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銀行貸款可以用于補繳養老保險?近日 ,湖南省多家農商行推出以補繳養老保險等為專屬用途的“養老貸”,包括長沙農商行 、華容農商行、臨澧農商行、津市農商行 、邵陽農商行、茶陵農商行等。這一創新雖為養老保障補上了缺口,卻也引發業內對金融邊界的熱議 。今日 ,多家銀行火速撤下“養老貸 ”相關宣傳。
多位銀行業專家表示,在銀行貸款市場競爭加劇、凈息差收窄的背景下,金融機構正積極開拓養老金融這一新業務增長點。這類產品主要針對臨近退休但社保繳費不足的城鄉居民 ,具有一定的普惠性質,但同時也引發了對老年人債務負擔加重的擔憂 。
“養老貸”曇花一現?
近期,湖南省至少40家銀行落地了“養老貸”產品。爭議也隨之而來。7月10日,記者發現 ,有部分銀行火速撤下“養老貸 ”相關宣傳 。
根據此前推出的產品情況來看,平江農商行 、邵東農商行、長沙農商行、衡東農商行、茶陵農商行等推出的“養老貸”產品貸款利率均按照3.1%執行;醴陵農商行 、湘潭天易農商行為3.2%;安鄉農商行、冷水江農商行等推出的產品利率則為3.45%。多家銀行特別注明貸款利率固定無浮動,無任何附加費用。
簡單來說 ,“養老貸”就是通過銀行貸款補繳社保,通過提升繳費檔次換取更高養老金,退休后再用養老金優先償還貸款本息 ,剩余部分歸個人支配,該產品主要面向兩類人群:從未參保但希望一次性繳滿15年的群體,以及已參保但希望提檔補繳的群體。
然而 ,這一普惠金融產品卻因定價惹來爭議,記者對比發現,湖南省多家銀行給出的“養老貸 ”利率高于長沙市的房貸利率(長沙的首套房貸利率為3.05%) 。
拋開利率來看 ,該產品可能隱含多重風險。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稱,在長達15年的貸款周期中,存在參保人健康狀況變化、養老金政策調整等影響還款的不確定因素。若借款人中途身故,剩余債務很可能轉嫁給子女 ,形成代際債務壓力,“銀行在產品設計上更加審慎 。”
金融創新需有合規邊界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居民養老保障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但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的覆蓋面和保障水平仍面臨挑戰 ,特別是在靈活就業人員和農村居民群體中尤為突出。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大量靈活就業人員存在繳費年限不足或繳費檔次偏低的問題 。在農村地區,尤其還有相當比例的農民尚未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當這些群體臨近退休時 ,往往需要一次性補繳數萬元保費,這對收入不穩定的居民構成了不小的經濟負擔。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難理解“養老貸”“續保貸”等金融產品出現在市面上 。董希淼認為 ,“養老貸 ”的推出,為那些因資金短缺而無法足額繳納養老保險的人群提供了新的選擇,幫助借款人在不影響當前生活質量的前提下 ,提高未來的養老保障水平。
具體來看,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來說,有助于增加繳費人數,增加繳費金額 ,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對銀行來說,有助于滿足客戶需求,營銷和服務一批客戶 ,并增加信貸投放;對居民來說,獲得信貸資金支持,順利繳納養老保險或者增加養老保險繳納金額 ,進而提高養老保障水平。
不過根據2024年2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個人貸款管理辦法》,個人貸款被明確定義為“向符合條件的自然人發放的用于個人消費 、生產經營等用途的本外幣貸款” 。該辦法特別強調,貸款用途必須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國家政策 ,禁止發放無指定用途的個人貸款。
由此,董希淼認為,“養老貸”性質較為模糊 ,存在合規性爭議。“養老貸 ”“續保貸”是否屬于個人消費貸款,繳納養老保險費用是否屬于“個人消費”用途,在制度上并不明確。
“盡管這類產品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社部門的壓力,但金融機構介入社會保障需要有邊界 ,并且合規 。 ”一位銀行業分析師認為,金融產品應當定位為社保體系的補充,而非替代。在具體操作中 ,需要嚴格限定適用人群,并建立有效的風險共擔機制。
董希淼建議,商業銀行應加強與地方政府及人力社會保障部門協同 ,進一步完善“養老貸”“續保貸”等產品設計,建立資金使用閉環,并引入商業保險等風險分擔機制 ,既要精準地服務好低收入居民,又要防范化解經營風險,真正實現“銀發經濟 ”與金融安全的平衡發展 。
信貸投放承壓
避免為創新而創新
“養老貸”等產品的推出 ,一方面表明中小銀行試圖在貸款品類方面找到差異化,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當下中小銀行信貸投放的焦慮。
“現在銀行面臨的最大困境不是放不出去貸款,而是找不到合適的借款人。”某股份行信貸部負責人說 。
近年來,有不少銀行將目光轉向更細分的市場領域 ,推出特色信貸產品,從“彩禮貸 ”“墓地貸”到如今出現的“養老貸”,均是這一做法的現實反映。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龍表示 ,“養老貸”本質上是銀行拓展業務、尋找新零售業務增量的手段。在經濟下行周期,傳統優質貸款客戶減少,銀行被迫下沉客戶群體 ,通過差異化產品在競爭激烈的貸款市場中吸引特定客戶群體,增加市場份額 。
業內認為,若銀行競爭進入非理性階段 ,風險將快速累積,不良率持續攀升、客戶償債能力被嚴重透支。
郭金龍建議,銀行應當回歸信貸本源 ,避免為創新而創新。一方面要堅守風險底線,建立更科學的客戶準入和定價機制;另一方面應加強與社保部門的協同,探索真正可持續的養老金融服務模式 。同時,監管部門也需及時明確創新邊界 ,防范金融風險與社會風險相互疊加。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專業股票配資資訊網:中國正規的股票杠桿平臺-南京銀行再獲主要股東增持 年內多家銀行被“加倉” 透露什么信號?
專業股票配資資訊網官網:配資門戶網官網-多家銀行近期新增服務收費 涉及多類業務 業內:凈息差壓力下需多方“降本增收”
股票配資查詢論壇:專業炒股配資門戶-中報營收凈利緣何雙雙下滑?華夏銀行高管逐一正面回應 稱下半年首要措施是穩息差
散戶如何用杠桿炒股:股票配資資金-十多家銀行齊發聲:嚴禁信用卡資金流入股市
專業股票配資資訊網:炒股10倍杠桿合法嗎-哪吒汽車被申請破產審查!1月國內交付量僅110輛
專業配資炒股網:配資選股-中美關稅談判“超預期” 野村火速上調中國股票評級 高呼“超配”!花旗、富達也齊聲唱多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