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盡管英偉達如今已經是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但華爾街的機構投資者們卻仍在回避。
“AI寵兒”卻仍被低配?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Erik Woodring在最近報告中寫道,基于各大投資機構提交的2025年第二季度持倉文件(13F) ,英偉達、微軟 、蘋果、亞馬遜等多數超大型科技股相對于其在標普500指數中的權重而言仍被低配。其中,英偉達是最被低配的 。
雖然作為華爾街上備受吹捧的AI寵兒,英偉達如今已經成長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但機構投資者對其的持倉比例卻仍遠低于其在標普500指數中的權重。
據伍德林稱,英偉達的市值占標普500指數的7.37%,但其在活躍機構投資組合中的平均份額僅有4.2% ,調整后被低配2.41個百分點。在摩根士丹利團隊追蹤的15家大型科技公司中,這一差距是最大的 。
這種脫節凸顯了英偉達所處的特殊處境。
由于近兩年的AI熱潮,英偉達一直是美股表現最好的股票之一——在過去的五年里累計上漲了近1300%。但英偉達股價飆升得過快 ,以及與地緣政治和供應鏈相關的持續風險,使一些投資者對增持英偉達持猶豫態度 。
英偉達將迎來“技術性補漲 ”?
但歷史表明,隨著投資者逐漸增持某只股票以匹配其在指數中的權重 ,那么這類被低配的股票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拉高。
“在統計數據上,過低的主動基金持倉比例與未來的股票表現有著重要的關系。”摩根士丹利寫道 。
和英偉達類似,微軟、蘋果和亞馬遜也被低配了,但還沒有達到英偉達的程度。微軟調整后被低配2.39% ,蘋果被低配1.66%,亞馬遜被低配1.40%。
相比之下,主動基金們超配最多的科技股包括計算機軟件公司Intuit(+0.83%) 、甲骨文(+0.32%)和戴爾(+0.25%) 。
從公司增長前景來看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仍然看好英偉達的后續股價表現。他們在報告中寫道:
“計算需求的領先指標仍然異常強勁,沒有放緩的跡象……隨著供應鏈限制問題得到緩解,以及美國政府正推進出口許可審批 ,我們繼續將英偉達視為當前人工智能主導時代的首要資產。”
不過,并非所有人都認同圍繞大型股的看漲情緒。
阿波羅管理公司(Apollo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托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k)近日表示,內部數據顯示 ,標普500指數的前十大成分股(包括Meta和英偉達等人工智能股票在內)的市盈率(P/E)已經超過了1999年互聯網泡沫時期的水平 。他認為,美股大型科技股目前的估值,以及整個指數 ,可能都無法保持在當前高位。
(文章來源:財聯社)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