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曾經憑借生長激素獨占市場多年的長春高新,如今正面臨核心產品集采降價、新業務青黃不接的艱難局面,2025年中報顯示凈利潤暴跌42.85% ,這家老牌白馬股或已跌落神壇。
2021年5月是公司股價巔峰時期,長春高新市值曾超過2100億元,被投資者譽為“東北藥茅” 。而如今 ,其市值僅500億元,已縮水超過1600億元。
中期業績延續頹勢
2025年8月30日,公司交出的中報業績顯示:營業收入66.03億元 ,同比下滑0.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9.83億元,同比下降42.85%。延續了去年年報中出現的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的局面,這也是公司近20年來首次出現這一情況 。
凈利潤創近五年中報最大降幅的同時 ,單季度數據進一步反映出公司“增收不增利 ”特征:公司2025年Q2營收36.05億元,同比微增4.16%,但凈利潤4.63億元 ,同比仍下滑48.83%,這一現象主要源于銷售費用與研發投入的雙高增長,對利潤形成嚴重侵蝕。
回顧近5年公司中報數據,2021—2025年1—6月 ,長春高新營收分別為49.63億元、58.31億元 、61.68億元、66.39億元、66.03億元,增速從2021年的26.71%持續回落至2025年的-0.54%,增速顯著減弱。
同期 ,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9.23億元 、21.2億元、21.6億元、17.2億元 、9.83億元,增速則從2021年的46.85%驟降至2025年的-42.85%,利潤端惡化速度遠超收入端 。
“增收不增利”的核心原因是核心子公司金賽藥業凈利潤下滑 ,百克生物出現虧損。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以上問題暴露出公司業務結構和管線布局的潛在風險。對金賽藥業而言,可能過于依賴單一產品或少數產品 ,當市場需求變化、競爭加劇或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時,業績易受沖擊 。百克生物虧損,或許是管線布局不合理 ,研發產品市場前景不佳,或研發進度滯后,無法及時轉化為經濟效益。化解對單一產品依賴風險,企業應加強產品多元化 ,加大研發投入,開發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新產品,拓展業務領域。同時 ,優化管線布局,對研發項目進行嚴格評估和篩選,確保資源向有市場潛力的項目傾斜 。
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理事會常務主席支培元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長春高新的凈利潤大幅下滑需從政策環境與行業周期雙維度解讀。
他認為,一方面,公司業績遭到了政策沖擊。2024年以來 ,生長激素集采范圍擴大(如廣東聯盟集采價格降幅超50%) 、醫保控費趨嚴,直接壓縮利潤空間。其核心產品生長激素占營收70%以上,暴露了單一產品依賴的脆弱性 。
同時 ,這也是行業共性,國內創新藥企普遍面臨“研發投入高→商業化周期長→現金流承壓”的困境。長春高新的下滑折射出生物醫藥行業從“仿制驅動 ”向“創新驅動”轉型的陣痛。
此外,2024年國內PD-1/PD-L1抑制劑市場規模同比萎縮23%(弗若斯特沙利文),顯示同類賽道競爭加劇 。
費用高企前景不明
另一方面 ,公司激增的費用同樣侵蝕利潤。
資料顯示,2025年中報銷售費用23.86億元,同比增長23.43%;研發費用11.55億元 ,同比增長30.22%,兩者合計占營收比例達53.6%,顯著擠壓利潤空間。
具體來看 ,銷售費用高增長的原因是公司新品伏欣奇拜單抗等市場推廣,銷售團隊向腫瘤科、風濕免疫科等新科室拓展,渠道投入加大 。
而研發費用激增的原因是公司重點推進ADC、小核酸等技術平臺及伏欣奇拜單抗等臨床試驗 ,研發投入占比升至20.21%(13.35億元研發投入/66.03億元營收),為近五年最高。
對于高企的費用,袁帥認為 ,長春高新三費占營收比46.97%,在行業中處于較高水平。一般來說,醫藥行業三費占比因企業規模 、業務模式和發展階段而異,但46.97%的比例明顯高于行業平均 。銷售費用增長的結構性原因在于市場競爭加劇 ,為推廣產品,企業加大市場投入,包括廣告宣傳、學術推廣等。策略性方面 ,企業可能試圖通過擴大銷售團隊、拓展銷售渠道來提升市場份額,導致銷售費用增加。管理費用增長,結構性上可能是企業規模擴大 ,管理層次增多,導致人員薪酬、辦公費用等上升 。策略性上,企業為提升管理效率 ,引入先進管理系統或進行組織架構調整,也會帶來短期管理費用增加。
支培元認為,長春高新的高額“三費” ,存在結構性矛盾。他表示,長春高新三費占比46.97%高于行業均值的35%。一方面,公司銷售費用畸高,生長激素需長期用藥 ,公司依賴“學術推廣+渠道下沉 ”模式,2025年銷售費用同比增長21% 。但集采后終端價格下降,邊際效益遞減。同時 ,公司還存在管理冗余的問題,子公司金賽藥業 、百克生物獨立運營,導致行政重疊。2025年管理費用中 ,股權激勵成本占比達18%,反映內部激勵與業績增長脫節 。相比之下,恒瑞醫藥通過“銷售團隊整合+數字化營銷”將三費占比降至32% ,凸顯效率優化空間。
綜上,長春高新未來轉型之路挑戰重重,公司如何突破業務困局 ,《華夏時報》記者將會持續關注。
在線股票平臺:配資炒股配資專業-贛鋒鋰業: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5.57億元 同比增長364%
配資炒股網:專業在線股票配資網-416只個股流通市值不足20億元
在線炒股配資平臺:中國正規股票app排名-紫金礦業: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4%
在線股票炒股配資門戶:正規實盤配資公司-新高!銀行股贏麻了 還能“上車”么?基金經理解讀后市
股票配資在線公司:正規炒股平臺有哪些-豆瓣評分8.6 預測票房32億元 暑期檔大黑馬來了!背后公司已20CM漲停!
配資炒股平臺入配資:專業股票配資開戶-9月2日龍虎榜復盤:“中山東路”2.04億元凈買入長春高新
炒股配資資訊:股票正規配資-立訊精密:預計2025年凈利潤為165.18億元-171.86億元 同比增長23.59%-28.59%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