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滬指連續站上3600點之際,外資對A股的熱情持續高漲 ,部分個股被買到“限購”。
滬深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8月8日,4只股票的境外投資者持有比例均超過24%,分別為思源電氣(002028.SZ) 、雙環傳動(002472.SZ)、華明裝備(002270.SZ)和宏發股份(600885.SH) 。當日 ,思源電氣的境外投資者持股比例為26.83%。
7月末,思源電氣總境外持股比例達到28.07%,因觸及“紅線 ” ,深港通一度暫停接受該股票的境外投資者買盤。根據規定,全部境外投資者對單個上市公司A股的持股比例總和,不得超過該公司股份總數的30%;該比例達到28%時 ,將被暫停買入。
上述個股何以吸引外資青睞?華鑫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嚴凱文告訴第一財經,近期,部分個股的外資持股逼近限購線 ,是受到全球流動性拐點預期強化,美元走弱,資金加速回流新興市場等因素驅動 。“外資借道滬深港通集中布局‘洼地’資產 ,導致部分龍頭個股持股占比快速逼近‘紅線’。”他說。
據記者梳理,年內,上述4股的前十大股東中,出現了摩根士丹利、淡馬錫富敦等外資的身影 ,且外資對部分個股進行了調倉 。整體來看,行業龍頭仍是“聰明錢”的最愛。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 ,中國平安、五糧液 、貴州茅臺的持股外資機構數量均超過80家。
4只個股外資持股比例超24%
記者梳理發現,近一個月以來,上述4股的外資持股比例均維持較高水平 。
以思源電氣為例 ,據深交所數據,7月15日,該股的境外投資者持股數量為1.91億股 ,持股比例24.64%,此后該比例持續走高,至當月30日 ,達到28.07%。
據報道,港交所披露,因思源電氣總境外持股比例超過28%,深港通已于7月31日起暫停接受該股票的境外投資者買盤。
本月以來 ,華明裝備的總境外持股比例也均在24%以上 。數據顯示,8月1日,該股的境外投資者持股數量為2.15億股 ,持股比例24.06%,月內最高攀升至24.39%。
拉長時間來看,宏發股份、雙環傳動長期被外資“爆買”。
披露顯示 ,早在2022年3月下旬,宏發股份的總境外持股比例就超過了24% 。去年4月至7月,該比例持續超過27% ,期間最高達到27.921%,距離28%“紅線 ”僅一步之遙。
雙環傳動更是從2021年就持續受到外資青睞。據披露,2021年7月至今 ,該股的境外持股比例多在24%以上,并多次逼近或超過28%的“禁買線”。
例如,2021年8月初,該股曾連續7個交易日境外持股比例超28% 。今年1月下旬到月底 ,雙環傳動的境外持股總數逼近28%,1月22日最高達到27.84%。
這些個股何以吸引外資青睞?
從主營業務和所屬行業來看,上述4股均屬于行業龍頭企業。公開資料顯示 ,思源電氣是輸變電設備領域龍頭,華明裝備是國內變壓器分接開關龍頭 。宏發股份、雙環傳動則分別是繼電器行業 、精密齒輪傳動系統的領軍企業。
業績方面,已披露中報的3家公司 ,上半年均實現增收增利。
根據最新披露的中報,思源電氣上半年營業收入84.97億元、歸母凈利潤12.9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7.8%和45.71%;宏發股份當期營收83.47億元、歸母凈利潤9.64億元 ,同比增幅均超10%;華明裝備當期營收11.21億元 、歸母凈利潤3.68億元,均同比微增 。
股價表現上,就在上月底 ,思源電氣盤中股價最高觸及83.42元,較年內低點(67.98元/股)漲幅超兩成;宏發股份的股價自6月下旬持續上行,月內站上26.15元/股的階段高位,較前期低點(21.58元)漲幅超兩成。
摩根士丹利等現身前十大股東名單
這4只外資持股比例較高的個股 ,背后有哪些境外投資者的身影?
據記者梳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摩根士丹利、淡馬錫富敦分別現身思源電氣、雙環傳動的前十大股東名單。
今年一季度 ,摩根士丹利成為思源電氣的新進前十大股東 。據東方財富數據,截至3月底,該機構持股數量864.91萬股 ,持股比例1.11%,為思源電氣第八大股東。
而在宏發股份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阿布達比投資局長期“上榜”。披露顯示 ,2023年三季度,該機構躋身宏發股份前十大股東之列,持股數量850.97萬股 ,持股比例0.82%,位列第七 。
截至今年6月底,阿布達比投資局持有宏發股份2211.85萬股,持股比例1.52% ,為該公司第四大股東。
華明裝備則在今年二季度獲香港中央結算大幅加倉。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香港中央結算持股數量1.56億股 ,持股比例17.44%,持股數量環比增加54.34%,并從一季度末的第三大股東上升一位。
也有外資持續調倉 。去年三季度 ,淡馬錫富敦進入雙環傳動前十大股東之列,持股數量1226.29萬股,持股比例1.45% ,位列第九;當年年底,持股數量升至1352.11萬股,持股比例1.6% ,晉升為第七大股東。
但到了今年3月底,淡馬錫富敦的持股數量環比減少超兩成,持有雙環傳動1005.89萬股,持股比例1.19% ,降至第十大股東。
銀行股 、“中字頭 ”獲外資重倉
如何看待近期部分A股被外資買到“限購”?
嚴凱文認為,外資近期逼近限購線,主要受三方面因素驅動:第一 ,全球流動性拐點預期強化,美元走弱,資金加速回流新興市場;第二 ,國內穩增長政策密集落地,7月社融與PMI數據超預期,修復外資風險偏好;第三 ,A股估值橫向對比美股、歐股折價顯著,疊加MSCI中國指數年內仍跌約5%,外資借道滬深港通集中布局“洼地”資產 ,導致部分龍頭個股持股占比快速逼近“紅線 ” 。
總體來看,他提到,外資集中持倉的板塊多為新能源、半導體 、醫療器械等景氣賽道,這些行業兼具政策紅利與全球比較優勢 ,盈利高增且估值仍處合理區間,成為外資“越買越貴”的核心邏輯。
上半年已經收官,目前 ,上市公司陸續交出“期中考”答卷,上半年外資進場“掃貨 ”的情況也逐漸清晰。
從外資持股整體情況來看,行業龍頭仍是“聰明錢”的最愛 。Wind數據 ,截至6月底,中國平安、五糧液、貴州茅臺最受外資青睞,3家持股外資機構數量均超過80家。緊隨其后的是順豐控股、隆基綠能 、京東方A等 ,吸引了超過70家外資機構持有。
從外資持股數量來看,銀行股和“中字頭”是外資重倉方向之一 。
按上述統計口徑,截至6月底 ,外資持股數量前十的A股公司中,5家為上市銀行。其中,64家外資機構合計持有農業銀行30.66億股,73家外資持有工商銀行24.85億股。南京銀行、中國銀行、寧波銀行的外資持股數也均超過10億股 。
同時 ,統計區間內,中國銀行 、中國建筑、中國聯通的外資持股數量也排在前列。
再從持倉市值來看,外資持倉市值排在前列的多為行業龍頭。上述區間 ,外資對41只A股股票的持倉市值超過百億元,其中2只超千億。
外資持倉市值最高的為寧德時代,達到1530.78億元;其次是貴州茅臺和美的集團 ,持倉市值分別為1027.06億元、741.57億元 。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