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隨著2025年上半年行情即將告一段落,在A股市場近期的強勢表現下 ,滬指逐漸站穩3400點整數關,且創出年內新高,越來越多的熱點涌現 。
那么 ,即將到來的下半年,基金該怎么投,也成為投資者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一個誤區:上半年強勢品種一牛到底?
如果站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想要了解下半年基金產品怎么投 ,很多投資者都喜歡從上半年強勢品種中去挖掘機會。換句話說就是,從上半年的強勢品種中,去找一些“牛基 ” ,似乎買了之后,就能一直牛到年末 。然而,這卻是基金投資最大的誤區。而這個誤區 ,其實在基金產品銷售中,早已明確提示“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
回顧上半年基金整體表現,最強勢的品種毫無懸念是布局港股創新藥板塊的產品。
以ETF產品為例 ,港股通創新藥ETF、恒生創新藥ETF 、港股創新藥ETF等,多只產品上半年漲幅超過50%,占據漲幅榜“第一集團軍” 。
同樣 ,從權益產品來看,上半年漲幅最大的也都是布局港股創新藥板塊,或者是A股創新藥板塊。比如,股票型基金中的華安醫藥生物、嘉實互融精選股票 ,兩只產品上半年漲幅超過60%,都布局A股和H股的創新藥。而混合型基金同樣如此,比如中銀港股通醫藥、永贏醫藥創新 、平安核心優勢等 ,都重點布局醫藥股,上半年業績漲幅均超過60% 。
但從過去幾年的經驗看,上半年的強勢基金 ,往往很難將好業績一直維持到年末。
比如2023年上半年,權益產品表現最好的是重倉押注AI賽道的產品,諸如諾德新生活、東吳移動互聯、東方區域發展以及押注游戲板塊的銀華體育文化等 ,其上半年就取得了超過60%,甚至70%的凈值漲幅。ETF方面,游戲動漫ETF更是取得了接近翻倍的漲幅 。
而從2023年全年維度來看 ,盡管布局AI、游戲等板塊的權益產品業績依然排在前列,但年內凈值漲幅卻降至50%,甚至更低。也就是說,這些上半年強勢的品種 ,在下半年其實是業績回落的。
回顧2023年下半年,業績真正表現突出的產品切換成了紅利 、高股息賽道 。彼時,黃海管理的萬家精選混合等多只產品 ,下半年取得了20%以上的收益。此外,2023年下半年北交所行情突然爆發,多只北證50指數型產品也取得了超過20%的業績。
再看2024年 ,上半年市場延續了2023年下半年高股息、紅利板塊的強勢風格,布局煤炭、能源 、電力等板塊的穩健型產品業績優秀 。但2024年下半年,“924 ”行情發動 ,市場風格再次大轉變——金融科技、機器人、人工智能 、數字經濟等類型的基金產品表現亮眼。
綜上所述,今年上半年,已經表現很強的兩類產品 ,一是布局創新藥領域的,無論是主動權益還是指數型產品,下半年都要適當謹慎。其次,上半年另一強勢賽道 ,即新消費賽道也需謹慎布局。從歷史經驗看,已經漲了兩個季度之后,下半年維持強勢、凈值繼續大漲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
關注方向一:科技成長方向或將再成主線
展望下半年 ,首先科技成長方向有可能再次成為市場主線。
6月末,從美股市場來看,英偉達創出歷史新高 ,且帶動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500指數雙雙創出歷史新高。
美股的強勢表現,必然也會在A股市場起到示范效應 。今年上半年,滬指持續在3400點下方震蕩 ,6月末創出年內新高,要想在下半年有進一步突破性表現,科技成長股無疑是最有希望打破平衡的板塊。從近期個股表現來看 ,新易盛等算力龍頭,已經創出新高。
長城基金基金經理農冰立認為,年初火爆的科技公司,經過上半年的震蕩之后 ,實際上估值已消化到相對合理位置,下半年或將涌現新的投資機會 。其中,AI相關的算力及應用公司 ,隨著國內外新應用的不斷推出,市場對AI商業變現的認知將逐漸提升,這種方向一旦形成 ,股價就會得到較好的反應。在智能駕駛方面,六七月份多款新車聚焦智能化,疊加當前相關公司估值偏低 ,若市場形成共識,或將帶來較好投資環境。
此外,也有市場人士認為 ,除了人工智能相關主題外,機器人相關賽道依舊是下半年值得關注的方向 。今年一季度,以鵬華碳中和、永贏先進制造等產品為代表的機器人主題產品,一度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業績。隨后 ,機器人板塊由于出現“估值泡沫”,以及出現創投退出風波等因素,整個板塊都出現一定幅度的調整。但現在回過頭來看 ,機器人板塊經過估值消化之后,目前依然維持了較強的趨勢 。截至6月末,上述兩個產品都維持了超過40%的業績漲幅。
所以 ,下半年科技成長方向,可關注人工智能主題 、機器人相關領域的權益類產品。此外,人工智能ETF、AI相關ETF、機器人ETF 、機床ETF、工業母機ETF等也可保持關注。
關注方向二:紅利基金再受寵
今年5月20日 ,多家大行下調存款利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降為0.95%,活期存款利率僅為0.05% ,這也意味著“0利率”時代正式來臨 。不僅如此,新“國九條”強化分紅約束,央企市值管理納入考核,推動紅利策略從“被動防御 ”轉向“主動配置”。
在這樣的背景下 ,紅利基金因其穩定的現金流和類債券屬性,成為資產配置的核心方向。如果您是穩健性選手,可關注這一類的產品 。
Wind統計顯示 ,截至6月27日,今年以來絕大多數紅利基金都取得正收益。其中,格林高股息優選收益高達38% ,富國港股通紅利精選收益近23%。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多數布局港股通高股息個股的產品都獲得了超過10%的收益 。以港股通紅利ETF(513530)為例,2022年上市以來 ,每年都實現正收益,去年累計漲幅為32%,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為12.80%。
關注方向三:REITs產品吸引力提升
今年以來 ,REITs市場規模不斷擴張,全市場產品總數已經增加到73只,底層資產向新基建、智慧城市、文旅等新興領域延伸。
除了紅利基金外,在利率下行趨勢延續 、貨幣政策寬松的背景下 ,REITs產品較高的分紅率(普遍4%~6%)也值得關注 。
統計顯示,截至6月27日,今年以來REITs產品整體業績表現優秀。其中 ,嘉實物美消費REIT年內漲幅超過50%,華夏大悅城商業REIT年內漲幅為49.58%。此外,漲幅超過30%的產品多達13只 。具體來看 ,消費、倉儲物流、保障房等三類產品表現相對更好。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