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9月28日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指出,有色金屬行業是重要的基礎性產業,資源種類眾多、產業關聯度高 、戰略價值突出 。
《方案》提出了2025—2026年的主要目標:有色金屬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左右 ,經濟效益保持向好態勢,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均增長1.5%左右,銅、鋁、鋰等國內資源開發取得積極進展,再生金屬產量突破2000萬噸 ,高端產品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綠色低碳 、數字化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標
圖片來源:工信部官網
有色金屬行業支撐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相關負責人在對《方案》進行解讀時表示,近年來 ,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快速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屬生產國和消費國。
2024年,全國規上有色金屬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 ,較工業平均增速高出3.1個百分點,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7919萬噸,同比增長4.3% ,有色金屬行業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5.8%、16.5%,有力支撐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工業經濟增長 。
“但與此同時,資源保障能力 、高端供給水平和有效需求挖掘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 ,外部沖擊影響加大。”該負責人表示,本次《方案》出臺,旨在統籌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推動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 ,為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中鋁集團科技創新部總經理陳少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與2023年發布的穩增長方案相比,新一輪《方案》在延續穩增長基調的同時 ,展現出顯著的戰略升級與重心轉移。
“新版《方案》是一次從‘量’的穩增長到‘質’的促增長的升級,通過聚焦創新驅動、強化綠色循環、協同產業發展,為有色金屬行業在新發展階段繪制了更具前瞻性和系統性的路線圖 。 ”陳少華表示。
專家:增長動力從“規模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方案》聚焦有色金屬行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圍繞保資源 、優供給、促轉型、拓消費 、強合作等5方面提出了10項工作舉措。
在促進資源高效利用方面,《方案》提出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加強銅、鋁、鋰 、鎳、鈷、錫等資源調查與勘探 ,科學有序投放礦業權 。在強化產業科技創新方面,提出推動超高純金屬等高品質原料 、銅合金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貴金屬功能材料、高端稀土新材料等攻關突破。
在陳少華看來,本次《方案》有三大亮點。具體而言,首先是增長動力從“規模驅動 ”轉向“創新驅動” 。新版《方案》更加強調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通過科技創新提升有效供給能力,創造產業新增長點。
她提到,《方案》著力突出新質生產力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牽引作用 ,明確提出要圍繞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 、航空航天、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開發高性能、高附加值的鋁 、銅等有色金屬新結構材料;同時在集成電路、工業母機、低空經濟 、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領域,推動鎵、鍺等關鍵稀有金屬功能材料應用驗證 ,這標志著政策從“保現有”向“拓未來”的深刻轉變。
其次是發展范式從“資源消耗 ”轉向“綠色循環” 。陳少華說,新版《方案》更加強調綠色化升級,不僅再一次重申節能減污降碳改造 ,更系統性地部署了有色金屬再生循環產業的發展,包括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基地,強化廢銅 、廢鋁等廢有色金屬綜合利用 ,規范開展赤泥、高鋁粉煤灰等資源化利用等,這體現了有色行業在“雙碳”目標下,向構建全生命周期綠色產業鏈的堅定轉型,將綠色循環內化為新的增長動能。
最后是產業組織從“分散競爭 ”轉向“協同發展”。陳少華表示 ,新版《方案》更加強調產業鏈的深度協同與整體價值提升 。它通過深化“供需對接”等手段,促進上下游形成發展共同體。通過推動大宗金屬消費升級、實施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 、發揮標準引領作用、推進數字化轉型,引導企業擺脫同質化競爭 ,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在保障供應鏈韌性的同時,全面提升中國有色金屬產業的全球品牌影響力與核心競爭力。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關于股票配資最新情況:主力配資炒股-利好!八部門發布《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
配資平臺是正規的嗎:炒股配資安全-工信部等三部門印發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 助力行業持續回升向好
線上炒股配資:十倍配資炒股-八部門印發《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
網上的股票配資怎么樣:股票杠桿公司-工信部:鋼鐵、有色、石化等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即將出臺
權威配資開戶:江西炒股配資平臺-中信證券:長視頻行業迎來政策利好 展望長劇生態復蘇
配資炒股配資平臺優勢:配資公司開戶-恒生科技指數突破6600點創歷史新高 港股科技股“狂飆”邏輯何在?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