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回調 ,截止收盤,滬指跌0.22%,收報3448.45點;深證成指跌0.48% ,收報10343.48點;創業板指跌0.66%,收報2114.43點。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15832億,較昨日小幅縮量196億 。
行業板塊漲少跌多,船舶制造、旅游酒店 、采掘行業、多元金融、銀行板塊漲幅居前 ,化學制藥 、半導體、醫療服務、美容護理、汽車整車板塊跌幅居前。
個股方面,上漲股票數量超過1600只,逾70只股票漲停。船舶制造板塊走強 ,國瑞科技20cm漲停 。數字貨幣概念股漲幅居前,信安世紀 、科創信息20cm漲停,吉大正元、京北方、楚天龍漲停。軍工股一度沖高 ,萬里馬等10余股漲停。銀行股逆勢走強,工商銀行等11只銀行股再創歷史新高。
行業資金流向:20.13億凈流入通信設備
行業資金方面,截至收盤 ,通信設備 、文化傳媒、旅游酒店等凈流入排名靠前,其中通信設備凈流入20.13億 。
凈流出方面,證券、互聯網服務 、軟件開發等凈流出排名靠前 ,其中證券凈流出44.67億元。
今日要聞
國家發改委:第三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將于7月下達
在今天召開的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表示,將于今年7月份下達今年第三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同時,將協調有關方面 ,堅持更加注重持續性和均衡性原則,分領域制定落實到每個月、每一周的國補資金使用計劃,保障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全年有序實施 。
事關穩定幣 “央行的央行”最新警告 香港金管局也公開發文“降溫 ”
國際清算銀行在年度報告提前章節中發出警告 ,穩定幣作為可靠貨幣形式存在不足,如果缺乏監管,會對金融穩定和貨幣主權構成風險。無獨有偶 ,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日前也公開發文,給穩定幣“降溫”,強調應客觀冷靜地看待穩定幣。
虛擬資產交易引爆市場!40家機構獲批升級牌照
據香港證監會披露 ,目前獲批可通過綜合賬戶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的機構共計40家 。除了最新獲批的國泰君安國際之外,還有天風證券旗下的天風國際、富途證券(香港) 、盈透證券、中國中期證券、眾安銀行等。券商中國記者獲悉,華泰國際 、招商證券國際等多家中資券商也在積極申報升級虛擬資產相關交易牌照。
大基金最新動向!一季度重倉股揭曉 多股砸出“黃金坑”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 ,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出現大基金(含大基金二期)身影的股票有36只,合計持倉市值達到928億元 。3只股票獲大基金持倉超過百億元,分別是北方華創、滬硅產業、中芯國際。
美國、伊朗傳出大消息!特朗普:若伊核計劃重啟 將再度打擊
特朗普表示,伊朗核計劃已倒退數十年。他警告稱 ,如果伊朗重啟核計劃,美國將再度打擊 。日前,有美媒報道稱 ,伊朗的核設施未被摧毀。對此,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怒斥該報道為“假新聞 ”。
機構策略
銀河證券: A股下半年震蕩向上,聚焦四大主題
對于下半年的A股走勢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楊超認為,A股有望呈現震蕩向上行情,建議聚焦安全資產 、科技創新、大消費、并購重組四大主題。港股方面 ,華泰柏瑞基金首席經濟學家莫倩表示,香港市場正從過去被全球定價打八折左右的折價市場,過渡到可能成為中國核心資產定價錨的市場 。
華泰證券:政策預期向好 ,有望提振實體信貸需求
華泰證券表示,央行等六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19項具體舉措重點支持消費。《意見》明確支持消費產業鏈上優質企業發行上市,并鼓勵發行消費ETF等特色投資產品 ,有望為相關領域引入增量資金。政策預期向好,有望促進經濟回暖,提振實體信貸需求 。個股關注:(1)銀行:優質區域行;主動權益欠配標的。(2)券商:優質頭部券商。
國金證券:重點關注上半年電子行業業績增長確定性方向
國金證券指出 ,重點關注上半年電子行業業績增長確定性方向 、AI-PCB及算力硬件、蘋果鏈及AI驅動受益產業鏈 。英偉達GB200/300積極拉貨,2025、2026年ASIC迎來爆發式增長,目前多家AI-PCB公司訂單強勁 ,滿產滿銷,正在大力擴產,二 、三季度業績高增長有望持續 ,AI覆銅板也需求旺盛,隨著英偉達GB200及ASIC的放量,AI服務器及交換機大量轉向采用M8材料 ,由于海外AI覆銅板擴產緩慢,大陸覆銅板龍頭廠商有望積極受益,看好核心受益公司。建議重點關注算力核心受益硬件,蘋果鏈及AI驅動受益產業鏈。
中國銀河證券:當下國內AI投資呈現長短錯配 ,下半年恰是布局良機
中國銀河證券指出,當下國內AI投資呈現長短錯配,下半年恰是布局良機 。宏觀角度 ,在中國經濟動能轉換過程中,不同于傳統供給側改革依賴“減法邏輯”(去產能、去庫存),當下的“新供給側改革”乘法效應本質是從“要素替代”到“系統重構 ” ,而AI Agent經濟正通過“消費創造(場景創新×需求激活)、投資提質(能算協同×空間智聯) 、出口升級(質量溢價×跨境服務AI化)三維路徑,促使全要素生產率提升與生態系統重構,中長期而言 ,”新供給側改革乘法效應將帶來十倍以上投資機會。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