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作為高等教育中的最高一級,博士生歷來就備受社會關注。
日前,長三角國創中心與英國伯明翰大學聯合舉辦的“2025國際創新人才與工程教育研討會”召開 ,伯明翰大學校長亞當·蒂克爾(Adam Tickell)指出,“博士研究生數量持續增長在全球是一個普遍現象,對于如何幫助這些畢業生就業 ,除了在大學給予最好的機會讓他們參與頂尖的研究外,還應該在學術界以外做好培養 ”。
全球博士畢業生數量數十年來穩步增長,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甚至呈現博士生規模爆發式擴張之態 。教育部的數據顯示 ,2024年,中國博士生在學人數為67.63萬人,畢業人數為9.72萬人 ,在學人數和畢業人數較二十年前分別增加了51.07、7.28萬人,增幅分別為308%、315%。
從現有情況看,博士生和產業界在就業方面有一定的結構性矛盾。一邊是持續增加的博士畢業生 ,一邊是產業界反映招不到合適的人選 。近年博士畢業生中,有相當數量在非學術界就業,這類工作專業對口度不高,薪資也不見得比碩士高 ,從業者認為自己學歷高卻并未受到工作單位的重視。
近年中國碩博畢業生的數量占比變化,或也說明某種程度上碩士學歷相比博士更具“性價比”。近二十年,中國的碩士畢業生人數從2004年的12.73萬人升至2024年的108.36萬人 ,增幅高達751%,是同期博士生數量增幅的兩倍以上;碩士畢業生在高校畢業生總數中的占比,也從二十年前的5.01%升至2024年的9.26% ,而博士畢業生的占比始終維持在0.8%左右 。
納微科技創始人江必旺認為,在高校做科研注重的是要有新的想法和新的技術,企業做產品則是要解決系統性問題 ,往往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依靠團隊的合作。因此企業的研發思維模式與高校有很大不同。蘇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企業導師江必旺指出,如果能夠在研究生階段引入一些市場化 、產業化、產品化的理念和思維方式 ,培養的學生將來就更容易適應產業界的需求 。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