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隨著號稱“史上最嚴格汽車測試法規 ”的《智能網聯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簡稱“L2國標”)進入立項征求意見稿階段 ,機構預測,保守估計智能網聯強檢落地有望會驅動乘用車強檢市場空間擴容50% 。
財聯社記者關注到,A股市場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加快布局智能網聯強檢業務 ,從技術創新 、產業協同等角度入手。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汽車檢測行業發展趨勢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2025-2032年)》顯示,預計到2026年,我國汽車檢測市場規模有望突破900億元。
L2強檢市場空間近百億
近日,華依科技(688071.SH)與長春汽車檢測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長春檢測中心”)合作成立“新能源汽車測試聯合實驗室 ” ,正式切入法規類檢測領域 。
資料顯示,長春檢測中心是國內六家全牌照汽車檢測機構之一;華依科技主要從事汽車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新能源汽車及智能駕駛測試服務以及具身智能感知層產品等相關業務。
華依科技副總經理、測試服務及認證事業部總經理汪彤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和長春檢測中心將構建智能駕駛測試與認證體系 ,雙方以L2智駕法規類檢測為切入點,實現優勢互補。
汪彤認為,對法規類檢測行業來說 ,L2智駕法規類檢測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未來規模巨大且增長迅猛。未來汽車檢驗檢測行業的業務增量主要來源于智駕領域,預計今后10年汽車檢驗檢測業務量都將逐年遞增 。
據其預判 ,華依科技新增的法規類檢測業務有望在短時間內占據測試服務業務營收比重的30%以上。而公司與長春檢測中心合作,則是戰略卡位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的關鍵一步。
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華依科技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測試服務實現營收2.32億元 ,占公司總營收比重54.85% 。汪彤介紹,公司2016年由測試設備領域順勢切入測試服務,粗略統計,10年時間公司測試服務業務總量大概翻了50倍。
無獨有偶 ,中國汽研在8月1日公布的機構調研紀要中透露,針對汽車智能網聯功能測試評價,該公司推出了“IVISTA中國智能汽車指數”和“極智長測”平臺。其中 ,“極智長測”是行業首個標準化高階智駕輔助車輛長測平臺 。
中汽中心也在近期成立中汽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據其控股子公司中汽股份(301215.SZ)透露,中汽中心此舉是順應汽車產業“新四化 ”趨勢 、深耕智能網聯領域的重要戰略布局。
東吳證券7月22日發布研報稱,智能網聯強檢落地將至 ,看好汽車檢測行業空間擴容與格局重塑 。“據我們測算,保守估計智能網聯強檢落地有望會驅動乘用車強檢市場空間擴容50%,非強檢市場亦有顯著拉動。”
據業內估測 ,在不考慮OTA的情況下,強檢空間保守估計不低于30億元,疊加L2及研發性測試相關檢測服務 ,總體市場空間可能接近百億。
根據《中國汽車檢測行業發展趨勢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2025-2032年)》,目前我國汽車檢測行業頭部企業毛利率普遍高達40%-75% 。隨著輔助駕駛的普及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疊加普遍較高毛利潤吸引,相關汽檢機構也在加快開發和拓展智駕測評業務。
上市公司加快布局拓展市場空間
資料顯示 ,汽車檢測分為強制性檢測、研發性測試(非強檢)和后端檢測(年檢)。其中,強制性檢測基于國家強制性標準(國標GB),須由國家認可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開展。目前 ,行業內具備國家檢驗檢測資質和能力的主流檢測機構有6家,包括中汽中心、中國汽研、上汽檢測 、長春檢測中心、招商車研和襄陽達安 。
行業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汽車檢測的市場準入壁壘較高 ,壁壘主要是由資質和經驗構成,目前大的檢測機構絕大部分都是中央企業或國有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汽車檢測行業存在一定的頭部集中趨勢。數據顯示 ,中汽中心市場份額超過30%,中國汽研市場份額超過20%,兩家市場份額合計超過50% 。上述東吳證券研報認為 ,頭部企業通過產能擴容承接政策強制檢測帶來的增量訂單,或將進一步鞏固公司在第三方測試認證領域的頭部地位,有望在智能網聯強檢時代獲取更多市場份額。
據了解,自動駕駛測試主要依賴仿真測試、場地測試和道路測試三支柱。由于目前全國大型智能網聯測試場數量相對較少 ,這意味著L2國標實施以后,測試場或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
財聯社記者關注到,六家全牌照汽車檢測機構之一的中國汽研(601965.SH)在智能網聯領域正積極擴產 ,目前投產的試驗場包括蘇州陽澄半島試驗場 、成都中德試驗場、大王山試驗場(長沙)、南方試驗場(韶關),其中南方試驗場預計將于明年初投入試運營。此外,華東總部基地已投資超23億元 ,計劃于2025年年底投產。
中汽中心控股子公司中汽股份7月28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稱,公司已建成覆蓋智能網聯全場景的試驗場,具備核心測試能力和技術儲備 ,能夠滿足其相關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驗證服務的需求 。
中汽股份表示,公司已與多家客戶簽訂了智能網聯試驗場業務合同,為后期長三角(鹽城)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場產能釋放奠定基礎。目前 ,相關業務正處于爬坡階段,產能將逐步釋放。
值得注意的是,中汽股份6月26日披露的機構調研紀要顯示,目前檢測機構的收入來源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 。以前絕大部分收入來自國家的強制性檢驗 ,但現在大部分收入來自企業委托的研發測試需求。這種變化主要是由于國內自主品牌研發投入的逐年增加。
政策提速落地推動智駕格局重塑
2025年6月,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對L2國標擬立項為強制性國家標準進行了公示。該項目立項公示自今年6月4日起至7月4日止,項目周期計劃為22個月 ,目前該標準已進入制定階段 。
據悉,L2國標檢測項目涵蓋三類變道 、人機交互及多種復雜場景,測試要求嚴格。業內認為 ,L2國標將利好中國汽研等第三方檢測機構,預期L2國標將于今年下半年或明后年實行,并且后續還將有一系列檢測強標陸續發布。
中國汽研表示 ,該標準擬明確智能網聯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性相關的技術要求,進而提高行業對于組合駕駛輔助系統的試驗技術水平,引導生產企業產品迭代升級和完善相關產品功能 。未來 ,隨著汽車智能網聯技術的逐漸成熟推廣與應用,相關行業標準和強制性檢測要求預計還將陸續完善。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從以往汽車行業標準制定來看,L2國標距離落地實施還有一段時間。一方面 ,智駕屬于新技術,且還不成熟;另一方面,智駕場景很復雜 ,要轉換成標準去實施的話,需要探索的地方還比較多 。
“L2國標出臺前,很多車企都把智駕作為營銷工具促進銷量;L2國標落地以后 ,意味著L2級駕駛輔助功能將有標準可依,只有通過 L2智駕強檢的車型才是真正的L2智能駕駛車型。”張翔稱,未來通過認證的L2車型將獲得明確標識優勢 ,未達標產品面臨市場淘汰風險。
L2國標的出臺,與當前L2技術發展及安全問題相關 。近年來,L2級車輛事故頻發;與此同時 ,L2級輔助駕駛滲透率不斷提高。統計數據顯示,在2023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車中,裝備L2級(組合輔助駕駛系統)的新車銷量占比已達到55.3%;2024年,搭載L2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新能源新車占比已超過60%。
另據乘聯分會發布的《2025年4月汽車智能網聯洞察報告》 ,今年前4個月,新能源乘用車L2級及以上的輔助駕駛功能裝車率更是達到了77.8%,16萬以下市場智駕裝車率進一步增長;傳統燃油乘用車L2級及以上的輔助駕駛功能裝車率也超過了52% 。
(文章來源:財聯社)
炒股股票配資:十大正規配資平臺-百億私募倉位突破80% 頭部機構積極加倉配置A股
配資炒股網址:線上股票配資平臺-REITs迎來黃金發展期 類型擴容 新公募入局 機構頭部效應顯現
十大股票配資網址:實盤配資app-“百億級”基金業績回暖!機構:市場有望迎來可持續的“慢牛”
上海配資炒股:股票配資配資盤-我國首部綠色數據中心評價國標今起實施 減排迫在眉睫 機構稱服務器液冷和磁懸浮冷水機有望迎來加速發展
股票配資網址:配資平臺排名前十的-【風口研報】軍工基本面加速回暖 下半年行業高景氣有望持續
股票配資官網技巧:股票配資網平臺網址-【風口研報】資本狂熱入局 人形機器人有望進入更泛化、更實用的階段
配資世家股票平臺:搜正規合法平臺杠桿炒股-基民懵了!滬指剛創年內新高 機構就玩高拋 約百億資金借ETF離場 火爆的券商竟被瘋狂甩賣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