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夏日高溫席卷全國,修復類護膚品賣斷貨 ,但巨子生物還沒從成分風波的影響中緩過來 。
美妝批發商袁遠在武漢從業已超20年,按照往年慣例,6·18電商大促前 ,他會提前備足大量“曬后修復類 ”面膜,坐等客戶上門進貨。然而,往年在這一品類中銷量穩居“C位”的大爆品可復美 ,今年卻遭遇“冷市”。
7月8日,談到可復美的市場表現,袁遠向時代財經透露:“往年早就爆單了,電商平臺大促期間 ,藥妝店、集合店都會多進貨搞促銷活動 。今年夏天沒什么水花。 ”不只是袁遠,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經營可復美品牌的批發商 、零售商都遇到了相似的情況。
可復美是巨子生物控股有限公司(02367.HK ,下稱“巨子生物”)的核心品牌,主打重組膠原蛋白成分 。過去幾年,可復美也一直是美妝市場的明星產品。2024年 ,僅可復美品牌收入就超過了45億元,同比增長率高達62.9%。
如今可復美市場情緒的波動,或源于品牌在今年5月卷入的一場成分爭議。
5月24日 ,科普博主“大嘴博士”郝宇公開質疑可復美膠原棒“重組膠原蛋白含量虛標 ”,瞬間引爆輿論場 。作為回應,巨子生物連夜出具檢測報告以證清白。隨后雙方仍就檢測標準等問題 ,展開了數輪交鋒,甚至引得另一主打玻尿酸產品的上市公司華熙生物下場,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區分局也關注到此事。
6月23日,巨子生物在一則聲明中稱 ,“隨著重組膠原蛋白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要求的日益增長,我公司現有的質量標準、檢測方法和標簽標識在某些方面已逐漸顯現出其局限性 ,難以完全適配行業發展與技術進步的高標準和高要求,需要不斷地優化迭代 。”
目前,“大嘴博士”郝宇被微博平臺已被列為“涉企網絡黑嘴” ,實施階段性禁言。據東方財經,7月10日,美妝博主“大嘴博士 ”微博、抖音賬號已被封禁——這場風波暫時被畫上了休止符。
然而 ,作為紛爭中心的巨子生物難免受到波及,近年風頭正勁的重組膠原蛋白賽道,也被卷入質疑聲浪中 。可復美品牌的口碑和銷售正經歷階段性挑戰。巨子生物市值一度蒸發近300億港元 ,現在股價表現有所修復。
如今,距離這場爭議風波爆發已過去50天 。距離可復美與巨子生物走出階段性低谷,還要多久?
6·18大戰失意,可復美粉絲開始搖擺
對于可復美產品的購買 ,品牌的部分粉絲顯得有些猶豫不定。
95后健身教練林杏,是可復美的長期回購用戶,她曾使用過該品牌的面膜 、修復敷料、爽膚水等多個產品 ,而此次可復美成分風波中的主角“膠原棒”,也是她高頻購買的產品。
“(膠原棒)功效我覺得是有的,但精華質地會厚重黏膩 ,有點糊臉,而且升級到二代之后價格也挺貴的,旗艦店40多支接近400多元 。”林杏直言 ,在可復美成分風波后,她打算換個牌子試試,“但還沒找到合適的替代品牌。 ”
不僅是林杏 ,終端消費市場對于可復美產品的觀望情緒明顯加重。社交平臺上,“可復美還能不能買”“巨子生物的產品還可以相信嗎?”“有沒有可復美次拋代替品 ”成為品牌相關詞條里高頻討論的問題。據時代財經觀察,“買與不買”的討論拉鋸戰不在少數 。
更直觀的表現是,可復美在今年6·18電商大促中失意。
天貓6·18大促活動首日(5月13日) ,在天貓官方發布“天貓美妝搶先購預售4小時排行榜”中,可復美高居榜單第3名;天貓美妝6·18全周期排行榜單(5月16日~6月20日)中,可復美僅排在榜單第16位。去年 ,可復美在該榜單排第12名 。
而在抖音發布的6·18全周期美妝品牌榜TOP10(5月13日~6月18日)中,也不見可復美的身影。國貨品牌中,除了韓束和珀萊雅居前兩位之外 ,還有自然堂躋進了TOP10。作為對比,2024年抖音6·18美妝品牌TOP20榜中,可復美居第9名 。
美銀證券研報指出 ,成分風波是導致可復美排名跳水的關鍵誘因。
另一方面,可復美與帶貨達人的合作關系也受到了成分風波影響。
時代財經梳理灰豚數據發現,輿論發酵前一個月(4月24日~5月24日) ,可復美在抖音平臺帶貨渠道銷量中,達人分銷的占比達到了67.02%;5月24日~7月10日期間,可復美抖音渠道銷量中,通過達人分銷的品牌產品銷量占比下滑至27.24% 。
曾與可復美有過商務合作的美妝KOC米朵向時代財經透露 ,5月成分風波過后,多名主播要求可復美提供更有力的檢測報告背書,但并沒有得到品牌方回應。如今 ,不少與可復美有過合作的美妝博主還在觀望,合作意愿不明朗。“大不了就換個品牌帶貨,現在功效型護膚品牌很多 ,(主播)沒必要冒這個風險 。 ”
據媒體報道,在6月24日的投資者交流會上,巨子生物管理層曾表示 ,輿情沖擊了線上及達人直播渠道,6·18期間公司業務遭到短期挫折。但其也強調,巨子生物全年業績指引保持不變 ,并有信心在下半年彌補6·18期間的生意損失。
“今年沒人找我囤貨了”,有批發商降價拋售
受影響的不僅僅是線上生意。
巨子生物財報顯示,品牌直營旗艦店、品牌官方及達人直播間 、私域等線上渠道是可復美等品牌產品銷售的主陣地,同時 ,品牌也覆蓋公立醫院、私立醫院和診所、連鎖藥房品牌以及CS/KA門店等線下渠道 。
7月8日,時代財經走訪天河區、越秀區多個屈臣氏門店發現,可復美仍在正常銷售 ,但有導購稱,會有消費者到店詢問可復美事件始末,而后選擇買別的品牌 ,“有人覺得換個沒爭議的牌子更放心。”
在美妝日化行業從業二十余年,袁遠對市場情緒的感知頗為敏感。
袁遠批發經營的品牌涵蓋彩妝護膚 、日化家清等多品類,客戶主要來自低線市場的美妝集合店、藥妝店等線下渠道 。在其經營的90個品牌中 ,他只選了3個功效護膚品類的品牌做代理,分別是可復美、敷爾佳與薇諾娜。可復美則是當中銷量最高的品牌。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風波爆發前 。袁遠對時代財經說:“可復美很搶手 ,我這邊2/3的藥妝店客戶都會來我這拿。今年年初,有客戶要開分店,一下子從我這搬走30箱(約1200盒)膠原棒2.0產品,敷料面膜也拿了40箱(約2000盒)。 ”僅這一單 ,袁遠就凈賺5萬元 。
卷入成分風波,成了可復美產品銷售表現的分水嶺。
“往年6·18期間,很多門店都會來我這多囤一些可復美的產品 ,今年沒有一家這樣做,和去年6月份比差遠了。有些同行倉庫里壓著貨,再不拋就得過期 ,所以7月開始市場就出現了賣家低價拋售產品的現象 。”
據袁遠觀察,有批發商已經將規格為30支/盒的膠原棒2.0產品賣到140元,而同樣規格產品在6月初的市場均價為175元。
市值蒸發超180億港元 ,控股股東增持
爭議給巨子生物帶來的影響,從C端銷售延伸到了資本市場。
作為最早吃到膠原蛋白賽道紅利的頭部玩家,2022年11月 ,巨子生物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據其招股書,巨子生物是全球首家實現量產重組膠原蛋白護膚產品的公司,其專有重組膠原蛋白技術在中國獲得行業內首個發明專利 。
巨子生物在上市后保持業績增長趨勢。據財報,2022年~2024年 ,巨子生物分別實現營收23.64億元 、35.24億元、55.39億元,母公司擁有人應占年內利潤分別為10.02億元、14.52億元 、20.62億元,增幅明顯。
圖源:巨子生物財報
但受此次爭議影響 ,巨子生物的股價一度下挫 。5月26日,巨子生物收盤價為71.943港元/股,跌幅4.04%。根據Wind數據 ,5月23日~7月10日,巨子生物在該區間累計跌幅為25.49%,市值蒸發超180億港元。
或為提振二級市場信心 ,6月9日,巨子生物發布自愿性公告披露控股股東增持股份計劃,在未來三至六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 ,金額不低于2億港元,并于6月25日與26日詳細披露該計劃細節 。據公告,巨子生物的控股股東“Juzi Holding Co.,Ltd”分別對公司進行了兩次增持,交易金額合計約5350萬港元。
多名美妝行業人士注意到 ,6月以來,巨子生物已釋出多個利好消息,以對沖可復美風波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包括“重組膠原蛋白凍干纖維”藥械組合申請獲批;聯合孩子王入股絲域養發 ,后者也被行業人士看作是公司旗下頭皮養護品牌函得仕打通渠道的重要一步 。
多名行業人士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均認為,成分風波對于巨子生物的影響不會太久,更有人預測 ,市場負面輿論已大幅減少,“可復美整體銷售額預計Q3末就能緩過來。 ”
資本爭相入局,重組膠原蛋白依舊搶手
行業人士對于巨子生物走出低谷的信心 ,來源于對重組膠原蛋白賽道長期前景的看好。
珂貝妍聯合創始人陳凱強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當下,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選擇那些能夠提供具體護膚效果的產品 ,而膠原蛋白因其在提升皮膚彈性、減少皺紋和改善皮膚保濕性方面的顯著效果,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 。
“從技術層面來說,相比于傳統的動物源膠原蛋白,重組膠原蛋白在技術端的工藝突破 ,使其更純凈安全、易吸收,且生物兼容性高 、免疫原性低,無動物病毒風險 ,適用人群更廣。”他進一步解釋。
弗若斯特沙利文顯示,2017年~2021年中國重組膠原蛋白市場規模從15億元擴張到108億元,到2027年有望增至1083億元 ,年復合增長率42.4%。
2024年,依靠重組膠原蛋白概念,初創企業君合盟(2024年5月、9月)、湘雅生物(2024年4月 、5月)均完成了兩輪融資 。同年 ,日本美妝巨頭資生堂參投的創建醫療(873474.NQ)掛牌新三板。歐萊雅旗下修麗可品牌推出三類醫療器械產品“鉑研”膠原針。上美股份、丸美生物都在不斷加碼該原料的研發,其中,丸美生物亦計劃在2026年推出包括醫美重組膠原蛋白水光針在內的三類醫療器械 。
雖然該賽道頭部企業的巨子生物表現短暫承壓 ,但資本熱錢還在不斷涌入。
今年6月,與巨子生物并稱為“賽道雙子星 ”的錦波生物(832982.BJ),借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旗下企業——養生堂有限公司和杭州久視管理咨詢公司34億元資本加碼嚴肅醫療研發,鐘睒睒通過間接持股也一躍成為錦波生物第二大股東 ,持股比例10.58%。
在重組膠原蛋白行業,新老玩家齊聚一堂、摩拳擦掌 。一名在該行業有過投資經驗的美妝從業者向時代財經直言,從投資角度看 ,押注重組膠原蛋白,主要是看中這個賽道的“三重紅利”:即技術壁壘高、需求剛性強 、成長天花板高。
他指出,重組膠原蛋白的價值 ,在于它解決了傳統生物材料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痛點,“這在消費和醫療領域都是稀缺的。這不是短期風口,是起碼能跑十年以上的長坡厚雪 。”
不過 ,他也直言重組膠原蛋白技術要想做好并不容易。與普通的原料成分相比,重組膠原蛋白技術壁壘較高,“人源化重組工藝(現代主流重組膠原蛋白技術因強調同源性 ,通常被歸入此類)不是砸錢就能搞定,像Ⅲ型膠原的活性穩定技術,國內能實現真正量產的企業仍在少數,多數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前期研發投入也是個無底洞。 ”
從更縱深的行業角度來看,重組膠原蛋白賽道正迎爆發期 。陳凱強認為,未來 3~5 年 ,重組膠原蛋白行業將快速增長并迎來變革,技術進步與消費需求升級將加劇競爭,可能形成由大企業為主導的“頭部效應” ,“但中小玩家仍有機會,關鍵在于長遠規劃與品牌建設,通過創新和高質量產品建立消費者信任。”
7月8日 ,時代財經曾就風波后巨子生物的內部干預與調整等問題,聯系巨子生物相關人士,截至發稿 ,未獲回復。
(應受訪者要求,袁遠、林杏、米朵皆為化名)
股票怎么加杠桿買入:專業杠桿炒股公司-上百家外資涌入調研!國際資本“盯”上了這些A股公司
在線股票配資分紅:全國排名前十配資公司-華熙生物回應近期風波:膠原蛋白和“重組的”膠原蛋白不是一個概念
杭州股票配資網:股票配資公司倍杠桿-四季度公募看好四大賽道 后市增量資金涌入
線上股票配資開戶:正規的股票平臺-康方生物否認向患者銷售“臨床研究用藥”:銷售人員偽造材料從公司騙取若干藥物
股票配資公司一起配資網:股票開戶哪一家比較好-市值超800億的巨子生物陷質量“羅生門” 重組膠原蛋白熱潮遇“逆流”
最好的股票配資導航網:北京炒股配資開戶-重組膠原蛋白含量到底多少?巨子生物可復美陷入造假爭議 公司否認造假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