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本周滬指上漲1.08% ,深證成指上漲0.19%,創業板指上漲0.65% 。下周A股將如何運行?我們匯總了各大機構的最新投資策略,供投資者參考。
申萬宏源策略:搶跑26年景氣展望的行情不斷演進
短期市場的結構特征:科技成長長期性價比不足 ,高位震蕩等待產業趨勢催化累積;中期PPI同比轉正交易,短期有漲價催化,但漲價周期的短期性價比也有限。近期,上證綜指窄幅震蕩 ,科技成長寬幅震蕩格局延續 。中期市場判斷維持“牛市兩段論 ”:25年的科技結構牛是牛市1.0階段,26年春季可能是階段性高點,彼時A股市場可能面臨三個問題的挑戰:1、26年春季需求側關鍵驗證期到來 ,供給增速回到低位后,需求穩則供需改善,但若需求弱 ,供需拐點仍可能推遲。2 、科技長期低性價比區域,對業績擾動和流動性沖擊的敏感度都會提高,復雜高位區域后 ,可能有一個有效休整波段。3、26年春季新增結構亮點可能還需要等待,國內科技產業趨勢決定性催化 + 反內卷效果驗證期到來都需要時間,新主線不易完美接力。
中國銀河策略:隱藏的主線或是年末主題
當前科技主線延續調整 ,本周部分主題行情出現回暖但持續性仍顯不足,行情或仍以震蕩結構為主,關注調整后的配置價值 。在政策與業績空窗期的環境中,市場熱點預計維持快速輪動 ,電網設備、鋰電 、化工等熱點方向與題材在輪動中上漲,背后反映出反內卷主線的逐步確認,價格水平回升邏輯正在提振中期景氣改善預期。在板塊輪動行情中 ,隱藏的主線或是年末行情演繹的主題。市場正在為新一輪向上趨勢蓄勢 。上市公司三季報展現出基本面韌性,其中,結構性亮點突出。“十五五”規劃《建議》稿強調高質量發展與科技自立自強 ,要求提升宏觀經濟治理效能。隨著后續政策落地節奏進一步明確,物價回升預期下反內卷板塊邏輯明確,科技主線產業趨勢與業績進入驗證階段 ,A股市場中長期向好趨勢不改 。
華金策略:短期延續震蕩和風格擴散 慢牛趨勢不變
(1)經濟短期維持弱修復趨勢,盈利仍可能處于回升周期中。一是經濟短期仍處于偏弱修復的趨勢:首先,10月制造業PMI和出口同比增速均明顯回落;其次 ,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商品房周成交面積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二是盈利繼續處于回升周期中:首先,短期工業企業盈利增速可能繼續結構性回升;其次,A股三季報盈利增速較中報繼續回升 。(2)短期流動性維持寬松。一是宏觀流動性短期維持寬松:首先,海外流動性預期的變化對國內影響有限;其次 ,年底資金可能季節性緊張,央行短期有望繼續加大資金投放。二是微觀資金短期可能繼續流入,但流入可能放緩 。(3)風險偏好短期可能繼續偏中性。一是短期穩增長政策加速落地仍可能提振市場情緒。二是短期中美、俄烏等地緣風險偏低。三是短期估值偏高、年底資金保收益等導致市場情緒難大幅上升 。
浙商策略:上證馭勢雙創借勢 均衡配置 、持倉觀望
本周市場先下探、后反彈 ,主要指數多數小漲、呈現“大強小弱”格局。展望后市,若上證守住關鍵點位3936點且保持在趨勢線上方,則日線5浪上升形態得以保留;而雙創指數本身處于震蕩整理的格局 ,需要向權重指數“借勢 ”,因此其能否穩定運行主要取決于權重指數表現。券商板塊本周未能“表態”,后續仍是觀察市場方向的信號之一 。配置方面 ,基于“權重上行雙創震蕩,繼續關注兩個信號”的判斷,我們建議:擇時方面 ,戰略層面堅持系統性“慢”牛思維,戰術層面保持當前持倉 、不加不減、只調結構。行業配置方面,建議重點關注券商板塊動向(向上可以嘗試挑戰2024年11月高點,向下有年線支撐) ,同時關注相對低位的鋼鐵、化工 、消費、中字頭基建等板塊,從三季度“科技優先 ”的配置風格轉為“相對平衡”的配置風格。
東吳策略:春季行情的節奏與布局
春季行情節奏的變化趨勢:提前啟動,提前收官在多數投資者印象中 ,A股的春季行情往往始于1-2月,并延續至3-4月 。然而,復盤2010年以來的市場表現可以發現 ,春季行情的時間窗口正呈現顯著的前移特征:2017年以前,行情主要集中于1-3月;而2018年至今,8年中有4年的春季行情都提前至上一年的12月啟動 ,且漲幅最大的區間亦集中在春節前,節后行情基本進入收尾階段。從歷史規律來看,過往三季度持倉偏離度較高的主線板塊(如新能源、醫藥生物 、食品飲料等) ,在 11 月前后多呈現偏弱表現。基于機構行為視角,四季度主線板塊普遍面臨收益兌現壓力,前期主線經持續上漲后,累積了豐厚漲幅 ,資金擁擠度也處于高位 。
中原策略:11月大概率橫盤震蕩 為年底可能出現的指數級別行情蓄勢
當前上證綜指與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6.41倍、50.16倍,處于近三年中位數平均水平上方,適合中長期布局。當前A股市場正處于一個重要的轉換時點。隨著中美貿易談判落地、三季報披露完畢以及重要會議結束 ,市場將進入一個空窗期,缺乏明確的方向性催化劑 。預計11月A股大概率將呈現橫盤震蕩格局,為年底可能出現的指數級別行情進行蓄勢。A股市場風格預計將出現再平衡趨勢 ,成長與價值風格 、大盤與小盤風格之間的輪動值得關注。操作上宜均衡配置,在科技成長與紅利價值之間尋求平衡,兼顧進攻與防御。預計短期市場以穩步震蕩上行為主 ,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盤的變化情況 。短線建議關注電池、光伏設備、能源金屬以及化學制品等行業的投資機會。
中泰證券:三季報落地或如何影響市場走勢
從資金面看,本周整體風險偏好下降,ETF等長期資金從上周的凈流入轉為凈流出 ,北向資金與產業重要股東資金短期離場意愿上升,但杠桿資金仍在增加。資金面整體風險偏好下降或引發市場短期縮量震蕩行情,在場資金抱團可能性上升,對三季報中盈利質量較高及估值有較大安全邊際的行業板塊可重點關注 。結合三季度盈利表現與政策信號 ,我們認為當前A股投資主線或進一步聚焦于“反內卷”下的戰略中上游行業與科技應用端的擴散,短期關注促消費政策帶來的結構性反彈。
信達策略:年底容易成為風格變化的高發期 關注低位價值板塊
Q4風格往往容易發生變化,牛市震蕩期之后風格也容易發生變化 ,當前小盤風格轉向大盤風格比較確定,成長價值風格切換正在逐漸走出混沌,后續如果有政策催化或者居民資金流入 ,低位價值可能會有較強表現。風格切換可能會越來越強,關注低位價值板塊,銀行可能受益于風格切換有所反彈 ,非銀金融彈性逐漸增加,成長中關注低位的電力設備 、AI應用端,周期股半年內也有望存在彈性表現 。
國金策略:行情延續切換 短期圍繞電力系統的重估行情仍將繼續
風險與機遇并存的市場結構形成 ,舊共識正在面臨越來越的約束,而新共識同樣正在浮出水面:短期圍繞電力系統的重估行情仍將繼續,而未來伴隨著制造業動能修復和實體經濟投資的擴張,中美引領的全球用電量大于GDP的共振 ,實物資產與中國優勢制造的全面重估行情有望開啟。中國作為全球產業鏈的“賣鏟人 ”,優勢產業在海外的變現:資本品(工程機械、電力電網設備、重卡) 、國防軍工。
興證策略:“以我為主” 兩條思路布局明年景氣預期
當前海外流動性收緊演變為系統性風險的概率不大,且隨著相關解決方案逐步推進 ,其對市場風險偏好的拖累已在緩解 。A股在平穩的經濟和政策預期支撐下或仍將具備韌性,繼續“”以我為主,兩條思路布局明年景氣預期。一方面 ,10月 CPI、PPI修復驗證經濟邊際改善趨勢,重視鋼鐵、化工 、建材、新消費&服務消費、農業等順周期板塊的修復機會。另一方面,景氣優勢 、產業趨勢與政策支持共振 ,繼續堅守AI算力為代表的強產業趨勢,挖掘AI軟件應用、軍工、創新藥等低位科技成長方向 。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