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多家港股上市企業相繼披露了半年報進展 ,其中AI相關收入增幅顯著 。
阿里巴巴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阿里云外部商業化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6%,其中AI收入已經占外部商業化收入超20%。
商湯科技的生成式AI收入增幅73% ,生成式AI占集團收入由2024年上半年的60.4%、2024年財政年度的63.7%,進一步提升至 77.0%;云知聲營業收入4.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2% ,大模型收入大幅飆漲457%至近1億元;百望股份的AI相關業務收入首次實現突破,達到6086萬元,占比17.5%。
多名業內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表示,當前 ,人工智能已逐步跨過概念炒作與低谷調整階段,行業焦點正轉向如何實現可持續的商業價值 。而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進一步為推動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和商業化落地提供了政策支撐。
不過,整體AI應用尚處于初期階段 ,企業仍需探索如何借助技術有效賦能千行百業 、優化產品體驗,走通一條穩健的商業化路徑。
▍多家上市公司AI收入飆漲
阿里財報顯示,阿里云季度收入同比漲26%至333.98億元 ,增速創三年新高 。其中,AI相關收入連續8季度三位數增長,帶動公共云需求持續上升。
在財報業績會上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表示,由Agent(智能體)驅動的AI時代對阿里是非常好的機會。現階段對于阿里云的優先級在于獲取更多用戶的應用場景,而不是提升毛利率。阿里堅持未來三年投入3800億元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 ,依然會按照預期完成 。
商湯科技生成式AI貢獻了上半年主要的營收增長,收入為18.16億元,增幅73%,占集團收入由2024年上半年的60.4%、2024年財政年度的63.7% ,進一步提升至77.0%。
商湯方面稱, AI解決方案所應用的多個垂直行業進一步滲透,在AI人工智能的超算平臺項目、軌交 、醫療等領域收入有所增加。
相較之下 ,商湯科技的傳統優勢業務視覺AI,上半年收入為4.36億元,同比下降14.8% 。主要受東北亞某智能終端客戶合作模式由從研發服務 ,大多都轉為維保服務的影響。商湯科技認為,視覺AI經歷十年成熟化后,正借助多模態視覺智能體走向二次增長 ,預計行業將以約15%年化增速擴容。截至2025年6月底,視覺AI板塊服務國內外客戶660余家,復購比例57% 。
云知聲實現營業收入4.05億元 ,同比增長20.2%。其中,大模型收入大幅飆漲457%至近1億元。2025上半年,云知聲解決方案銷售收2.83億元,同比增長22.6%;AI芯片出貨量達到1650萬顆 ,較2024年上半年增加0.7% 。
來自于AI芯片和AI模塊的收入為4888.10萬元,較2024年同期增加5.8%,這主要是由于AI芯片及AI模塊類產品在白電市場和教育平板市場有所增長。
百望股份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3.476億元 ,同比增長23.5%。其中,AI相關業務收入首次實現突破,達到6086萬元 ,占比17.5% 。
百望股份還在業績會上發布了企業級智能體矩陣,并與央企中遠海運科技聯合發布全球稅務合規智能體一體機。
▍智能體、AI終端等加速落地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 ”行動的意見》,其中提出:到2027年 ,率先實現人工智能與6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智能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快速增長 ,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顯增強,人工智能開放合作體系不斷完善。
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終端 、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90%,智能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推動技術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我國全面步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新階段,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
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長、原商湯智能產業研究院創始院長田豐認為 ,AI產業按照新基建、新系統、新終端和新服務的路徑在發展。
“在新基建方面,隨著國務院這份意見的發布,如果未來全民都在使用AI ,那么對底層的基礎設施的算力消耗是非常大的。雖然算力在降價,但用量在大規模增長 。”
新系統包括行業大模型的研發 、調優、部署等等,田豐判斷 ,在這領域也將有一批紅利。在新終端方面,智能體正在與智能終端更廣泛的結合。包括人工智能+手機、耳機 、汽車、機器狗、家電產品等等 。“AI會把這些產品再重新做一遍,終端滲透率將是非常大的。”
隨著新終端的出現 ,會涌現更多新型AI服務,比如基于AI電視的健身類應用 、教育類的應用、視頻會議類的應用等。
“甚至冰箱也有可能成為電商生鮮的入口 。而新服務,工業、農業和第三產業,需要智能化的升級。傳統軟件和發布軟件都可以需要AI的嵌入式重構。再加上很大一批AI原生服務 。 ”
吳泳銘在業績會上表示 ,目前AI的需求端非常旺盛,一方面是AI產品和應用的開發,另一方面是以大模型能力來替代傳統CPU計算。除了推理外 ,訓練也有新的機會 、車廠、教育類企業、多媒體應用類公司,存在利用專有數據來訓練模型的需求。預計阿里云后續增速仍會持續向上。
對于AI智能體的發展,百望股份CEO付英波對《科創板日報》表示 ,現在的智能體更多偏向工具類,更多的是人機協同,但后續會慢慢進階 。而越往后進階。整個數據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就越大。
“如果AI要提供生產力 ,而不只是效率工具,那么智能體從感知 、采集、決策到執行的整個閉環過程,都需要全部跑通 ,而數據幫助智能體進行決策的核心燃料 。”
▍AI應用整體尚處于初期階段
在艾媒咨詢集團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看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AI已經進入從算力投入、云服務消耗,再到商業收入的閉環。AI應用的起量 ,加速了商業化進程,為相關企業的應用爆發和業績的增長提供了一定支持。
“目前,AI應用場景包括B端和C端 。B端以AI智能體為核心 ,在營銷、辦公 、教育等等領域,實現降本增效,提升收入。AI工具在代碼生成、客服機器人等領域也有所滲透。C端則通過硬件集成和多模態的重塑 ,提升用戶的體驗,比如AI虛擬陪伴、智慧終端 、AI玩具等等,都逐步正在形成產業 。”
但張毅也指出 ,整體AI應用尚處于初期階段。從盈利模式來看,頭部企業或扎根時間比較長的企業,能夠實現一定的技術變現 ,但盈利模式仍會依賴傳統業務的輸血。對于企業來說,加大研發投入、加大商業落地、加大商業布局和創新,仍要持之以恒地走出一條路 。
“從技術投入催生業務增長,達到更智能 、更高效、更高的服務體驗的角度來看 ,眼下距離真正的AI賦能產業,或者用戶體驗和效率提升,仍然還有很大的變數。此外 ,還要考慮到AI生成內容在版權、隱私 、法律、倫理,以及相關的商業合規性、安全性的不確定性。 ”張毅說。
(文章來源:財聯社)
軟件炒股杠桿:我國合法的配資平臺-朱鶴新:近期還將發布實施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境內企業境外上市資金管理等政策
全國股票配資平臺:配資炒股網站選擇配資-多家AI眼鏡產業鏈公司業績增長 機構看好行業投資機會
實盤配資平臺app下載:正規炒股配資官網-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舉辦 業績猛增的AI應用概念股出爐
配資平臺合法的有哪些:網上配資炒股網站-PCB擴產潮將至 誰是賣鏟人的賣鏟人?
國內最安全的股票配資平臺:股票配資平倉線-OpenAI推出GPT-5模型 機構稱AI應用落地與政策支持共振加速
配資平臺最新:炒股杠桿股票平臺-多家機構解讀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等政策 消費股有望迎來補漲行情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