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導讀】浙商證券將融資類業務規模提高至500億元
9月24日,浙商證券發布公告稱 ,為促進信用業務發展及做好融資類業務規模管控,董事會同意調增融資類業務規模指標,由400億元提高至500億元。
今年以來 ,A股市場兩融余額不斷攀升 。在此背景下,多家券商上調公司信用業務規模上限,以釋放更多資金額度 ,在兩融業務布局方面展現出積極姿態。
浙商證券提升融資類業務規模
9月24日晚間,浙商證券公告,經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的《2025年浙商證券風險偏好、風險容忍度及重大風險限額指標》議案中 ,設定融資類業務規模指標限額為≤400億元。為促進信用業務發展及做好融資類業務規模管控,董事會同意調增融資類業務規模,將融資類業務規模由400億元提高至500億元 。
浙商證券在2025年半年報中披露,公司持續加強信用業務人才隊伍建設 ,拓展融資融券客戶來源渠道;深化存量客戶精細化運營,提升客戶活躍度。截至上半年末,公司融資融券余額為237.85億元 ,較2024年末減少0.48億元,下降幅度為0.20%,略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規模市場份額提升至1.29%。報告期末,浙商證券有負債的融資融券客戶平均維持擔保比例為280.87%,融資融券業務整體風險可控 。
除了浙商證券 ,此前已有多家券商計劃上調公司信用業務規模上限。華林證券9月9日公告披露,董事會審議并通過了《關于調整公司信用業務總規模的議案》,同意將公司信用業務總規模上限調整至80億元 ,涵蓋融資融券 、自有資金出資的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及其他信用業務。
回溯來看,華林證券今年首次上調信用業務規模上限是3月末,將信用業務總規模上限提升至62億元 。短短半年內兩次上調,凸顯出公司對兩融等信用業務的重視。
興業證券于今年4月30日披露的一份董事會會議決議公告顯示 ,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調整公司信用業務總規模上限的議案》,但未披露具體調整方案。
兩融余額突破2.4萬億元
隨著A股市場交易活躍度大幅提升,2025年上半年總成交額達162.66萬億元 ,同比增長61.14%,日均成交近1.39萬億元。與此同時,兩融市場規模迅速擴張 ,截至上半年末,余額已達1850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4.95% 。
進入三季度以來 ,這一增長勢頭仍未減弱。Wind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23日,A股融資融券余額為24167.88億元。其中 ,融資余額為24000.41億元,融券余額為167.47億元 。
從板塊來看,9月23日,融資杠桿資金大幅流入電子設備板塊 ,累計凈買入25.86億元;專用設備、電器機械等板塊緊隨其后,分別凈買入19.44億元 、5.15億元。相對地,有色金屬、醫療衛生、軟件行業板塊融資余額減少最多 ,融資凈償還金額分別為12.21億元 、9.97億元、6.83億元。
拓展兩融客戶、擴大兩融市場份額已成為券商今年的發力重點 。從半年報來看,多家券商通過優化機制 、差異化營銷和科技賦能等方式積極拓客。
東方證券表示,深耕高凈值客戶服務 ,完善融資定價機制,積極響應分支訴求,拓展客戶及業務資源。持續迭代恒生新一代系統 ,上線客戶端信用條件單功能,搭建信用數據智能化體系 。
國元證券表示,將打造專業化、精細化、差異化的客戶服務體系。融資融券業務錨定“交易型+事件型”營銷策略 ,依托綜合金融服務、差異化定價 、動態風險量化與“業技融合 ”,為高凈值與戰略客戶提供精準服務方案。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