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 ,2024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24110元,比上年增加3412元 ,名義增長2.8%,按可比口徑增長2.6%。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9476元,比上年增加1136元 ,名義增長1.7%,按可比口徑增長4.0% 。
其中,可比口徑是指扣除物價和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后單位覆蓋范圍變化的影響。通過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 ,更多的小微企業新納入勞動工資統計范圍,統計覆蓋面更為全面。另外,這里的工資是指全部勞動報酬,既包括就業人員從單位實際領取的工資 、獎金、津補貼等 ,還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基金及住房公積金等 。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工資統計調查中的非私營法人單位 ,包括國有單位 、集體單位、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 、外商投資經濟、港澳臺投資經濟等單位。整體上,非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大幅高于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
分省份看,哪些省份的平均工資更高呢?
國家統計局編著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2025》 ,公布了2024年31個省份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的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 。從平均工資來看,非私營單位中,共有9個省份超過12萬元 ,分別是上海、北京 、西藏、天津、浙江、廣東 、江蘇、青海和寧夏。
其中,上海和北京的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在各省份中遙遙領先。這兩地作為城市經濟體,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 、新興產業十分發達 ,總部經濟突出,高薪崗位多,吸引了大量人才集聚 。
在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方面,上海、北京、廣東 、江蘇、浙江位居前五。
2024年31省份城鎮非私營單位、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25》)
從此前一些省份公布的具體數據來看 ,省域內各地的平均工資,差異也比較大,相當多省份的省會城市 、中心城市的收入水平明顯高于中小城市。
以安徽為例 ,省會合肥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22162元,是全省唯一一個該數據超過12萬元的設區市 。在山西,省會太原2024年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13002元 ,是全省唯一一個該數據超過10萬元的設區市。
不同行業之間的差距也不小。從全國來看,2024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水平前三位的行業仍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金融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但從各地來看,各省份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前三位的行業存在著明顯差異。根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 ,金融業在14個省份的城鎮非私營單位19個行業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位居第一。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7個省份的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位居第一 。
從全國的數據來看,雖然采礦業未進入到平均工資前三 ,但在部分資源型產業比較突出的省份中較為突出,在8個省份的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位居第一。此外 ,采礦業在3個省份的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位居第二。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