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3個月躺賺200萬元,代價是余生被銀行追債!”在信貸市場的灰色地帶 ,一個被稱為“職業背債人 ”的特殊群體正在野蠻生長 。他們被中介機構精心包裝后,成為套取銀行貸款的完美工具。
近期,多地法院密集披露了多起涉職業背債人的金融犯罪判例。記者梳理發現 ,這條灰色產業鏈已形成嚴密的協作網絡:介紹人在各類平臺上發帖鎖定潛在背債人“拉人頭”,實操中介團隊負責“包裝”身份 、動用各類關系辦理貸款事宜,“白戶 ”則負責最終背債 。某些專業團伙已實現“規模化作業” ,能套取銀行上億元資金。
這些職業背債人的動機是什么?真能拿到高額收益嗎?將面臨哪些風險與法律責任?通過上述判例和第一財經聯系到的背債人的親述,個中詳情漸次清晰。
“200萬買斷人生”
與大眾的認知不同,職業背債人的構成較為復雜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發現,其中既有低收入群體、沖著高薪“上鉤 ”的失業者 ,也包含部分資金鏈困難的小微企業主。
“3個月賺200萬,代價是成為老賴。”這是許明(化名)一開始就清楚的事情。他來自粵西一個鄉村,初中畢業后就進廠打工 ,一直處于“賺少花多”的狀態 。
許明最初接觸到背債,是在社交平臺的評論區。有人在大量招收白戶“村民”,稱短時間內可以賺到百萬元。貸款行業里 ,一些“征信正常,沒房、沒車 、沒有資產 ”的人員,被稱為“征信白戶” 。這些“征信白戶”多數居住在農村地區 ,他們平時沒有向銀行貸款,個人征信良好。
他覺得這是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錢到手就找個地方“隱姓埋名” ,“闊綽過一輩子”。“大不了就是坐不了高鐵、飛機 。這有點像是父母輩下崗的時候買斷‘工齡’。我去做這個操作,200萬買斷人生。 ”許明說 。
與許明相比,此前在工地干活的陶天(化名)則是稀里糊涂當上了背債人。由于行業下行,他去年至今打工一直斷斷續續 ,有天他在網絡上看到個廣告,聲稱只要是白戶就可以嘗試“一個年薪百萬的職業”。他聯系上這家公司,對方承諾只需配合完成購房流程 ,就能輕松拿到一筆不菲的酬勞 。
對接的中介告訴他,需要“包裝身份,去銀行貸款 ,背一套房”。房貸由中介償還1到2年,至少主觀上就不算詐騙了。即便“爆雷 ”,也會有人來解決。他雖然知道“可能違法”“對征信也不好” ,但還是選擇冒險一試 。他按照要求,跟著中介偽造收入證明、社保記錄,甚至辦理了銀行卡和電話卡。
而孫玉(化名)接觸背債 ,是出于資金周轉的急切需求。他曾經是一家餐飲店老板,但疫情期間虧損嚴重,四處籌措資金卻沒有著落 。從銀行 、各大網貸平臺也已很難再貸出款項。壓力之下,孫玉決定“破罐子破摔 ” ,犧牲信用“來點快錢”,打算為一家公司背500萬元債務,從中換取200萬元的報酬。
這些來自天南海北的職業背債人 ,因為不同的動機、相似的目的被聚在一起 。在中介流水線操作下,他們不再是失業、貧困、資金鏈斷裂的“失意者”,簽完各種資料后被精準包裝成有資產 、有工作、有公積金的“三有人員”。
許明、陶天被包裝為一家工業公司的財務經理 ,年收入10萬元。孫玉則被包裝為一家建設公司的高管,擁有穩定的收入和大量個人資產 。
陶天回憶,當時簽了很多資料 ,中介公司發來一家公司的名稱和信息,要求他記牢,在辦理貸款時需要使用。而對怎么借用的身份 、要使用在哪里、具體如何操作 ,他一無所知。
團伙作案、多次騙貸
在背債環節中,職業背債人需要接觸龐雜的中介網絡 。孫玉 、許明接觸的中介均超過十人,既有“介紹人 ”,負責“拉人頭”;也有“渠道商” ,負責對接“客戶 ”;還有所謂“真正的中介”,負責“實操”環節。
許明回憶,自己首先接觸的是網絡上聯系到的介紹人王某 ,王某搜集資料后,將他介紹給了“上級公司 ”,對接人是李某 ,李某檢查征信報告、幫他包裝完身份后,又將他推薦給了丁某。
丁某直接對接操作團隊。在操作團隊中,有人負責找房子 ,有人負責偽造工作和社保記錄,有人負責和銀行內部貸款經理溝通 。最后他們會被拉去“背房”“背車”或者“背企業 ”。許明選擇了“收益”最大的一種方式,即“背房貸”。
孫玉也被多名中介“經手 ”過標準化流程后 ,最終進入實操環節 。不過他很快打了“退堂鼓”,因為經手的人太多了,他覺得自己實際到手的錢可能有限,冒這個風險似乎并不值當 ,于是果斷選擇“跑路”。
但此后,他依然不斷被各類中介聯系。從一名中介處他得知,自己的個人信息被發送至一個百人左右的微信推薦群內 。如最終做成背債“生意” ,發送信息者可賺取一兩千元的“介紹費 ”。
事實上,從各類判例來看,在職業背債模式中 ,中介基本都并非單兵作戰,而是搭建起了龐大的網絡。
今年7月,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檢察院披露一起貸款詐騙判例 ,柯某某、胡某夫妻為名義貸款的“背債人”,但背后卻涉及高達9人的“包裝貸”團伙 。其中,徐某 、魏某為提議者 ,許某某擔任中介,高某是聯系人,具體實施者是陳某、韓某某、桑某某。8月,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披露的翟某某等4名貸款中介案例 ,涉及的亦是包裝貸團伙。
對于龐大的中介網絡而言,讓職業背債人背上“房貸 ”等,只是一個開始 。
記者調查發現 ,職業背債人最初背負的債務主要來自三類“硬資產”:房產 、車輛及企業債務,這些大宗標的往往能撬動更高額度的貸款。
許明告訴記者,在通過“高評高貸”套出第一筆資金后 ,自己并沒有拿到承諾的報酬,中介卻要求他以這套“名下 ”房產繼續貸出更多的款項。他聽從安排,分別在一家股份行、一家農商行申請裝修貸 ,共套出約20萬元。同時還申請了多筆消費貸 。
以團隊作案的中介機構有時甚至能在短時間內騙取千萬元金額。在上述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披露的案例中,2022年12月,被告人翟某某伙同被告人黃某某、王某某等人 ,在明知被告人連某某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情況下,通過為其編造虛假的工作單位、住址 、偽造公積金繳納記錄的方式,騙取兩家銀行個人信用貸款共50萬元。翟某某等人還將20多名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人員包裝為醫藥公司、建筑公司等單位職員,以此騙取上海某銀行“個人消費貸款”共計1110萬元 。
浙江省紹興市檢察院此前披露的一則案例顯示 ,一個職業背債人團伙累計騙取銀行貸款超過2億元,除去購房款和已還貸款本息,實際騙得貸款8000余萬元。
背債人同樣面臨刑責
與背負的高風險相比 ,這些背債人實際能拿到手的酬勞往往有限,中介精準“收割”了多數騙取的貸款。
根據上述上海的案例,貸款到賬后 ,翟某某等人從中抽取60%左右作為傭金 。這也意味著,職業背債人到手的錢不足40%。
陶天背上了200余萬元債務,但實際到手的酬勞不足20萬元 ,與此前溝通的相去甚遠。“原本約好五五分成,說有百萬收益,但實際稀里糊涂都被他們套走 ,現在已經找不到人了 。 ”他說。
浙江省紹興市檢察院披露的一則案例也顯示,2020年天津的班某夫妻因做生意缺乏資金,在熟人介紹下找到了中介南某委托辦理貸款。南某先是安排“墊資方”出資,以班某夫妻的名義購買了一套350余萬元的二手房 ,并最終貸出310萬元 。該房產實際的成交價僅為190萬元。也就是說,扣除房款后,從銀行套取了約120萬元資金。
“剛開始說好辦出來的貸款是給我的 ,但后來他們說都拿去抵房款去了,我實際沒有拿到錢。”班某表示 。扣除購房成本和部分還款,剩下的錢全部落入了南某等人口袋。
在央視近期報道中 ,有貸款經辦人表示,僅前面(手續環節)抽成就達到20個點。7月2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關于警惕“職業背債 ”陷阱的風險提示中指出 ,從實際案例看,背債人到手的“背債費”只是貸款金額的一部分,大量資金被不良中介和不法人員瓜分 ,而背債人卻要背負遠超自身所得的債務 。
除了背負巨額債務,職業背債人幫助偽造資料騙取金融機構資金的行為,可能涉嫌詐騙、非法集資 、騙取貸款、洗錢等刑事犯罪,淪為不法分子的共犯 ,面臨被追究法律責任的風險。
北京市天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聶成濤對第一財經表示,中介機構通過虛構材料、夸大資產價值等手段騙取銀行貸款,其行為已涉嫌構成貸款詐騙罪 ,也可能涉及偽造證件罪等其他關聯罪名。對于職業背債人而言,他們可能被中介以“零首付得房產”等話術誘導入局 。初期中介會代為還款制造合規假象,待貸款批下后便卷款跑路 ,留下背債人獨自面對巨額債務和征信黑名單。
對于量刑,聶成濤認為,貸款詐騙罪相關的所有量刑都與涉案金額大小有關 ,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我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中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 ,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
近期披露的多個案例中 ,組織背債的中介判刑多在十年以上,職業背債人也需要承擔相應刑事責任。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披露顯示,經黃浦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2024年9月,法院以貸款詐騙罪判處翟某某等4名貸款中介有期徒刑3年9個月至12年不等,判處連某某等30名借款人員有期徒刑2年3個月至2年半不等。
浙江省紹興市檢察院披露的判例顯示 ,2022年7月,經紹興市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公訴,背債人中介吳某 、南某等人因犯貸款詐騙罪、違法發放貸款罪 ,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至緩刑不等,并處罰金 。在各地公安機關的聯合打擊下,散落在全國各地的黃某夫妻等其余涉案人員也先后落網。經柯橋檢察院提起公訴,“背債人”黃某夫妻因貸款詐騙罪分別被判有期徒刑2年2個月與2年 ,并各處罰金2萬元。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十大炒股杠桿平臺排名:配資靠譜證券配資門戶-黃金窗口期到來 美股將迎密集IPO!
排名第一的炒股杠桿平臺:配資實力證券配資門戶-A股公司又現“炒股熱”:二級市場比主業更賺錢?
排名第一的炒股杠桿平臺:線上正規配資-投入高達135億元 雷軍重大宣布:小米玄戒O1已開始大規模量產!
配資網炒股:專業配資平臺排名第一-減持!多家公司密集公告!A股后市如何演繹?
十大炒股杠桿平臺排行榜:配資知名配資門戶-期貨業“反內卷”來了!規范手續費管理、明確禁止行為
第一配資門戶:國內十大杠桿炒股平臺-全球首次!我國月度用電量連續兩個月破萬億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