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7月2日 ,光伏玻璃板塊走強,Wind數據顯示,指數整體上漲6.46%,東方日升(300118.SZ) 、凱盛新能(600876.SH)、福萊特(601865.SH)、亞瑪頓(002623.SZ)、金晶科技(600586.SH)多股集體漲停 ,旗濱集團(601636.SH) 、安彩高科(600207.SH)、拓日新能(002218.SZ)等個股紛紛跟漲,市場熱度高漲。
消息面上,有傳聞稱 ,為破除“內卷式”競爭,國內頭部光伏玻璃企業計劃自7月開始集體減產30%,部分玻璃企業堵口計劃也開始增多 ,預計后續國內光伏玻璃供應量將快速下滑,供需失衡的狀況將獲得改善,預計7月國內玻璃產量將下降至45GW左右 。
對此 ,SMM光伏產業分析師鄭天鴻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實際減產行動從6月中旬便已啟動。至于減產能不能達到30%,目前仍屬于規劃范疇 ,有可能達到,也有可能達不到。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減產這個事情是真的。
對于“堵口計劃 ” ,鄭天鴻進一步介紹,在國內光伏玻璃行業,產能和產線布局通常以窯爐為核心單元 ,一座窯爐后連接多條生產線,業內常見的為“一窯四線”,所謂堵口指的是比如一窯四線的產能 ,可能堵掉一個產線或者多個產線 。
多家頭部公司回應
針對頭部企業集體減產情況,以及企業是否加入名單,《華夏時報》記者采訪了多家光伏玻璃上市公司 ,其中,福萊特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目前 ,公司的名義產能19400噸/天,基本上窯爐一旦點火就會一直生產。
對于公司現在是否冷修和減產,上述福萊特工作人員回復,也在持續跟進最近的新聞 ,暫時還沒有收到具體的消息。
記者在與拓日新能董秘辦工作人員交流中獲悉,公司不在集體減產的頭部企業名單里,公司今年上半年沒有冷修和減產 。
安彩高科公司人員回復記者 ,不是很清楚,公司市場部同事也收到相關市場信息,但對于名單和減產的情況并未掌握 ,只是聽說市場上有倡議減產。
此外,據媒體報道,“亞瑪頓董秘劉芹回應稱 ,光伏玻璃行業減產的消息屬實,產能加速出清,將有力促進行業后續可持續健康發展。”
鄭天鴻告訴記者 ,這一輪減產是從6月中下旬開始的 。今年上半年,基本沒有太多的冷修和減產的窯爐。庫存方面,他表示,2023年之后 ,常規的玻璃庫存大概是在20天出頭,但現在庫存天數上升在34天左右,庫存壓力還是比較明顯的。
福萊特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 ,公司的庫存受到供需關系的影響,確實有所增加,現在庫存天數大概20多一點 。
記者了解到 ,當前,光伏玻璃行業競爭很激烈,品牌效應比較強 ,對于頭部的組件企業來講,更偏向頭部知名的光伏玻璃企業,所以 ,現在大廠的市場占比和品牌效應比小廠高很多。
“在本輪企業減產30%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企業協同性的問題。”鄭天鴻說 。他表示,當前,頭部企業參與了相關會議 ,但部分二三線企業或尾部企業并未參會。這引發市場擔憂,頭部企業減產力度較強,但尾部企業減產力度稍弱 ,仍有“內卷 ”競爭隱患。除此之外,庫存積壓較多的企業,為緩解庫存壓力 ,往往會加快減產節奏或加大減產力度;而庫存水平較低、經營壓力較小的企業,則可能選擇不參與減產,或采取觀望態度。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 ,成為本輪減產推進過程中的阻礙 。
其實,去年下半年行業曾有過約30%的減產行動,當時同樣面臨類似的協同困境。據鄭天鴻透露 ,去年,減產力度大概達到20%出頭。他認為,現在減產更多的還是看企業的自律情況 。
價格跌破成本線
“今年上半年,光伏玻璃價格波動比較大 ,當前價格已經跌破成本線,頭部企業的完全成本線也不例外。”鄭天鴻說。
光伏玻璃價格方面,隆眾資訊數據顯示 ,2025年上半年,2.0mm光伏玻璃價格均價為12.92元/平方米,對比2024年同比下滑24%;3.2mm光伏玻璃價格為21.06元/平方米 ,同比下滑18% 。
另據硅業分會7月1日的最新數據披露,2.0mm光伏玻璃均價為11元/平方米;3.2mm光伏玻璃均價為19元/平方米,價格與上周相比 ,均下降了0.5元/平方米。
鄭天鴻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光伏玻璃價格呈現出‘先漲后跌’的走勢 ,從年后2月份一路上漲到5月中旬左右,5月中旬之后,光伏玻璃價格又出現了下跌。”
對于價格下跌的原因,鄭天鴻分析認為 ,一方面是由于光伏組件的排產以及光伏終端的需求開始出現下降,在這個背景下,由于上半年前半段時間玻璃行情向好 ,導致玻璃的投產的節奏加快 。在需求減弱,供應增強的雙重作用下,今年上半年尤其五六月份 ,國內出現了供需錯配,成為玻璃價格下跌的主因。
安彩高科公司人員表示,光伏玻璃價格一直處于下降態勢 ,他認為,這跟行業需求和供給有關系,今年上半年一些新增的產能在釋放 ,還有一些前期冷修的窯爐重新點火了,可能導致供給增加。
鄭天鴻分析表示,光伏玻璃的下游為組件環節,這次減產的目標在于推動價格修復 ,我們認為,減產實施后價格修復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對于組件廠商而言 ,減產將直接導致生產成本上升,這是短期內下游面臨的主要影響。在上游層面,減產會引發需求疲軟。以純堿 、焦銻酸鈉等主要原材料為例 ,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其市場需求將呈現走弱趨勢,或將貫穿本輪減產周期 ,預計至少會對未來兩個月以上的需求產生影響。
何時修復?
市場價格的持續走低,對光伏玻璃上市企業的業績也產生了負面影響,一些企業陷入虧損困境 。
2024年 ,福萊特歸母凈利潤10.07億元,同比減少63.52%;信義光能凈利潤為10.1億元,同比下降73.8%。南玻A、金晶科技、旗濱集團 、拓日新能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83.89%、86.9%、78.15% 、53.32%。安彩高科、德力股份和凱盛新能、亞瑪頓則紛紛陷入虧損,利潤也大幅縮水 。今年一季度 ,不少企業利潤繼續走低。
利潤方面,福萊特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整體還好 ,公司針對光伏玻璃價格持續下滑的角度,持續地在做降本增效,二季度的數據還沒看到。
鄭天鴻告訴記者 ,本輪虧損時間點差不多是從這輪5月中下旬價格下跌開始的,大概不到一個月 。2.0mm單層鍍膜價格低于11元的價格,實際上已經跌破成本線了。他預計 ,在減產背景下,光伏玻璃價格要回到一個合理區間,比如成本線以上 ,可能要等到8月底或9月份組件排產有所好轉時,才會有一定的修復反彈。
“價格恢復方面,主要看兩點,一是夏季到來的時候 ,要關注純堿的價格,如果純堿夏季檢修力度強,價格反彈力度比較大 ,可能8月,光伏玻璃價格就能回到成本線之上 。另外一點是看組件需求,現在國內組件的排產量大概在43吉瓦左右 ,這一波減產之后,7月份玻璃的供應量估計能到45吉瓦,8月份可能會到40吉瓦左右 ,如果組件需求有一定的恢復或者穩定,也會給光伏玻璃價格修復帶來比較積極的影響。 ”鄭天鴻說。
實際上,光伏玻璃企業集體減產的舉措 ,不僅是玻璃供應環節的困境,更是光伏產業所遇困境的縮影 。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除了削減產能之外,龐大的產能還需要全球市場來消化。
記者了解到 ,我國光伏玻璃的產能占全球產能的90%左右,目前受到一部分政策影響,因為主要出口國還是印度 、美國和歐洲等地 ,相關政策對光伏玻璃出口形成遏制。
出海方面,鄭天鴻告訴記者,現在國內企業出海更偏向于東南亞市場 ,未來,國內光伏玻璃企業或將大量集中于東南亞,目前出海中東非量比較少 ,未來也是一條發展方向,增速可觀。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