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7日下午 ,上海銀行召開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 。上海銀行顧建忠黨委書記 、施紅敏行長兼首席財務官、胡德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汪明副行長 、俞敏華副行長、李曉紅董事會秘書、武俊業務總監和董煜獨立董事 、靳慶魯獨立董事出席會議。本次業績說明會采用網絡直播互動方式召開,上海銀行通過線上直播視頻及文字互動方式與股東、銀行業分析師、機構投資者等進行了交流。
顧建忠首先介紹了戰略執行情況 。2024年是上海銀行新一輪三年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聚焦戰略重點 ,積極部署,總體實現了良好開局。2025年是上海銀行本輪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上海銀行將堅持戰略引領 ,聚焦價值創造,在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創新轉型。首先 ,將在優化發展結構中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為主線,積極培育專業的服務能力;其次,將著力加強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 ,更好地激發干部員工的自驅力和潛能,提升經營活力;最后,將持續完善基礎管理體系 ,強化風險管理的體系性 、專業性和前瞻性,加快構建導向清晰、智慧高效、協同融合的管理體系,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 。
施紅敏對經營業績進行了解讀。2024年以來上海銀行實現了經營業績回升向好 ,具體表現為信貸投放較好增長、營收盈利明顯回升 、資產質量穩中向好、資本比率持續提升。同時,通過聚焦區域發展、服務實體 、服務民生、風險管理和數字化轉型五個領域,上海銀行高質量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2025年 ,上海銀行將繼續堅定戰略方向,堅守主業定位,持續將自身發展融入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 ,持續提升“五篇大文章 ”專業服務能力,持續踐行金融為民理念,著力深化風險防范化解,著力提升數字化轉型深度和廣度 ,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問答環節,顧建忠、施紅敏偕同參會高管對分析師 、投資者、媒體關注的保持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升競爭力 、區域布局與發展等戰略舉措,信貸投放、息差、中收 、資產質量等經營展望 ,以及人工智能應用、現金分紅水平等熱點問題進行了逐一解答。
關于深化高質量發展和提升競爭力?
戰略層面,上海銀行將堅持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積極推進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以金融助力人民的美好生活。把握宏觀經濟發展態勢、把握各行各業發展趨勢、把握銀行自身發展規律,勇立潮頭,將自身經營與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 ,體現金融國資企業應有的使命和擔當 。經營層面,堅持以市場為重 、以客戶為重、以基層為重,深化細化人才組織體系、產品創新體系 、客戶綜合服務體系、渠道建設體系 ,打通信息、資源 、項目、資金,形成合力。通過錨準正確的發展定位和方向,立足地方,形成差異化的競爭特色和優勢 ,堅持長期主義和專業主義,久久為功,實現核心競爭力提升和高質量發展。
關于2025年業績增長可持續性?
2025年 ,上海銀行將以營業收入提升為主線,持續加快轉型發展和結構調整 。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升生息資產和一般貸款占比、降低負債成本 ,減小凈息差降幅;把握市場回暖機遇,加大理財 、托管、債券承銷等手續費收入拓展力度;增強市場利率走勢研判,把握利率波段加快金融資產流轉 ,提升其他非息收入貢獻。同時,持續加強成本費用管理和資產質量管控,多措并舉 ,保持營收、盈利的穩健增長。
關于2025年信貸投放
2025年,上海銀行信貸投放將保持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持續優化,信貸增速預計較2024年進一步提升 。對公信貸投放聚焦上海和長三角地區等重點區域和重點項目,聚集科技 、普惠、綠色、制造業等重點領域;零售信貸投放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提升消費的政策導向 ,以住房、汽車消費貸款為重點,穩健發展信用卡業務。
關于2025年資產質量趨勢展望?
近年來,上海銀行新增不良逐年下降 、存量風險加快出清、風險抵補能力充足 ,資產質量維持平穩向好趨勢。2022-2024年,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25%、1.21% 、1.18%,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 ,2025年一季度資產質量延續這一趨勢 。通過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推進授信全流程優化、加快推進風險管理數字化轉型 、以及深化合規管理體系建設,上海銀行有信心在2025年保持資產質量平穩向好。
關于分紅政策?
自2016年末上市以來,上海銀行普通股累計現金分紅金額在實施2024年末期分紅后將超過480億元 ,是IPO融資規模的4.5倍。近年來,上海銀行持續提高現金分紅比例,2023年度現金分紅比例提升至30%以上 ,并提高分紅頻次,實施了2024年度中期分紅;近期上海銀行董事會已經審議通過了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2024年度現金分紅比例將進一步提升至31.22%,并將繼續考慮實施2025年中期分紅 ,不斷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 。
本次上海銀行業績說明會通過上證路演中心、全景網、中國投資者網等多個平臺進行了視頻直播和實時文字互動,吸引了眾多投資者關注。在展現經營成果的同時,解答投資者重點關注問題 ,向資本市場傳遞積極信號,進一步提升了上海銀行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