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L2強制性國標里面有一個試驗場景,幾乎1:1復刻了‘3·29銅陵小米SU7爆燃事故’ ,但事實上這個場景并不難,可以通過汽車遠程升級(OTA)技術召回解決,只是過去車企沒太重視。 ”近日 ,一位要求匿名的智駕行業資深人士徐飛(化名)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
徐飛補充道,L2強制性國標中最難的場景是50CM紙箱子障礙物探測和響應能力的試驗,這個場景高度依賴高性能激光雷達 ,“從目前我們摸底測試看,目前市場上車型,除了華為系的,基本上都過不了(試驗要求)。”
本周智駕行業有兩則大新聞。
一是9月17日工信部網站發布《智能網聯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即上述“L2強制性國標”)的征求意見稿 ,正式面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 。
二是兩天后,9月19日小米汽車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產的部分SU7標準版電動汽車,總計116887輛。小米汽車此次召回原因與智駕相關 ,具體為召回車輛L2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功能開啟的某些情況下,對極端特殊場景的識別、預警或處置可能不足,若駕駛員不及時干預可能會增加碰撞風險 ,存在安全隱患。
此前,多位智能駕駛行業內高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次L2強制性國標制定的工作組由華為牽頭 ,參與者大部分是國內整車廠,催化標準加速制定的事件正是“3·29銅陵小米SU7爆燃事故 ”,這次交通事故把輔助駕駛功能的安全性討論推向了一個新高潮 ,市場呼吁更完善法規的出臺,相關部門和高層對此也高度重視 。
記者注意到,L2強制性國標中有兩個試驗場景,與“3·29銅陵小米SU7爆燃事故”發生時的場景高度相似 ,分別為7.4.7章節的“施工區域探測與響應能力試驗”和7.5.8章節的“B類道路環境施工區域探測與響應能力試驗 ”。示意圖如下:
而徐飛提到的最難的50CM紙箱試驗場景如下:
在正式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之前,L2強制性國標的草案就因難度太大在智駕行業內引起了眾多討論。
有智駕公司高管向記者表示,征求意見的L2強制性國標版本與草案相比 ,企業要通過的試驗場景稍微有所放寬,但難度依舊非常大。
徐飛稱,新版本刪掉了一個也需要高度依賴激光雷達的場景 ,即夜間兒童橫穿高速公路的場景,而且至少讓入門級的“單車道”“多車道”L2級輔助駕駛能“生存”了 。但即便如此,目前市面上的車型也只有華為系能通過所有試驗場景。
中信證券近日也發布研報稱 ,L2強制性國標將大幅提高L2準入難度,因為新規對智駕安全性提出更多要求。試驗場景豐富,包含日間 、夜間、逆光等條件;隧道、施工 、路口等道路類型;目標種類多樣:包含機動車、行人、摩托車 、灑水車等異型車輛、水馬和雪糕筒等臨時障礙物;多目標交互:如車輛切入、前方緊急制動、遮擋物+路口行人穿行 、多車道多障礙物等 ,集合了眾多易發生事故的場景 。未來,車企申報“組合輔助駕駛 ”功能——即熟知的“高速NOA”“城市NOA”時,需要在對應類型的道路通過數十項場地測試才可申報,否則不可聲稱具備L2功能。
不過 ,從實施時間來看,L2強制性國標還是給車企和智駕公司提供了一定過渡時期。國家標準網站顯示,該標準擬實施日期為2027年1月1日 。而且在標準實施以后 ,對于新申請型式批準的車型滿足標準全部要求的過渡期還有13個月;對于已獲得型式批準的車型,過渡期則有25個月。
徐飛告訴記者,按當下的情況來看 ,依賴純視覺的智駕方案將非常難通過新標準要求,連特斯拉HW3.0版本也不行。但經過摸底測試,特斯拉HW4.0硬件在AP(基礎輔助駕駛)和EAP(增強輔助駕駛)軟件下也不能通過 ,但FSD 13版本可行,目前特斯拉FSD 13還是測試版,未推向市場 。
記者注意到 ,L2強制性國標的試驗開始距離基本設定在200米,對于頭部車企當下純視覺智駕方案來說,這個距離在理想條件下汽車可以探測,但如果遇到復雜天氣狀態 ,比如暴雨、大霧、夜間,純視覺方案探測距離可能會顯著降低,這時候則需要多傳感器融合方案來做安全冗余。
此次L2強制性國標的出臺代表智駕行業監管趨嚴 ,整個行業也將因此迎來重塑。上述智駕企業高管向記者表示,這并不是企業走應試教育道路就能通過的測試,而是真正考驗整體能力的時候來了 。
配資門戶官網首頁:股票配資門戶有哪些-小米緊急召回30%的SU7:新國標幾乎1:1復刻了“小米爆燃事故”現場
上海股票配資平臺:十大股票配資網站-山東一化工車間發生爆炸事故!這家A股公司盤中一度大跌 農藥板塊集體走強
正規實盤配資十大平臺:股票配資炒股-AI機器人應用場景邁向1-100 廠商人士透露“今年銷售增速預計超50%”
鄭州股票配資公司:10倍配資十大正規平臺-內蒙古針對6名大學生溺亡事故成立調查組 進駐事故現場 開展相關工作!涉事礦業公司已停產
十大配資平臺app:海口股票配資平臺-小米集團: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0.5%至1160億元 創歷史新高
配資杠桿平臺:全國十大配資-年末有望挑戰4000點?滬指破四年新高,年內近97%ETF賺錢,272只股票翻倍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