此次創業綜指ETF的上報 。如何“卷 ”起這一指數的規模,接下來ETF的獲批與發行,上述7家基金公司的表現值得期待。
(文章來源:財聯社)
配資平臺安全查詢官網:能加杠桿的炒股平臺-美聯儲今夜必降息?三大終極懸念即將揭曉!
配資靠譜證券配資門戶:配資炒股安全平臺查詢-以伊沖突攪動資本市場!分析師:黃金漲勢重啟 美元避險屬性遭挑戰
配資炒股安全平臺查詢:股票配資網址之家-誰能分羹4000億元市場?多家上市公司涌入寵物賽道
配資炒股安全平臺查詢:長沙配資公司-印尼銅礦“黑天鵝”來襲 資金涌入含“銅”市場
配資炒股股票:最安全的股票杠桿平臺-車市價格戰或引發市場擔憂 行業利潤水平偏低、高負債是常態
在線股票炒股配資門戶:杠杠配資查詢平臺-高盛再次唱多:全球資金回歸中國 看好中國“十巨頭”股票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