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蘋果一款僅支持eSIM卡(無實體嵌入式SIM卡)的新機型掀起無卡化波瀾 。國內三大運營商紛紛表示已具備相關功能 ,正在等待有關部門通知。
不過,盡管技術早已成熟,但在國內市場,eSIM手機業務的推進仍較為謹慎。這背后 ,一方面是監管層對風險的考量,另一方面也與國內運營商的利益博弈有關。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蘋果推出僅支持eSIM卡的機型iPhone Air ,確實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有望推進國內eSIM手機業務發展 。但該機型“閹割”了部分功能,與同系列其余產品相比性價比不高 ,號召力有待觀望。從未來發展角度看,國內廠商是否會跟進,將是eSIM卡能否發展的關鍵。“一旦量能跑通 ,eSIM卡很可能會集中出現在中低端機型上 。”
至于運營商方面,業內人士認為,用戶選擇運營商的根本因素還是信號強度 、套餐性價比等 ,eSIM卡預計影響不大。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9月13日實地走訪運營商營業廳也發現,雖然eSIM卡讓用戶更換運營商更為方便,但運營商也有“合約機”等方式來增強用戶黏性。
蘋果點燃國內eSIM卡熱度,但業內直言該機型或成“雞肋 ”
蘋果這次“帶貨”是否點燃了消費者的購買欲還不得而知 ,但作為最初被標注“唯一受支持的iPhone eSIM運營商”的中國聯通,確實“吃 ”到了一波熱度 。
9月13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位于北京通州的一家中國聯通門店(合作營業廳)咨詢eSIM卡辦理流程。店內工作人員介紹 ,目前只有自有營業廳可辦理eSIM卡業務,用戶需攜帶身份證前往辦理。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楊卉攝
隨后,記者又趕到中國聯通一家自有營業廳 。門店工作人員介紹 ,中國聯通雖然已經具備eSIM手機卡所需的技術,但還需等待有關部門通知才能正式開放辦理,包括“一臺手機可以寫入幾張虛擬卡”“虛擬卡是否也與實體卡一樣是強實名”等細節仍不確定。
不過 ,該工作人員也表示,虛擬卡與實體卡的功能一樣,只是“存在方式 ”不同。“所有業務(手機套餐等)都是一樣的 ,只是由實體卡變為虛擬卡,寫到您的手機上 。”
eSIM卡并非新鮮事物,該技術最早由蘋果提出,并率先應用在手表、平板等智能終端上。eSIM卡帶來的直接好處是 ,可以實現設備減薄,為內部元器件騰挪出更大的空間,還可以獲得更好的防水、防塵性能。隨著技術的發展 ,2022年,美版iPhone14系列徹底取消實體卡槽(僅支持eSIM卡),成為無卡化里程碑。
不過 ,國內目前尚未有可以直接使用eSIM卡的手機產品 。
如今,iPhone Air的發布被視為推動國內eSIM卡普及的重要契機。雖然目前iPhone Air在華發售延期,但蘋果方面表示 ,正等待可以在中國推出iPhone Air的最終批復。記者就eSIM卡進展詢問國內運營商,三大運營商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已經具備相關技術 ,正在等待有關部門通知 。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蘋果雖然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究竟有多大的產品號召力還有待觀望。
在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看來,iPhone Air在國內或成“雞肋 ”產品。“與上代產品相比 ,iPhone17Pro、iPhone17‘加量不加價’,iPhone17(256GB)版本更是將價格拉低到了5999元/臺,還可享受‘國補’政策 。至于需要eSIM卡的iPhone Air ,則在配置上做了縮減,比如影像和續航,而同配置(下)iPhone 17比iPhone Air低了2000元 ,如此一來,很難說有多少用戶會愿意為輕薄買單。”
蘋果新機型的帶動力度有待觀望,國內頭部手機廠商的態度或許才是eSIM卡能否真正“起飛”的關鍵。
9月13日 ,記者分別聯系了華為 、OPPO、vivo、小米等廠商 。其中,OPPO方面表示,預計今年底會有首批支持eSIM卡的手機上市。vivo方面此前已推出多款eSIM手機(vivoX90Pro 、X100Pro) ,但對后續計劃,截至發稿暫未回應;華為、小米等廠商也未進行有效回復。
eSIM卡會讓運營商陷入混戰?業內:其實影響不大
回頭看國內eSIM卡的發展歷程,多年前,包括三大運營商在內的國內企業也一度積極跟進eSIM卡技術 。
2023年7月 ,高通、中國聯通 、GS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聯合發布“5G+eSIM計算終端產業合作計劃 ”,華為、榮耀、OPPO 、vivo、廣和通、浪潮通信 、新華三等均在首批加入的名單中。但隨后不久,三大運營商集體暫停受理eSIM卡手表一號雙終端業務及獨立eSIM卡的辦理申請 ,eSIM卡在國內的發展隨之陷入停滯。
對于eSIM卡被叫停的原因,民生證券在今年8月發布的研報中總結了兩點:首先,eSIM卡降低了用戶對運營商的黏性 ,從而影響到運營商的主導權。對運營商來說,用戶更容易流失,競爭會變得更加激烈 ,導致運營商推動eSIM卡動力不足 。
其次,民生證券認為,eSIM卡推出早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OTA(空中下載技術)漏洞,通過虛假身份信息批量注冊eSIM號碼,用于電信詐騙和垃圾短信群發等。在此背景下,相較于海外 ,國內目前eSIM卡滲透率較低,且尚未形成較好的產業生態,政策及規范制定也有待完善。
此外 ,蘋果若開了國內eSIM卡的“頭”后,還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會讓“攜號轉網”(不更改手機號碼更換運營商)變得更為便利 ,從而加劇運營商之間的競爭,甚至重塑國內運營商的格局 。
對此,付亮持有不同意見。他指出 ,目前國內的通信服務體系已經很完善,實體SIM卡即便出現破損或丟失也不會影響用戶使用。且影響用戶選擇運營商的主要因素還是信號強度、套餐的性價比等 。“未來即使用了eSIM卡,也沒有太多的促進。即使新開個號 ,拿到eSIM卡的機器(智能手機),可能也要跟運營商簽上兩三年的合約。”
付亮提到的“合約 ”確實是運營商鞏固用戶黏性的常見操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運營商門店,詢問eSIM卡辦理流程時,就有工作人員向記者推薦相關的“合約機”。據上述工作人員介紹 ,購買固定的手機套餐后(套餐月資費在200元以上,配有寬帶),可享受約1440元的購機折扣優惠 ,但固定期限內不可更換套餐。
某運營商給出的蘋果新款機型報價(不含“合約機”優惠)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楊卉攝
至于“攜號轉網 ”,付亮表示,以國外eSIM卡的使用模式為例 ,確實會提高用戶更換運營商的便利性,但并非攜號轉網 。“攜號轉網的要求是必須這個運營商放行,另外一家運營商再讓你進去 ,eSIM卡任何問題都沒有解決。而且eSIM卡的電話號碼能不能轉還是一個問題。最終可能行,但什么時候能行,這不知道。”付亮稱 。
至于安全性 ,付亮認為,國內要上eSIM卡,還要符合目前針對實體SIM卡的如實名制等規范要求。“要盡量保證安全,而且最開始的時候這種保護要比較慎重。”付亮稱 。
至于未來發展空間 ,在付亮看來,eSIM卡技術在解決手機輕薄化問題上具有潛力,未來搭載的機型很大概率會集中在中低端 ,做“走量 ”的機型。“eSIM卡不是為了解決高端的問題,是為了解決使用的問題。現在中低端手機,要么就只做輕薄這個特性 ,舍棄掉一些功能,還是能有市場的 。”付亮稱。
配資app官網:正規股票杠桿軟件有哪些-5.7億元消費大禮包來了 各地搶抓“暑期經濟”激發消費活力
10倍配資十大正規平臺:股票10倍杠桿軟件-以色列空襲伊朗事件影響速覽:多國表態 金融市場避險模式重現!
股票杠桿正規平臺:深圳十大配資公司-美商務部對進口機器人啟動232調查 受訪企業:影響不大
正規股票杠桿軟件有哪些:網上正規實盤配資網站-英偉達計劃在歐洲建超20座AI工廠 目標兩年算力提升10倍
股票正規杠桿平臺:正規股票杠桿軟件有哪些-哈梅內伊:伊朗武裝部隊將采取武力行動 徹底摧毀以政權
配資公司排名10強:正規股票杠桿軟件有哪些-特朗普要對進口家具下手?是否征稅、稅率多少 50天內見分曉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