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特朗普政府請求上訴法院暫停關稅裁決。美國政府表示可能于周五請求最高法院維持關稅不變 。此前,美國國際貿易法院當地時間5月28日阻止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在4月2日“解放日”宣布的關稅政策生效 ,并裁定特朗普對向美國出口多于進口的國家征收全面關稅的行為越權。
相關報道解讀:特朗普關稅行政令遭法院“紅牌 ” 關稅戰就結束了嗎?
當地時間5月28日,美國國際貿易法院的一紙裁決,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 ,不僅暫時阻止了特朗普總統于4月2日“解放日”宣布的全面關稅政策生效,更將美國行政權力與司法獨立的深層張力推至臺前。這項針對5家小企業和12個州聯合訴訟的裁決,直指特朗普總統“越權” 。
消息甫出 ,全球金融市場迅速反應,美股上揚,美元回暖,似乎預示著市場對“規則回歸 ”的某種期待。
然而 ,白宮的強硬上訴與“動用一切行政權力”的表態,又為這場“府院之爭”的未來走向蒙上濃厚陰影。有專家指出,涉及美國政府關稅政策的訴訟會引發新的混亂局面 ,將對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產生顯著影響 。
特朗普關稅遭法院“紅牌 ”
此次裁決的核心,在于對總統援引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征收關稅的合法性質疑。正如國際關系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孫冰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的那樣,雖然IEEPA賦予總統在特定情況下向別國加稅的權力 ,但前提是“必須要有具體的理由,解決具體的問題”。
據央視新聞援引美國媒體報道,美國以往通常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對他國實施制裁或凍結資產 ,特朗普是第一個援引該法律來全面加征關稅的美國總統。
法院顯然不認可特朗普政府將“貿易赤字”這一美國經濟的長期結構性問題,簡單等同于需要啟動IEEPA的“國家緊急狀態” 。
據央視新聞,裁決書明確指出 ,IEEPA沒有授權總統出臺任何全球性關稅令 、報復性關稅令和非法交易相關關稅令。更深層次的法理在于,美國國會將“不受限制的關稅權力 ”授予總統是違反憲法的。國會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中設定了權限,限制總統何時以及如何征收關稅 。
裁決書說,相關關稅行政令將被解除 ,這些行政令的執行將被永久禁止。裁決書還表示,如果這些行政令被認定對原告非法,這些行政令對所有人而言均為非法。
值得注意的是 ,這一裁決由三位分別由共和黨總統里根、民主黨總統奧巴馬以及特朗普本人任命的法官一致作出 。
“府院博弈”升級
孫冰巖指出,“如今美國的司法系統頻繁挑戰總統,究其原因 ,是特朗普上臺后一系列濫用職權所挑起的。”
這并非孤例。據新華社報道,美國法律研究機構統計顯示,特朗普政府在美國國內面臨的訴訟已達200余起 。而截至四月底 ,已有至少108項司法裁決阻止了其相關政策的推進。
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研究員劉衛東分析認為,此次裁定表明美國司法機構開始愈發主動和頻繁地介入政府決策 ,代表民意發聲。盡管美國憲法規定貿易問題由國會主導,但在國會面對行政權力擴張時常顯“無動于衷 ”的背景下,司法機構的介入顯得尤為關鍵 。
特朗普政府在裁決發布幾分鐘后就提交了上訴通知。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嚴厲譴責了這項裁決,并表示非民選法官無權決定如何妥善應對國家緊急狀態 ,特朗普政府將動用一切行政權力來應對這場危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盧杰鋒也向央視新聞分析表示,因為法院頒布的禁令沒有設定任何寬限期或延遲生效的時間,因此應當認定該法院裁決立即執行。理論上美國的相關部門——主要是指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應當立即停止有關的關稅執法行為 。
目前特朗普政府已經向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提起上訴 ,并且有可能申請暫緩執行禁令。但是除非上訴法院或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介入,并批準暫緩執行禁令的申請,否則即便是在上訴期間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將被禁止。
市場短期“狂歡”與經濟長期“陰霾”
裁決的直接影響,首先體現在金融市場的積極反應 。其中,美股三大指數開盤集體上漲 ,道指漲0.17%,標普500指數漲0.87%,納指漲1.49%。在亞洲 ,日經225指數、韓國綜合指數均收漲超過1.8%。美元指數日內走強,重新回到100關口上方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貿易緊張局勢可能緩解的樂觀預期,以及對不確定性降低的歡迎。
然而,劉衛東指出 ,涉及美國政府關稅政策的訴訟會引發新的混亂局面,將對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產生顯著影響。
劉衛東表示,首先受沖擊的是美國出口貿易 。正如提起訴訟的小企業所言 ,高額關稅已讓其不堪重負,許多出口商品成為他國報復的目標。其次,美國國內市場供應可能出現混亂 ,進口商品減少,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壓力進一步加大 ,最終損害的是美國消費者和整體經濟的活力。
更廣泛地看,變來變去的關稅政策正在嚴重沖擊國際貿易體系 。國際產業鏈 、供應鏈進入新的調整周期,甚至可能會出現國際貿易結構的重組。原來愿意跟美國做生意的國家現在不得不重新思考對美國的信任。世界經濟增長也會受到較大沖擊 ,最終出現“多輸 ”的局面。
央視新聞稱,正如美媒報道所指出的,關稅政策的不明朗,預計將導致未來幾天美國港口出現混亂 ,每天都有大量商品抵達,卻面臨著政策“真空”的窘境 。
未決的關稅
特朗普政府的上訴,為這場關稅風波的最終結局增添了巨大變數。白宮已明確表示將“動用一切行政權力來應對這場危機”。國際貿易法院給予了10天的行政命令期限 ,若上訴期間裁決成立,特朗普的大部分關稅將被暫停 。
孫冰巖認為,上訴過程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判決執行性的細節尚不明確;二是特朗普政府可能以“法院無權干涉總統權限 ,認定理由是否符合IEEPA應由國會裁定 ”為核心論點進行反訴。
據新華社報道,杜克大學法學院蒂姆·邁耶分析,若案件最終上訴至美國最高法院 ,盡管原告小企業有較大勝算,但鑒于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占多數的構成,判決結果依舊難以預測。
此外 ,據央視新聞援引美國《時代》周刊,特朗普政府不僅能通過上訴翻盤,在等待最高法院裁決期間還有多種規避手段,采取其他途徑征收關稅 。
據央視新聞 ,不少貿易專家認為,美國一直試圖通過關稅施壓迫使貿易伙伴作出更大妥協,但最新裁決將令美國與部分貿易伙伴正在進行的談判變得更為艱難。
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主管、前美國貿易官員溫迪·卡特勒認為 ,法院裁決令美國政府的貿易政策“陷入混亂”,“那些原本在90天關稅暫緩期內艱難推進談判的貿易伙伴,或許會停止對美國作出更多妥協 ,直到美國司法體系(就關稅爭議)給出更明確說法”。
(文章來源:財聯社)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